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18陨石
18陨石
教学目标
1、运用科普文的阅读方法学习课文,了解陨石的知识,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
2、了解课文说明的严谨和文句的生动,理解“异乎寻常”、“貌不惊人”、“目瞪口呆”、“天然史书”、等词语的意思。
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运用科普文的阅读方法读书,了解常州陨石的有关知识,了解课文的定法。
难点:了解课文的写法,激发学生探求科学奥秘的热情。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2、运用科普文的阅读方法,读懂第1、2自然段,了解常州陨石的外形和来历。
(二)教学过程
1、揭题,回顾学法。
科普说明文学习有哪两个基本学习要求?
(掌握课文的知识要点,了解课文的写法。)
科普说明文一般该怎样阅读?
(学习生字词——梳理介绍的知识要点——了解介绍知识点的说明方法。)
2、自学,初知大意。
(1)自学生字词,读准生字字音,比较组词:
暮——墓——幕——慕遨——傲——熬
联系上下文了解下列词的大意:
异乎寻常貌不惊人目瞪口呆天然史书
(2)课文介绍的陨石是哪儿的?怎么来的?有什么用处?
3、阅读,了解1、2自然段。
课文的旁注有什么作用?
根据第1自然段旁注阅读填表。
人们为什么对这块石头那么感兴趣?称它为异乎寻常的石头?根据第2自然段旁注阅读填表。
陨石坠落许家,人们为什么目瞪口呆?
根据填表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陨石的来历。
4、巩固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填空:
陨石的外形很特别,一是,二是。
陨石坠落时,天空传来的响声,发出,的工夫,它划着的线,坠落到地上,钻入一个的洞。洞里有的亮光,还有的热气。它是送给我们的礼物。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陨石的科学研究价值,激发探求自然奥秘的热情。
2、了解课文严谨和形象的说明特点。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回顾。
课文介绍了什么?
说说这块陨石的外形特点和来历。
2、阅读课文第3自然段。
自由阅读课文,思考:
(1)为什么游人们常围在落星亭周围,对这些石头津津有味地谈论?人们会谈论些什么?
(2)为什么它坠落时会有夺目的火光和巨响,会砸出1米多深的洞,还有一股热气?
(3)为什么说陨石是送上门来天然史书?这块陨石是什么类别的陨石?
独立读划——同桌互议——全班交流讲评。
3、研究写法。
这篇《陨石》的写法和《意想不到的灾难》有什么不同?
(叙述来历是生动具体的叙事而不是简略的概述;从来历到陨石的研究价值之间是用设问句作过渡,自然而吸引读者。)
严谨:时间、地点准确,价值科学说明。
生动:陨石外形介绍形象,开头吸引读者,设问句点明异乎寻常石头的地位——宇宙礼物,并引出下文;陨石来历介绍具体形象。
4、小结。
课文旁注有什么作用?读了后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想法?
5、延伸作业。
(1)摘录课文的设问句、拟人句。
(2)根据课文内容,用“异乎寻常、貌不惊人、目瞪口呆、天然史书”说一段话。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多彩的童年趣事
- 无限童趣在心头
- 快乐的元宵节
- 童年趣事
- 童年趣事
- “木头人”游戏
- 七彩童年
- 第一次音乐会
- 洗脸
- 智慧大比拼
- 童年趣事
- 童年趣事
- 童年趣事
- 未来楼房
- 五彩的童年
- 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在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与教育
- 拜厄钢琴练习曲的教学方式及运用
- 影视动画《Who is the Prince》角色设定设计说明
- 学前专业舞蹈教学中的问题与改进对策研究
- 浅谈大学英语教改之转变与实践
- 试论体验式学习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 谈舞蹈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论民族歌剧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 学前儿童戏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 地方本科高校实用性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研究
- 关于中国传统舞蹈教学与现代舞蹈教学的相融性分析
- 更新观念 突现主体
- 浅析音乐公共艺术教育与中职生综合素质的培育
- 关于艺术中专声乐教学的几点思考
- 中职舞蹈教育中的音乐特征分析及创作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11学年期末试题及答案
-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11学年第三次月考试题
- 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2
- 马龙一中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 刘桥中心学校2011届九年级语文竞赛试题及答案
- 初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4)
- 09-10学年度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 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字词及名句默写比赛试题
- 初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A卷)
- 初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C卷)
-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B卷)
-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0-2011学年度期末考试试题(A卷)
-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