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3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反思一
这篇课文是个独幕剧,讲的是两千多年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的鲤鱼的故事。我认为教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掌握三点:一是学会课文是的生字词,能分角色朗读课文;二是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三是能把握剧本中公仪休、子明、管家这三个人物的特点,其中特别是要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拒收礼物的品格。所以我的这堂课主要是完成以上教学目的而设计的,下面我就简单谈谈我的课堂教学程序的设计及教学感想(括号内是学生的回答或题目)。
一、通过对比
了解戏剧
课文导入时,我问学生:你们看过戏剧吗?(看过)你知道演好一场戏,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吗?(化妆、服装、灯光、演员……)同学们说得非常对,其实刚才大家说的都放在一起,就是一场戏的剧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剧本。学生初步了解剧本所包含的内容。
用录音机播放这篇课文分角色朗读的录音。让学生听一听,再和书上的课文比较一下缺少了什么内容?(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方括号里交代布景及人物活动等。括号里交代说话时的语气、动作等。)我们把刚才没有读到部分的内容叫做舞台说明,读的部分就是人物对话,也叫做台词。
“幕起”即幕布拉开,“幕落”就是幕布闭合。谁能说这个剧本和我们看过的戏有什么不同?(比较短;它只有一幕。)我们把只有一幕的戏,叫做独幕剧。一幕以上的戏叫做多幕剧。
二、创设情境
感悟人物
1、自学讨论。
提自学要求,分小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①公仪休爱吃鱼吗?从什么地方可以出来?②公仪休是怎样拒收礼物的?③公仪休喜欢吃鱼,为什么拒收鲤鱼呢?
2、精读感悟。
学生找出写公仪休喜欢吃鱼的语句“(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通过对这些词句品味、体会公仪休对鲤鱼的喜爱之情。(过渡:公仪休喜爱吃鱼,这就有人送鱼来了。)
分别请学生读管家的话和公仪休拒收的话。公仪休真的是“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吗?他为样说?这里可以从送鱼人的目的和公仪休与管家主人之间的关系两方面去理解。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读管家的话与公仪休的话,管家是满脸堆笑,而公仪休是虚与周旋,机回绝。然后想象出三个人当时的不同神情:公仪休的睿智,子明的不解,管家的无奈。(过渡:为什么公仪休喜爱吃鱼,却不收呢?)
学生读出,我出示这段话,让学生反复朗读,理解公仪休拒收鲜鲤鱼的原因,让学生抓住关联词语来理解这段话,“因为……所以……”、“如果……就要……就……”、“如果……还能……”。这里公仪休作了两步假设:第一步,如果收了人家的鱼,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而难免会违犯国家法纪;第二步,如果犯了法,成了罪人,就根本吃不上鱼
了。由此得出结论:“不能收人家的鱼”。公仪休承认自己爱吃鱼,但想吃鱼就必须自己去买,这样才会一直吃到鲜鱼。为了表达自己的主张,公仪休运用了反问句加强语气,朗读时要注意指导,体会公仪休高人一筹的见识和清正廉洁的品格。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听说读写
学习巩固
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在这里我设计了四道题目。一是连线题(用直线把词语和它正确的解释连起来),是书上的四个成语“日夜操劳、恍然大悟、无可奈何、心满意足”;二是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填空(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如果……就……);三是判断题(听读“公仪休解释拒收鲜鲤鱼的原因”一段话,判断老师话是否正确);四是对话题(如果你现在是一位局长,有人给你送来了爱抽的烟,你该怎么说,怎么做?)先写后说,我作为送礼的人,和学生进行对话。
这四道题很好地复习检查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对这篇课文的内容的补充和延伸,既可以让学生有了学习的成就感,又联系到实际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
四、精彩板书
相得益彰
上好一篇语文课,板书的设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在课文板书上也下了很大功夫。
在上完课后我对这堂课也有点遣憾,那就是由于以上教学内容量很大,在时间的没能把握好,后面复习巩固的时间稍短了些这是因为我对于学生的一些问题没有考虑到位。我想在以后的教学更加充分的备好学生,我相信只要我不断的总结教学的得失,多写教后记,我的教学水平会不断提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
-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 我最崇拜的人
- 妈妈的爱
- 老师的……
- 我最熟悉的一个人
- 奶奶回来了
- 母爱无私
- 我的妈妈
- 我的朋友
- 我的妹妹
- 我的父亲
- 我的妈妈
- 我最敬佩的人——尼古拉特斯拉
- 这就是我
- 缅怀导师周老巍峙
- 怀念周巍峙同志
- 合唱与现代城镇社区文化精神的构建
- 高甲戏传统曲牌的结构原则研究
- 千花未放妍 一曲独自新
- 在兼收并蓄中推动唢呐专业音乐的发展
- 理论、教学与创作的三重对位
- 第三届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研讨会综述
- 乡音悠悠述爱意 乡愁浓浓作诗情
- 湘江边飞来幸福鸟
- 政治性、思想性和艺术性
- 加拉米安小提琴教学思想范式:一个专亚教学实践应用
- 文化传播 视听盛宴
- 在田野上收获文化的思考
- 跨族群音乐文化的比较研究
- 新课标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 对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 浅谈执教《共同的家》教学感悟
- 2008年高考语文备考要点
- 鲁迅反对给孩子读《狂人日记》及《呐喊》
- 不要淡忘了课改的使命
-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及译文
- 语文教学的三种课型
- 呼唤具有审美特质的散文教学
- 教学设计要根据文体特点
- 语文课程与教材研究的理论观照——评《母语教材研究》
- 关注课程标准下的几种阅读能力
- 积极审慎推进语文新课程高考改革
- 高考作文逼你做假把式的人生哲学家
-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