翻新时间:2023-07-21
是辩一辩还是演一演?
是辩一辩还是演一演?——《祁黄羊》教后感以前听过别人上过这一课,知道有一种上法是,在学完课文后,让学生质疑祁黄羊这样做的真实性,其实,这很大程度上还是想表现出老师的质疑。言下之意就是:祁黄羊明知道解狐不久于人世,而故意推举他,除了博得一个外举不避仇的虚名,还为自己的儿子接班做好铺垫,再落下一个“内举不避亲”的美名。真是这样吗?
我找了一些资料,发现祁黄羊的故事历史来源主要有三:第一是《左传·襄公三年》第二是《新序·杂事第一》第三是《吕氏春秋·去私》。另外《祁县志》祁奚位列《乡贤篇》之首,康熙《山西通志》中祁奚被收入《人物篇》。从本文的内容来看,最有可能的出处就是《左传·襄公三年》。可是无论哪一个资料我都没有找到解狐和祁黄羊他们之间的仇恨到底是什么?这也难怪,毕竟这篇文字不是想解决二人之间的矛盾,而是告诉后人一个道理,那就是——做事要出以公心。另外,我们还可以从整个单元的角度来思考一下,这篇课文的选编意图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顾茅庐》着重表达的是为人要诚心诚意恭恭敬敬,《祁黄羊》用意在讴歌一心为国,出以公心,《公仪休》则侧重在廉洁与知足。这样看来,关于这段历史的“真实”并不是我们学习的重点,除非有更可信的史料提供,否则你我都无法通过辩论来解决这一“疑案”。与其把时间放在这样一个无结果的辩论上,不如让我们的学生把时间花在感悟人物形象和精神上。而进行感悟的最好途径就是进行表演了。
本文通过祁黄羊和晋悼公的对话,来反映出祁黄羊的出于公心和晋悼公的心里变化,很适合让同学们来表演,能起到很好的效果。1、通过表演,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晋悼公“深感意外”、“十分惊讶”和“很受感动”的心理变化。对晋悼公的描写,从侧面反映出祁黄羊不计私人恩怨,以大局为重的思想境界。2、在表演中感受到祁黄羊出于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品质。通过表演,理解“想了想”、“郑重”的含义,感受祁黄羊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从而体会他公私分明、不计前嫌的高尚品德。学生在边学边演中兴趣浓厚,演得开心,学得灵活,记得牢固,相信这样的教学情景也会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中。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最崇拜的人
- 妈妈的爱
- 老师的……
- 我最熟悉的一个人
- 我的妹妹
- 我的朋友
- 我的妈妈
- 我的妈妈
- 我的父亲
- 这就是我
- 我
- 我最敬佩的人——尼古拉特斯拉
-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 母爱无私
- 奶奶回来了
- 文化传播 视听盛宴
- 在兼收并蓄中推动唢呐专业音乐的发展
- 缅怀导师周老巍峙
- 乡音悠悠述爱意 乡愁浓浓作诗情
- 高甲戏传统曲牌的结构原则研究
- 合唱与现代城镇社区文化精神的构建
- 第三届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研讨会综述
- 理论、教学与创作的三重对位
- 怀念周巍峙同志
- 千花未放妍 一曲独自新
- 湘江边飞来幸福鸟
- 跨族群音乐文化的比较研究
- 政治性、思想性和艺术性
- 在田野上收获文化的思考
- 加拉米安小提琴教学思想范式:一个专亚教学实践应用
- 语文课程与教材研究的理论观照——评《母语教材研究》
- 关注课程标准下的几种阅读能力
- 积极审慎推进语文新课程高考改革
- 浅谈执教《共同的家》教学感悟
- 不要淡忘了课改的使命
-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设计
- 鲁迅反对给孩子读《狂人日记》及《呐喊》
- 新课标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 2008年高考语文备考要点
- 语文教学的三种课型
- 对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及译文
- 教学设计要根据文体特点
- 高考作文逼你做假把式的人生哲学家
- 呼唤具有审美特质的散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