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0
14 大自然的语言 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文是知识性小诗,通过一些自然现象,告诉我们只要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大自然的一些规律。全诗共7节。诗歌语言生动活泼,适合朗读背诵。
学生分析:本诗歌的语言生动活泼,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生对大自然现象已有一定的了解,对大自然本身有一定的好奇,有探索的欲望,因此理解本诗歌并没有难度。所以教学时着重于朗读背诵,利用小组活动培养合作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两个生字;理解4个新词的意思。
能力目标:能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能仿照例句用“只要……就能……”写句子;能背诵课文;能用读儿童科普文章的方法阅读课文,了解大自然的语言所接的科学知识。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大自然的其他的语言。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课文。
1、灯会说话,它能说些什么呢?大自然也有自己的语言。
2、复习单元学习提示。说说阅读儿童科普文章达到方法。
触摸文本。
自由学课文,课文主要写什么?
感知文本。
1、分小组学习本课的生字,提出并讨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2、指名读—轮读—齐读。
3、你最喜欢哪句?为什么?
体味文本。
1、学习第1、7小节。
a自由读第1小节,你读懂了什么?理解“到处”。
b讨论:怎样才能发现大自然的语言?光仔细观察行不行?
c读第7小节,讨论:为什么不行?(还要观察思考。)
d指导朗读。
小结:要懂得大自然的语言,还要动脑筋思考。小作者发现了大自然的哪些语言呢?
2、再读探究。
a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分组学习讨论。
出示学习方法:想想你准备研究什么?(1)读好这首诗歌。(2)品味这节诗歌写得好的地方。(3)懂得这节诗歌中的科学知识。
b分组合作探究、活动。
3、汇报交流。A大雁组
B蝌蚪组
C蚂蚁组
D大树组
E白云组
4、质疑问难。
赏析文本。
1、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朗读课文最喜欢的小节,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练习背诵。
内化文本。
1、刚才我们学了5种大自然的语言,还有很多很多。你能说说其他你知道的大自然的语言吗?
2、你能把你知道的大自然的语言用一节诗歌的形式写出来吗?
3、学生习作,赏析习作。作业:完成《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14
大自然的语言
(发现)
(理解)
(观察)
白云、蚂蚁——天气
(思考)
蝌蚪、大雁——季节
大树、年轮——年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同桌
- 梦里的天堂
- 挑刺
- 聪明的蚂蚁
- 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 第一次炒菜
- 包饺子
- 给爸爸泡茶
- 我的同桌
- 喝水
- 我学会了买菜
- 月桔
- 扫墓
- 喂,换个同桌吧
- 小黑石后传
- XJ128快速棉纤维性能测试仪使用体会
- 印度电商服装销售何以超中国
- 科技型企业核心员工离职负效应管理机制构建
- 中国山羊绒品质分析(二)
- 世界棉花市场最新动向
- 籽棉存放时间与公检颜色级结果关系探讨
- 骆驼、探拓者等冲锋衣被曝光:网上仍有售,商家躲采访
- 企业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效能关系研究
- “棉棉”相睹
- 2014年新疆棉花产量统计数据建模与决策分析
- 品牌故事:奇安弗兰科·费雷(GIANFRANCO FERRE)
- 江苏:淡水鱼价格稳中有升
- 国家将扩大缺陷产品召回制度
- 芦荟纤维:悄立市桥人不识
- 安徽实施棉花价格补贴政策的探讨与建议
- 课件
- 普通话语音发音
-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 如何教学多音字
- 体会表达方法是语文课的重要环节——《太阳》教学反思
- 习作论文
- 日积月累
- 作文,要写出特别的味道
- 找准恰当的平衡点,实现小学语文课堂的和谐
- 浅析小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
- 有整体才有生命——有效教学目标整合之我见
- 转变语文备课观念提升教学设计能力
- 关注生成——《难忘的一天》教学反思
- 语文总复习
- 走进文本,走出文本——评潘老师执教《矛盾》徐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