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07
卢沟桥 教学设计
26、卢沟桥
一、教学目标:
1、认读9个生字,学会本课14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结合课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会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写法,介绍你家乡中造型美观的建筑物。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板书:26卢沟桥
2、教师进行简介。
3、过渡:猜猜课文会从哪几方面写卢沟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做到:
(1)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建立字音与字形的联系;
(2)把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读顺;
2、检查自读情况:
(1)师生共同检查认字、识字情况,出示本课生字,交流记住字形的好办法。
(2)指名读课文,留意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
(3)交流: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找出相应的自然段。
3、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卢沟桥历史的悠久。
三、读词写字
1、读生字(词)卡片;
2、交流学习生字的方法;
3、教师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好“宽”“检”“皇”“馆”等字。
四、课堂练习
郊( )坦( )攻( )设( )检( )记( )
效( )担( )功( )没( )俭( )纪( )
五、作业:
1、完成书写练习;
2、填写“词语花篮,积累词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卢沟桥
郊区
反抗
平坦
纪念馆
完好无损
姿态各异
2、指名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
二、合作学习,读懂课文
1、自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每年7月7日,人们为什么都要在卢沟桥开展纪念活动?
2、小组交流讨论,形成最佳答案。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1、细读思考:
(1)课文是怎样写卢沟桥设计科学的?画出课文中的具体数字,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说说你是怎样读懂卢沟桥“桥柱上的狮子是‘美的奇观’”这句话的?你从中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3)这一段(第二自然段)段首的一句“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与后面讲的内容有什么联系?
2、交流、品读
(1)写卢沟桥设计科学,主要运用了数字表达的方法和举例说明的方法,体现了卢沟桥气魄的雄伟,设计的合理科学;
(2)课文中“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这一排比句写出了狮子形态之多之美,排比句后的“……”号,又说明了狮子的姿态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很多,真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不愧是“美的奇观”。
(3)“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概括了后面的内容,后面的内容是这句话的具体说明,它们是总分关系。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思考:找出评价卢沟桥的词句来。
(2)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是否正确、流利。是否读出卢沟桥的特点来。
(3)解释词语:独一无二、奇观
你知道这是谁的评价吗§、全班一起来朗读本段,读出卢沟桥的闻名世界的豪迈来。
4、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其余思考:卢沟桥有什么历史象征意义?
(2)为什么称它为中国抗日战争的里程碑呢?
(3)解释词语:缅怀、悼念
5、总结全文。
(1)学到这儿,谁能说一说卢沟桥闻名于世的主要原因有哪两点?
(2)学习了这篇课文,第二的写法你有什么感受?(总分)
今后在写作上的写法运用。
四、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根据课后“指南针”中的提示,收集有关“七七事变”的资料。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好朋友
- 我的“虫虫”老爸
- 我的好朋友
- 运动场上的刘翔
- 我的警察老妈
- 铅笔、橡皮和纸
- 卖萝卜的叔叔
- 月亮妹妹
- 这就是我
- 有趣的张老师
- 溜冰记
- 这就是我
- 我的“铁哥们”
- 我最敬佩的人
- 我最欣赏的一个人
- 后现代语境中音乐接受美学的三大特征
- 唐宋词苑拾粹
- 刻下旧京的浮光
- 为音乐学学科建设引领服务的音乐出版事业
- 以诗言志 以歌咏言
- 走进去,看到自己
- 声声眷恋 余音袅袅
- 我们都是马拉拉
- 这条路,陆羽也羡慕
- 恩·迈耶尔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思想述评
- 范稳先生的“三副眼泪”
- 发挥国家级赛事导向性作用 推动歌唱艺术繁荣发展
- 从《外国名歌200首》看人音社的“人民性”
- 陈其钢古琴协奏曲《静音》作品分析
- 谁是“一战”的罪人?
- 窦桂梅谈课堂的“应变”与“调控”
- 井 教案教学设计
- 高三如何应对文言文
- 锡林郭勒大草原 教案教学设计
- 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的四个角度
- 我为什么对语文课改充满信心
-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理念的定位
- 高效课堂之我见
- 于永正: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
- 语文学科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探究
- 和谐语文课堂教学的四个追求
- 九寨沟 教案教学设计
- 备课也要适应新课程理念
- 文言文断句口诀——手把手教你学断句
-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面面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