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深度解读文本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会走路的树》教学片段实录及评析

深度解读文本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会走路的树》教学片段实录及评析

可以说,教者充分展示了自己语文方面的魅力。包括语言、情感以及体态的。这节课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做了可贵的探讨与适度的诠释。在课堂上,教者呈现给学生以及听课者语文方面的影响极多。教者凭借自身深厚的教学底蕴演绎了四十分钟的精彩。追根溯源,其课堂教学的精彩乃源于对文本的深度解读。

【案例】执教苏教版第四册《会走路的树》一课最后对话部分时,吉老师抓住三个感叹号、一个问号以及“也”“大概”“常常”等几个词,引导学生体会驯鹿一家与小鸟的友情。(屏幕出示整段对话,学生自主选择对话中的句子朗读。)生汇报朗读句子(一)。生读:“去年的那棵树原来是你的爸爸呀!”师:(点击课件:将“去年的那棵树原来是你的爸爸呀!”句末问号改成了句号。)生再读。师:同意我换成句号吗?生:不好!因为有感叹。师:老师这样换过来就没有那种感情了,是吧?师:看来,小小的标点也能勾起我们的情感呢!我还把它换回来!(点击课件,还原成“!”)师:女同学一起来“叫一叫”

(女生齐读)生汇报朗读句子(二)。师:你最想读哪一句?生:“你也是一棵会走路的树吗?”师:老师问问你,为什么语气越读越往上扬呢?生迟疑后答:是句号!师:看好!生:问号。师:其实我们读书不仅要用嘴巴,还得要用眼睛!看一看:这里是一个——生:问号。师:谁再来“问”一“问”?指多名学生读。师:我觉得这里多了一个字——“也”,老师想把它去掉,行吗?生迟疑。师:行,就说行。不行,要说出不行的理由。生:不行!他已经看过小驯鹿的爸爸啦!师:已经看过一棵“树”了?现在是——生(齐答):第二棵!师:当然要用——生:“也”师:再想一想——小鸟看着这熟悉的金色的角,又想起了——生:去年的那棵树。师:小鸟的心里一直在——生:想念去年那棵树。师:从一个“也”字,我们读出了这么多!你能像小鸟一样问问吗?指名读。生汇报朗读句子(三)。生:“是啊!人们都叫我驯鹿。”小驯鹿抬起头来,“你大概就是我爸爸常常提起的那只小鸟吧?”师:她的声音很好听!因为她也注意到后面也是一个生:问号,师:还读出语气出来啦!这个问号说明小驯鹿不敢——生:确定师:不敢肯定,不敢确定。这个句子里还有一个词也表示“不敢确定,不敢肯定”,是——生(齐声):“大概”。师:能把它换个词吗?换个什么词?生(略思考后答):“可能”。

生:“也许”师:对!师:看来小鸟是在猜,谁来猜猜看?指名读。再指名读,生把“常常”一词重读。师:她读出了“常常”提起。爸爸提了多少次呢?生:好多好多次生:无数次师:能让我听出来提了好多次吗?你来读读看!生读。“你大概就是我爸爸常常提起的那只小鸟吧?”师:我觉得提的次数不够多!谁能读出提了好多好多次的?生读。“你大概就是我爸爸常常提起的那只小鸟吧?”师:她读重了一些词!老师喜欢不同的,有没有不同的读法!生读。师:他把它读长了!还有不同的吗?生读。师:读轻了也不错。你让我们似乎听到他们就在谈呢!师:爸爸是在什么情况下“常常”跟小驯鹿提起那只小鸟呢?提供句式:“当________时候,驯鹿爸爸会对小驯鹿提起那只小鸟。”师:这就是“常常”提起。把这份牵挂读出来!生读。生汇报朗读句子(四)。师:读书的机会不太多啦!还有一句——谁来读?生:“是的!是的!”小驯鹿叫起来。师:他读得特别好,老师想表扬他!知道为什么吗?生:他读得有感情!师:这里一连用了两个“是的”,读得越来越有力啦!谁也来读!再指名读。这里一连用了两个“是的”,还有两个叹号。齐读。我们要读好课文,要抓住一些关键的词,同时,要读好标点所表达的情感。

