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2
民族英雄戚继光 教学设计
28*、民族英雄戚继光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盗、浙、廷、腐、训、律、谋、趁、患”9个生字,理解“民族英雄、海盗、倭寇、朝廷、腐败、训练、身先士卒、趁机、智谋、倭患”等词语。
2、说说戚继光为什么要组建“戚家军”?从哪些地方看出戚继光作战英勇、很有智谋?
3、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4、收集、交流有关戚继光的故事,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培养自学能力。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戚继光是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他不但作战英勇,而且很有智谋。
三、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的哪些民族英雄?我国明朝,就有一位抗日的民族英雄(生:戚继光)。[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了解课文。
1、自读课文,自学思考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把不会读的字、不理解的字词画出来,并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解决。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检查读书,全班质疑。[要求:读书时,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质疑时,认真听同学提问,不重复别人的问题。](题目为什么写“民族英雄”?戚继光为什么组建、训练“戚家军”?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儿看出他作战英勇、很有智谋?)
三、全班讨论,检查自学。
1、轮流读书,了解全文。[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断好句。读后,生谈课文主要内容。]
2、讨论问题,解决疑问。
(1)为何题目用“民族英雄”。[要求:结合书上有关语句,谈自己的理解。]
(2)戚继光为什么组建、训练“戚家军”?[要求:可以用书中语言回答,也可以把用自己的话回答。]
(3)从哪儿看出他作战英勇、很有智谋?[要求:先读书中语句,再谈自己的体会。]
四、复习巩固,拓展知识。
1、复习巩固生字。生当小老师,把自己认为难读、难写、难记的字词提问,指名让其他学生回答。
2、交流课外资料。
(1)讲戚继光的故事。
(2)表演课前准备的有关戚继光的节目。
五、作业:
熟读课文,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28*民族英雄戚继光
组织军队
身先士卒足智多谋
解除倭患
作战英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卖萝卜的叔叔
- 我最欣赏的一个人
- 铅笔、橡皮和纸
- 有趣的张老师
- 我的“铁哥们”
- 我的警察老妈
- 月亮妹妹
- 这就是我
- 运动场上的刘翔
- 我的“虫虫”老爸
- 我最敬佩的人
- 溜冰记
- 我的好朋友
- 这就是我
- 我的好朋友
- 为音乐学学科建设引领服务的音乐出版事业
- 走进去,看到自己
- 谁是“一战”的罪人?
- 以诗言志 以歌咏言
- 我们都是马拉拉
- 范稳先生的“三副眼泪”
- 声声眷恋 余音袅袅
- 从《外国名歌200首》看人音社的“人民性”
- 发挥国家级赛事导向性作用 推动歌唱艺术繁荣发展
- 后现代语境中音乐接受美学的三大特征
- 陈其钢古琴协奏曲《静音》作品分析
- 恩·迈耶尔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思想述评
- 这条路,陆羽也羡慕
- 唐宋词苑拾粹
- 刻下旧京的浮光
- 九寨沟 教案教学设计
- 高效课堂之我见
- 我为什么对语文课改充满信心
-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理念的定位
- 窦桂梅谈课堂的“应变”与“调控”
- 文言文断句口诀——手把手教你学断句
- 高三如何应对文言文
-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面面观(上)
- 语文学科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探究
- 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的四个角度
- 井 教案教学设计
- 备课也要适应新课程理念
- 锡林郭勒大草原 教案教学设计
- 于永正: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
- 和谐语文课堂教学的四个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