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麻雀 教案教学设计

麻雀 教案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31

麻雀 教案教学设计

《麻雀》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的内容,抓住老麻雀的神态、动作体会爱的伟大,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爱的力量。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三)进一步学习、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着重理解课文第4、5两个自然段,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的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一)教师为学生有感情地范读课文,让学生回忆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然后,让学生说一说。

(这篇课文围绕麻雀描写了“我”在打猎回来的路上,亲眼看到大猎狗想吃掉小麻雀,老麻雀在大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事情。)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学生读课文第1、2、3自然段,让学生想一想这件事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课文第1、2、3自然段是故事的开始。猎狗随我打猎归来途中,突然放慢了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我在这时,看到从巢里掉下来一只小麻雀。)

2.指名学生读课文第2自然段,“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这里,“野物”指什么?作者用“突然”和“嗅”引出了小麻雀,自然、合理。教师可以让学生想一想“嗅”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因为是猎狗,所以,无论是听觉,还是视觉,都自然会对“野物”有着特殊的敏感,为学生理解后面的课文中猎狗想吃掉小麻雀打下基础。

(“……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中的“野物”指的是小麻雀。“嗅”的意思是闻,用鼻子辨别气味。)

教师可以补充解释“嗅”,一般习惯用在动物身上。比如,狗、猫等。

3.学生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然后,想一想“我”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小麻雀,用笔在书上画下描写小麻雀动作、外形的句子。

(①“我”看到这样一只小麻雀: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②描写小麻雀动作的句子: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③描写小麻雀外形的句子: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

4.教师可引导学生反复读一读这些句子,对“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中的“呆呆地”和“……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中的“无可奈何”,要让学生说一说在句子中的意思,深入理解这两个词语在课文中的作用。接下来,让学生想一想从描写小麻雀动作和外形的句子中,我们能看出什么。

(①“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中的“呆呆地”是死板,发愣的意思。②“……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中的“无可奈何”是没有任何办法的意思。③从对小麻雀两个动作的描写中,可以看出这是一只刚刚出生,没有见过世面和风雨,从来没有离开过妈妈和巢穴的小麻雀,所以,从树上掉下来,站在地上是“呆呆地”,“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④从对小麻雀“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的外形描写中,进一步可以看出这“分明是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分明”是明明、显然的意思。)

5.小结第一段的学习,过渡到第二段。

小结:“我”在打猎回来的路上,看见一只才出生不久的小麻雀从树上掉下来。

教师可引导学生想一想,提出问题,过渡到第二段的学习。

面对这样一只出生不久的小麻雀,如果是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现在,大猎狗发现了小麻雀,预示着什么?小麻雀的命运将要发生怎样的变化?

(对第一个问题,大部分学生会回答:如果是我,我会想,小麻雀多可怜呀!它离开妈妈和伙伴,一定很着急。我要把它放回梧桐树上帮它回到妈妈身边。现在,大猎狗发现了小麻雀,就预示着小麻雀的危险来了。)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

1.让学生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想一想,小麻雀的危险是什么?课文里哪句话表明了这种危险,在课文里画出来。

(小麻雀的危险就是猎狗想吃掉它。“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2.从猎狗的表现中,你觉得此时的这只“分明是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遇到了一个和自己相比怎样的敌人?

(从猎狗“……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这样的表现看,小麻雀遇到了一个和自己相比强大百倍的敌人。)

3.教师指名学生读第4自然段的第2、3句,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当猎狗走近小麻雀的时候,谁出现了?它是怎样出现的?课文里用了一个什么词表明它的到来让猎狗意想不到?

(当猎狗走近小麻雀的时候,老麻雀出现了。课文里用“突然”一词表明老麻雀的到来迅猛,让猎狗意想不到。)

4.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读第4自然段的第2、3句,“突然,一只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并提出问题:这里,作者把老麻雀比作什么?为什么老麻雀飞下来像一块石头落地?“绝望”是什么意思?老麻雀扎煞起全身羽毛,绝望地尖叫是什么样?在这里说明了什么?

(①在这两句话中,作者把老麻雀比作一块石头。②因为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时迅猛、落在地上坚定,表现出老麻雀在凶猛的庞然大物猎狗面前的果敢、勇气和胆量。③“绝望”是没有一点希望的意思。④老麻雀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的样子是全身每一根羽毛都立了起来,用自己最后的力量来捍卫自己的孩子。说明老麻雀除了愤怒,还有为了救自己的孩子表现出把生死置之度外,毫不惧怕比自己强大的敌人的勇敢精神。)

5.教师做过渡:老麻雀想拼命拯救自己的幼儿,而面对的却是一个“庞大的怪物”,让我们来看看它是怎样表现的。然后,指名学生读第5自然段,提出学习要求和问题。

让学生划出表示老麻雀动作的词句。

(“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老麻雀为什么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

(因为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是弱小的,没有任何保卫自己和幼儿的武器,所以,它十分紧张,“浑身发抖”。但是,它又十分的愤怒,表现出决不畏缩,所以,“发出嘶哑的声音”。)

“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

(尽管在猎狗面前,老麻雀也“不能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只顾自己的安全而丢下自己的孩子不顾,而是毅然猛扑下去,为拯救孩子准备进行殊死的决斗。这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这力量就是无与伦比的母爱!)

6.教师小结重点段的学习。

课文第4、5两个自然段,是故事的高潮,是文章的重点段。讲述了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高尚的母爱。作者含蓄地点出了这一点,也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露出来。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

(四)学习课文第三段。

1.教师让学生默读课文6、7自然段,提出问题:猎狗愣住了,是因为害怕吗?

(猎狗愣住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害怕,而愣住的原因是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表现。)

2.“我”为什么急忙唤回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因为“我”被老麻雀果敢、坚定的行动和奋不顾身、拯救幼小的精神所感动,也由于爱怜之心的驱使,所以急忙唤回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五)总结全文。

《麻雀》这篇课文,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故事,歌颂了热爱幼小和伟大的母爱精神。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保护环境
小白兔
小兔运南瓜
桔子
小闹钟
我名字的来历
我真能干
包饺子
下雪了
我踢的不是毽子
小娃娃鱼
我又学会了一个成语
日记
色泽的诱惑(五章)
纸杯里的秘密
他们是怎样走上春晚舞台的?
降压药联合应用三原则
食枸杞 增健康
旅游者权利知多少
寺、庙、祠、观、庵的区别
没有朋友损害健康
别让父母牵挂
诗浸文染苗长江
从李龟年说到“贾瞎子”
年画收藏成新宠
这些食物适宜用冰箱保存吗?等
脑供血不足 不容忽视
糖尿病胃轻瘫是怎么回事等
天津河西区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河西区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上海闵行区201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洪港中学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语文第五次月考试题
山东省2011年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题及答案(2)
镇江市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灌阳县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天河区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常州市2010-2011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徐闻一中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上海青浦区201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上海闸北区201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上海杨浦区201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上海金山区201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沐集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