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浙教版小学语文第5册:小学习作多思教学研究课题方案 教案教学设计

浙教版小学语文第5册:小学习作多思教学研究课题方案 教案教学设计

一、课题的提出:

本课题是依据党和国家的人才培养目标、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而提出的。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跨世纪的复合型人才,必须“德、识、才、学”兼备。在后两者“才、学”的培养上,运用“多思教学”能取得明显的效果。发展思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个内容之中,因此,小学习作教学同样要研究如何发展思维的问题。《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现存小学习作教学中存在着“高耗低效”的弊端,耗时很多,却收效不大。“小学习作多思教学”的研究就是针对现存的习作教学的弊端进行改革,提高习作课堂实效,促使习作素质全面提高。

二、课题的研究思路:

(一)课题的涵义

小学习作多思教学,是以思考为中心,以多思为手段,以乐思、善思、最终学好习作为目标的教学。“思”即思考,以“思”来贯穿习作教学的全过程;以“思”来促进习作水平的提高;以“思”来发展思维,尤其要开发学生在习作方面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习能力。

(二)课题的研究内容

“小学习作多思教学”,研究的内容比较广泛,它以“思”为中心线串联小学习作教学中的诸多训练要素,以“思”为习作训练的突破口,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和习作能力。

1.研究小学习作教学中的思维因素。本实验研究习作教学中通过何种途径、何种方法、何种教学手段开展“多思教学”,让学生学会分析周围事物、观察周围事物,积累写作素材。在课堂上,如何激活学生的习作思维,以“要思、乐思、善思”来促使学生“要写、乐写、善写”,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包括自改习作的能力)。

2.研究思维领域的理论知识。以习作教学为主要载体,研究通过实施“习作多思教学”培养学生在习作时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思维习惯,使学生既得“鱼”,又得“渔”,掌握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受益终身。研究如何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的思维能力来学习习作,提高习作水平。

3.研究多思教学模式。本课题要在研究各种教学因素和变量的基础上,对重要因素和变量进行优化组合,建立科学的习作多思教学模式。

(三)实验目标

1.研究目标:通过实验研究,初步形成小学习作中多思教学的理论和相关的、有效的、有特点的教学方法。

2.教育目标:通过实验研究,实验学生的习作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尤其在思维领域有良好的发展,具体指标如下:

⑴通过实验,转变学生“怕写作文”的观念,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⑵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周边事物的兴趣,带着“思”字观察事物,拓宽视野,积累写作素材。(重点)

⑶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说话时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⑷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由观察、积累材料后,以一定的思维能力构思计划,包括选题、选材,并做到有条理、有层次、有中心地加以表述。

⑸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习作时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并由习作教学迁移至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以及其他学科,乃至学生的生活各方面,使其终身受用。

⑹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习作的自改能力,培养学生习作时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使学生在语文这门工具性学科上各方面的素质更为扎实、稳固。

⑺通过实验,不断优化习作教学,注重运用“多思”教学,使学生更善于学习,更具有创新意识,更热爱习作,乐于写作。

三、实验对象:

自然状态下,在不打乱班级编制和教学秩序的情况下,随机把三年级一个班级分为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研究。

四.课题研究原则:

1.整体优化原则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我们可以对习作能力进行分解,“小学习作多思教学”研究中的思维能力只是其中的一项能力,在实验中,还需穿插其它各项习作能力的培养,将“多思”纳入整个习作教学的体系中,而不是单打一地进行。在此基础上,着眼于突出“习作多思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突破口,带动其它各项能力的培养,从而促使学生习作综合素质的提高。

2.合作性原则

实验中,建立新型、民主和谐的师生合作关系,处理好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辩证统一关系,以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3.因材施教原则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大面积提高,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实行优势诱导,鼓励学生冒尖,加强对落后学生的督促,分层次、分步骤提高要求。总之,要兼顾两头,抓好全面提高。

4.实践性原则

能力是知识的内化,知识要转化为能力,必须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在实验过程中,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动脑、动眼、动耳、动口、动手,运用先进的教学媒体、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参与中提高,在实践中提高。

5.自主性原则

要把学生推到思维活动的主体地位上,尽可能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出表现自己的机会。

6.长效性原则

本课题的研究,要着眼于长远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能,而不是浮于表面,或只图课堂上的一时热闹。

五.研究的方法:

综合运用对比法、观察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等,在研究过程中,将理论思辩和实证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六.研究步骤:

1、申报课题、制定课题方案,学习课题精神和内容。

2、根据课题研究方案,进行课题研究,做好实验前后的检测工作,资料积累工作,分阶段进行实验分析与总结。

3、对实验研究的资料、各项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在阶段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课题研究的总报告及论文,进行结题。

参考文献:

何国华:《陶行知教育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贺玲:《作文教学中个性化的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

杨 琦:《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探微》河北教育学报

崔 峦:《小学语文教学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月版

汪 潮:《小学语文教学新视野》 杭州大学出版文社 1999年6月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

资料提供者:lai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吹画趣课
简单的幸福
赛尔号之“海洋漫游者”
春来了
拾狗记
春天真的来了
小兔运南瓜
生活的启示
吹葫芦丝
不懂礼貌的小石头
“家庭”里的生日会
生活给我的启示
找春天
快乐的一家
吹吹你们的画
从宗教角度看芭蕾形态
让我们做世界上最亲的人
形体舞蹈训练对学生职业素质影响的研究
艺术套曲选段《他,比任何人都高贵》的音乐分析
试分析在古典舞跳跃中步伐连接的重要性
浅谈工笔花鸟画从写生到创作的体会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探析
敦煌壁画对岩彩画的启迪与影响
试论广西京族舞蹈中的原生态元素
关于色彩的相关问题探讨
浅谈如何学好东北秧歌组合
当历史站成永恒
美术学理论对室内外手绘的作用
珠宝大牌齐聚戛纳红毯
水彩画的困惑与希望
09-1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八尺中学09-10学年度初三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福建省平潭县09-10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泰安市外国语学校09-10学年度初二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富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补考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缙云县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宝鸡一中09-10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黄冈市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渝北区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罗玉中学09-1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南通中学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州市09-1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快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