【点评】《小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5期《文本解读的方向在哪里》一文中曾引用特级教师刘仁增这样一席话:有效文本解读的核心是明确文本解读要“读”什么。是课文内容还是故事情节,是人物形象还是文章情感,是文本主题还是语言形式。确定的依据不是个人的“我认为”,也不是教参的“教材分析”,而是语文教育的性质,语文教学的任务,藉此,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确定:语言元素是文本有效解读的“命门”,舍此无它。笔者赞同以上观点。《语文课程标准》中亦指出: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写什么”,更要关注文本是“怎么写”的。所以,我们在解读文本时,要解读文本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这一点非常重要。

《会走路的树》简简单单一篇童话,文本看起来极其浅显。从字里行间品出小鸟与驯鹿之间友好的情感,就是文章“写了什么”,这是所有执教者都会引导学生去做的。但是吉云兰老师独具慧眼,她关注了文中的字词以及标点等表现手段和写作方法,即文章是“怎么写”的。这样解读下来是很有深度的。面对二年级的学生,怎样把看似“简单”的文本解读得如此“不简单”?

吉老师把解读的点更多地放在对文本内词句以及标点的把握剖析上。所以,我们才能在以上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看到她透过那些主要的字词句以及标点所进行的有效而又恰当的指导。教者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揣摩标点,生成了低年级阅读教学别样的精彩,让听者感受到了字词的冷暖、句读的传情、言语的温度。小小感叹号传达的惊喜,一个“也”字满含的激动与思念,问号及“大概”一词所显示的语气中的猜度,“常常”一词透露出的牵挂,都折射出教者有效教学理念下文本解读的深刻与恰如其分。重点词句抓住了,朗读自然也充满情趣,学生自然会透过语言文字感受到朴素自然的和谐之情。在阅读中体会问号、感叹号、句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将牵挂、兴奋等诸多情感融入到了对文本的理解与个性阅读中,轻松走进了童话人物的内心深处,感受阅读的乐趣。将新课标中低年段的阅读教学要求有效地落实到了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

透过以上《会走路的树》中对话教学的片段,毋庸讳言,教者对文本的解读是深入到位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特级教师薛法根曾说过:“教师解读文本有多深,他的学生就能在课堂上走多远。”教者解读文本到位,三维目标定位自然也就会很准确。教者制定了学生能够达到的目标,便能给学生按自己的能力去发展的空间。回顾吉老师以上教学片段,不难发现,教者课堂上演绎的精彩,均来自对文本的深度解读。有人说:“教师才是最大的最重要的语文教学的资源。”若教者均能如斯解读文本,其怎么可能不成为学生最大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呢。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童年生活——打雪仗
老师,我想对您说
我的童年生活
我的QQ游戏生活
我的奥比岛
我的QQ生活
我的小熊袋子
我和衣服的故事
我的童年生活
我的童年生活
我的QQ生活
我的理想
不要摘花
我的童年生活
秋游
浅析智能化轴承状态检测
用超声波洗衣服
你不了解的中国大阅兵
自己制作一张纸
“阳光动力”的环球之旅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寝室同学人际交往
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水平的有效策略
为什么春节联欢晚会从晚上8点开始?
基于微课的课堂知识点的教学应用探讨
关于中学生使用网络的思考
计算机信息管理中数据库系统的应用
关于利用北斗卫星建立学生定位安全系统的建议
基于GSM红外报警器总体及工作流程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计算机组装与网络的虚拟教学模式
2010年中考语文综合测试题及答案(5)
2010年湖北省石首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3)
湖北省监利县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
2010年北京中考语文预测试卷及答案(10)
北京延庆县2010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湖北省监利县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湖北荆州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题及答案(1)
2010年福建省福安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0年北京中考语文预测试卷及答案(9)
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湖北省监利县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3)
人教版初中语文全册重点字词测试卷
芜湖市重点中学2010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6)
江苏泰州201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