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清澈的湖水》教学设计之一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前准备:生字卡、小黑板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2、读通课文。
3、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4、教师出示生字卡,指名认读,再齐读。
出示小黑板,让学生读一读词语。
问:有不懂的词语吗?简单的词语教师做适当的讲解,其他词语放在课文里再讲。
5、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三、学习课文,读懂课文。
1、默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和同学讨论。
2、指名读一、二、三自然段。
讨论:
(1)小洁看什么看得如了神?
(2)“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这句话你怎样理解?
(小洁看到湖中映出的蓝天、白云,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她坐在船头上,游船在湖面上行驶,所以觉得自己又像在水里游。)
指导读一到三自然段。读后说一说两岸的风景怎么美,湖里的景象怎么美。
3、指名读第四、五自然段。
讨论
(1)小洁吃完面包想把面包纸丢进水里,可后来为什么又攥着面包纸生怕它掉进湖里呢?
(2)湖水变得满是皱纹,美丽景象不见了。“美丽的景象”指什么?为什么不见了?(讨论后读有关句子)
(3)小洁用企盼的目光望着湖水。她企盼什么?
(4)小洁跨上岸后在寻找什么?她找到了吗?
指导读第四、五自然段。
四、读全文
小结:我们从小应该懂得保护环境。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讨论。
2、读读下面的词语,再读读带点的字。
清澈
卷起
波纹
跃起
丢进
镜子
变幻
表演
香蕉
企盼跨
二、识字、写字。
1、重点教:澈、卷、演。
2、读读下面的字:皮、文、斤、去、分。
想一想上面的字加上什么偏旁是本课的哪个生字?
学生边回答边板书。
3、出示卡片,独立分析下面的字形。“镜、幻、表、蕉”
4、书写生字。
三、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卡片,认真记忆字形。
2、听写本课生字。
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波()坡()披()
盼()粉()纷()
赏()堂()
境()镜()
2、学写句子。
1)、()的树上有()在()。
2)、()的草地上有()在()。
3)、()有()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太空遨游
- 小学生日记一则
- 小女孩让座
- 我的表哥
- 学钢琴
- 我的课余生活
- 我的爸爸
- 我的小狗
- 我的家乡
- 小鸟死了
- 未来的房屋
- 人类的朋友
- 我的妈妈
- 我的小狗叫“利利”
- 任旭的妈妈
- 重视高考前一个月学生的心理疏导
- 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树立什么样的文明观
- 《汉语大字典》“女”族词的文化内涵与认知
- 浅谈后进生“破罐子破摔”心理的矫正
- 新世纪初中科学课程的教育哲学研究
- 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管理、指导与研究
- 开放远程教育成本效益研究的现状及思考
- 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 论我国当前政府教育管理方式的转变
- 论大学学术自由的制度根基
- 注重学生参与 提高学生素质
- 舍本逐末――论中学教育中优秀人格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 在班集体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 和谐教育思想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
- 浅谈建立班主任威信的几条途径
- 《北京》教案
- 《一分钟》教案
- 《称赞》课堂实录教案
-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案
- 《风娃娃》教案
- 《酸的和甜的》教案
- 《欢庆》教案
- 《找骆驼》教案
- 《我们成功了》(1篇)教案
- 《葡萄沟》教案
- 《玩出了名堂》教案
-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 《看雪》(2篇)教案
- 《北京亮起来了》教案
- 《一株紫丁香》(第一课时)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