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12
古诗两首:《从军行》《塞下曲》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默写《塞下曲》。
【重点难点】
重点: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感情。
难点: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简介作者
1、背诵学过的古诗,漫谈学习古诗的方法。
2、揭示课题,板书:《从军行》《塞下曲》
3、简介作者。
二、初读古诗,引入意境
1、教师范读,激发热情。
2、自读,扫清障碍:
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
反复读,读正确,读熟,为理解古诗扫清障碍。
同桌互读,互相正音。
3、指名读,注意读出停顿。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找出重点字词,结合课后注释理解或请教老师、同学。
2、借助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对两首古诗的理解。
3、交流对诗歌大意的理解,教师相机指导
四、认认写写,正确识字
1、交流记住生字的好办法,准确建立字音与字形的联系。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导书写。
五、布置作业:熟读古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读古诗,理解个别字词的意思。
2、分别说说两首古诗所描写的内容。
二、细读古诗,感悟意境
(一)学习《从军行》
1、出示课文挂图,教师感情朗读。
2、出示问题,引导读、悟: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从中你有什么感受?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戍边将士的什么精神?
3、指名读,体会诗情:假如你是作者王昌龄,你该怎样读才能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4、指导背诵。
(二)学习《塞下曲》
1、指名读,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夜、平明)
2、自读思考:
(1)结合插图,说说在“夜”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结合诗句想象:“平明”来到现场,将士们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心里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想?
3、汇报交流,师相机把学生的理解、感悟引向深入。
4、诵读古诗,体会边塞将军勇敢机智、武艺高强、具有神力的威武形象。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默写《塞下曲》。
2、收集赞美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的古诗,读一读,背一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回忆录
- 我
- 我的爸爸
- 我的新作文书
- 我的同学
- 我的好伙伴
- 向游乐园挑战
- 秋游青春公园
- 我有一个不错的爸爸
- 凶猛而又幽默的爸爸
- 妈妈,你辛苦了
- 美丽四季
- 我的爸爸
- 给我印象最深的同学
- 要爱护眼睛
- 一抹俏朱红,六月初长成
- 你等的人不是我
- 那些走过的弯路和爱错的人
- 无法呼吸的时刻
- 马来西亚民俗研究
- 站着写作的海明威
-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景点导游词的英译
- 云南春兰奇蝶花欣赏之一
- 让酒香扶起倦怠的灵魂
- 七种颜色的伦敦火车站
- 洛阳古城旅游演艺开发模式探究
- 月亮上的雪人
- 民俗旅游与生态旅游比翼双飞
- 收获片刻的心灵安定
- 郁金香延长花期的几点措施
- 记叙文开头十法
- 关于中学语文教材评价标准的探讨
- “人性”与“奴性”之间的“陈情”
- 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的改革思考
- 鲁迅小说的解读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 使用实验教材的几个误区与应对策略
- javascript:;
- 一次美的洗礼——《春》的教学案例
- 《前赤壁赋》赏析
- 《陈情表》课堂实录
- 语文优质课比赛课堂实录《雷雨》
- 小学生挑战课文的逻辑性和真实性
-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 白素云:从2007年高考看2008年高考古代散文备考
- 《故乡的榕树》“一课多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