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23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1教时) 教案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1教时)
一、 教学目的
1、 了解课文内容,找出中心句。
2、 明白首尾两段之间关系,细读课文第一段。
3、 学习字词,重点点拨“张冠李戴”及“囫囵吞枣”的意思。
二、 教学过程
(一) 谈话激情:
引导学生列举浙江名人,引出鲁迅,出示鲁迅画像,向画像敬礼,揭题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投影出示):
(1)周晔回忆了关于伯父鲁迅的哪几件事?
(2)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用“——”划出中心句。
2、讨论反馈:
(1)周晔回忆了五件事:
a、 追悼鲁迅
b、 谈论《水浒传》
c、 谈“碰壁”
d、 救护车夫
e 、关心女佣
随机解释“追悼”以及《水浒传》
(2)鲁迅是位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的人。中心句(投影出示):“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
3、细读第一段:
(1)导入:
这一句话(中心句)与第一段中哪句话有联系?指名读第一段。
(2)第一段 与之关联的句子(投影出示):“那时侯,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
(3)这两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因果关系)谁能根据句子的意思,用上关联词,说一句话?进行不同因果句式的语言训练。
(4)句中“爱戴”是什么意思?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伯父受到许多人的爱戴呢?(参加追悼会的人多、情真、挽联多、花圈多)
随机解释“挽联”,读鲁迅像上挽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5)伯父深受许多人的爱戴,“我”为什么有点惊异了呢?(“我”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没想到伯父是个不寻常的人。)
(6)伯父之所以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是因为他——,再次强化首尾联系。
(7)用低沉的语调读第一段。
(四)字词点拨:
1、读一读,辨一辨,再组词。
掉( )言( )用( )许( )
悼( )唁( )佣( )浒( )
2、 点拨“张冠李戴”及“囫囵吞枣”的词义。
(1)找到成语在课文中的位置,并读读含有该成语的句子。
(2)“囫囵吞枣”原指吃枣子不嚼,整个儿吞入肚中,课文中指什么?找出表明“我”看书“囫囵吞枣”的句子,读一读。
(3)“张冠李戴”原指姓张的帽子戴在姓李的头上。课文指什么?哪里看出“我”看书张冠李戴?
(4)这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因果关系)根据文中的意思,用上关联词来说一句话。
(五)学生作业:
1、《课堂作业本》第1题抄写。
设计思路:
一、整体入手:
文章是个系统,阅读教学教师应有一个整体观念,整体感知,局部体会,再回到整体感悟上。这样学生所学不是一些零碎的东西,而是对课文完整的认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脉络清晰,叙事清楚,中心显豁,因此我选择了整体感知内容,直奔中心的教学方法,提纲挈领,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二、 以点带面:
阅读教学,切忌逐词逐句地分析讲解。在课文第一段教学中,突出一句话,抓住一个词,围绕这句话,这个词,分析课文,并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加深理解,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三、 加强语言训练:
加强语言训练已成共识,如何加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觉得:
1、训练点要准,要考虑到教材实际,更要考虑到学生实际,难易宜适度。“张冠李戴”、“囫囵吞枣”二词在课文中都有上下语境可作理解参考,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再弄清两者关系,并据此说因果句,训练点选择较为适当。
2、训练应扎实,不应架空。这两词的教学立足于课文,不仅加深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而且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的效果。
四、 注重德育渗透:
德育渗透应有机,也应注意一种情境的营造。浙江名人辈出,让学生列举一下家乡的乡贤,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增强对家乡的自豪之情,从而也较自然地入题。黑白剪纸鲁迅像以及一副挽联,增添一种肃穆之气,又通过敬礼形式强化德育氛围,为下面新授定下基调。朗读时,哀乐低回,效果更佳。
资料提供者:cxxjm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玄武山
- 我学会了擦桌子
- 玩水枪
- 玩水枪
- 不要玩危险的游戏
- 我的小铅笔盒
- 乌鸦和猎人
- 我的妈妈
- 我喜欢我
- 我的文具盒
- 梦中的糖果
- 秋天
- 爷爷和IC卡
- 教室里的小鸟
- 玩水枪
- 没准儿你还在地沟里割禾呢
- 论宋代三家“诗评”的审美特征
- 蔷薇斜开香自来
- 试谈高中语文课堂微时代的转型升级
- 在心中建造诗歌之城
- 民歌艺术的传承与声乐教学
- 读书,有什么用?
- 金庸祖父查文清儒家思想浅析
- “it”和“它”在句法层面及语义层面上的比较
-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 有一天成功了就一定会幸福吗
- 清代满族布衣诗人兆勋诗歌研究
- 败给了“没意思”
- 只是一句话,芬芳了多年
- 把你停在机场的车租出去
- 云岭中学2010-2011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语文版)
- 2010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英语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 平江十中201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
- 蕉城第九中学初三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 厚德外国语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 语文版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10年秋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 大东流中学初二语文上册2010年12月月考试题及部分答案
- 大路中学七年级(下)阶段性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苏教版)
- 大路中学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 骑永中学2010-2011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语文版)
- 合肥市包河区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
- 骑永中学2010-2011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试题(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