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体育课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是怎样爬上横木顶上的,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爬上横木顶上的故事,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疤、嘘”2个生字,学会“疤、洛、膝、碍、碟、嘘、臂、肘、饶、憋、握”11个生字,掌握“伤病、膝盖、碍手碍脚、小菜一碟、双臂、胳膊肘、握手、嘲笑、旁若无人”等词语。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
2.能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自主预习
1.出示(预习提示):第一步:读课文,画出生字自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第二步: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第三步:画出自己不懂的内容。
2.学生自主预习
三、检查预习
1.听写伤疤膝盖碍手碍脚双臂碟子握住2.掌握部分词语意思:3.课文主要讲了谁?(涅利)
写了涅利的一件什么事?四、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全文围绕“涅利”上体育课,在同学和老师的鼓励下,锲而不舍地爬上横木这件事,分几部分来写的。(默读、分段)2.讨论、交流五、再次读书,提出不懂的问题六、布置练习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是怎样爬上横木顶上的,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
3.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爬上横木顶上的故事,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体育课》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因为涅利太瘦弱了,妈妈认为他做不了那样的活动,所以前来请求校长免去涅利的体育课。但涅利硬是不同意。在体育课上,涅利用他那瘦削的手抱住横木往上爬,在同学们的鼓励下涅利终于爬到了横木顶,站到了平台上。)
2.谁给你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
二、深入学习、感悟理解
(一)默读课文,找出写上体育课的段落,多读几遍,用笔画出描写涅利的语句,反复读几遍,把读的感受批注在文章边上。(二)组织交流
1.读句子
可怜的小家伙,他使出了全身的力气,脸都憋紫了,豆大的汗珠从他额头上滚落下来。
(1)仔细读读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涅利太弱小了,他使出了浑身的力气……)
(2)是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
(使出全身憋紫汗珠滚落……)
(3)抓住这些重点词,读出感受(学生抓重点词练读)
(4)假如你就是“涅利”能告诉大家你心中是怎样想的吗?(一定要坚持)
(5)读出你的坚定,再来读读这句话
(6)还从哪些句子感受到涅利的坚持不懈,找出来读读。
2.换位体验
(1)看着涅利那样的吃力,如果你是他的同学,你想怎么做?(鼓励他、帮助他)
(2)我们一起来鼓励涅利,用鼓励的语气来读读同学的话。
(3)假如你是涅利,在同学、老师的鼓励下,终于站在最高处时,你的心理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你想对谁说些什么?3.提炼中心
文章读到这儿,评价一下文中人物。
三、深入探究,引发讨论
1.文章的题目是体育课,整个第二大段把体育课上的故事写得很清楚了,为什么要写第一和第三部分,那不是画蛇添足吗?
2.学生讨论
3.组织交流四、总结归纳五、布置作业1、积累词语。
2、完成大作业。
板书设计
17、体育课
涅利:爬横杆——自强自立
妈妈、老师、同学:鼓励——关心、爱护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爸爸
- 我的馋酒老爸
- 我的母亲
- 母亲的爱
- 天边的明星
- 自己
- 爱心妈妈
- 我的继母
- 敬爱的妈妈
- 馋酒老爸
- 我最熟悉的一个人
- 我的作文老师
- 我最崇拜的一个人
- 这样一个女孩
- 爸爸与儿子
- 第二届四川关爱明天十佳“五老”揭晓
- 重返80年代电影中的青年形象
- 永远的音乐之城
- 2014年中国思想类图书关键词
- 文学“高地”上的“跋涉”和“跋涉”中的“高地”创获
- 钩沉出新 立体呈现
- 探析音块技术在王西麟《第四交响曲》中的应用
- 考古而非好古:公共考古的未来
- 2014年儿童文学出版状况盘点与评述
- 总结经验 理论反思 规划展望
- 梦幻与想望:青春心理的影像审美表现
- “诚信”的民法基本原则解释?
- 美国的“亚洲”
- 从青年亚文化看文化动员模式的变化
- 功名得失不念社稷民生萦怀
- 于永正: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
- 备课也要适应新课程理念
- 井 教案教学设计
- 高三如何应对文言文
- 语文学科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探究
- 锡林郭勒大草原 教案教学设计
- 高效课堂之我见
-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面面观(上)
- 九寨沟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理念的定位
- 我为什么对语文课改充满信心
- 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的四个角度
- 和谐语文课堂教学的四个追求
- 窦桂梅谈课堂的“应变”与“调控”
- 文言文断句口诀——手把手教你学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