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新课标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新课标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06

新课标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内容摘要] 传统的语文教学压抑了学生的审美个性,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的美育工作,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分析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学的现状与地位入手,结合自己的一些实践和体会,努力探索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的切实有效的新途径,使美育精神重新回归到课堂当中。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过我们要经常怀着无限的赞美和敬畏心来看待世界,此话正说明了审美意识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可见,中学语文教学与美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为此,我们应该在重视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同时,加强美育创新的研究与实践,使美育工作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同步协调发展。

美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美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美育是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很早就重视对学生的美学教育,近代的教育家更是对美育高度重视。美育已成为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板块。语文教学是生活教育,是审美教育,我们应教会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品味生活中的美,以及创造生活应有的美。语文教材和资源都是很好的美育载体,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提高学生的美学修养。当然,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中学语文教师具备这种意识,提高自己的这方面的修养,认识中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原则,把握好中学语文美育教育的实施途径,做到以语文教学为手段,提高学生的美学修养;以美育教育为方式,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学校美育的目的就是在传授各种知识、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个体的审美能力,使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情感和心智受到美的熏陶,从而达到提高整体素质的目标。以美的方式、美的内容、合乎美的规律性的教学方法,在引导学生理性思考的同时,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情趣;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熏陶,精神的愉悦。(即寓教于乐)

可见,美育教育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美育渗透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重视“读”,感受美

要让学生感受语文材料的美,这就要实施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通过读,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感觉经验,使学生在语言的流动中感受课文各种形式的美,进入作品美的意境。读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范读、播放、录音,学生默读、齐读、分角色读、指名读,要根据不同的文体,围绕审美目标,在各个教学环节上施以不同的阅读形式。这里还需特别强调的就是要重视朗读。朗读,可以把文章美的思想感情,原法原味的美的声韵传达出来,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朱自清语)。教师通过朗读,可以创设情境,营造气氛,让学生身临其境,耳濡其情,领着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搏与灵魂。如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无论是教师范读,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朗读,都能够把无声的文字符号所描写的情和景转化为具有声韵效果的艺术氛围,从而使学生获得一种妙不可言的美的享受。

第二、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美,感悟自然美

自然的美是一种现实的美,它以其可感的形象,最能激发青少年的审美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结合自己的经验,去理解课文所描绘的景观,感受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的壮丽雄浑美,茂林修竹,绿草鲜花的生机勃发美,珍禽异兽的独特美,让学生在美的体验中,激发起对祖国河山的爱,激发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提高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如在教学郦道元《三峡》时,我引导学生领悟整体布局的结构美,音韵的和谐美,正面、侧面结合,虚实相生的手法美,更从中感受到祖国山川的壮美雄奇,清幽秀丽。那隐天蔽日的群峰,乘奔御风的江流,雪白的浪花,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奇松怪柏,林寒涧肃,一幅幅画面摇曳多姿,清新俊雅,让人着实感受到大自然的纯净美好,为现代自然环境所不及。从而使学生的人格气质得到发展和完善,在现实生活中追求更高层次的美。当然,作为一名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带领学生走进自然,去感悟自然美的伟大,净化心灵也是一本较好的教材……

第三,上好名著导读课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量达到400万,要大量阅读文学名著,并把名著导读课列入口语交际范畴,这给语文教学又增添另一道亮丽的风景,文学名著是经过千百年淘洗和千百万读者筛选的艺术精品,这些艺术珍品以新鲜独创的艺术形式、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多姿多彩的艺术技巧、荡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展现在读者面前,我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不断创新口语交际教学,上好名著导读课,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使学生获得一种审美经验,构筑起学生美的心灵,放飞学生美的追求……

第四,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

借助图形、动画、影像、声音的多媒体教学,不仅有助于教学效率,还具有实施美育的功能,它直观形象地展现课文的艺术形象美、意境美和语言美,唤起美的情趣,拨动美的心弦,使学生为之萌发激情,潜移默化地培养语文审美能力。如我在教毛泽东诗《七律·长征》这课时,我精心制作了课件,注重课件的内涵美,在课件中穿插了两段电视连续剧《长征》的动画片断,即《飞夺泸定桥》和《过雪山》,实情实景的欣赏,使学生对作品的内心体验远远超过了课本上的几个字。因为学生对红军长征的那段历史是陌生的,再丰富的想像力也派不上用场,电视剧完全把那段历史场景化了。作品中强烈的情感震撼力量,学生是无法抗拒的,并在心灵深处进行美的滋润。应而作为一名年青语文教师,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现代教学理念,合理利用一切现代教学手段,努力挖掘语文教材中一些文质兼美,蕴涵着丰富的美育因素。让学生在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一系列审美体验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审美能力,达到美育渗透目的。

第五,开发适合本校的校本课程资源

如今语文教学已真正地踏上了大语文的教学轨迹,《新课标》也指出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同时,又必须认识到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要改变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观念,合理构建课程资源的结构和功能。因此,要大力的开发适全本校的校本课程资源,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如我校的电影课,组织学生看优秀电影,评电影,拍电影,写剧本,这既增强了我校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使美育教学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又能从多方面、多角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第六、提高自身的美学理论修养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有效的实施美育就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丰富学生美的感受,切实提升学生赏美和创美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师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美学理论修养,要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具备发现、辨别和赏鉴美与丑的素质,拥有表达和创造美的能力。使自已成为能胜任语文教学中的美学教育者。

总之,语文课堂需要美育精神。作为一名正在成长中地语文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深入理解新课标内涵,把中学语文教学与美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挖掘语言文字中丰富的思想内容,在教学中自然渗透美育内涵,可谓“寓美育于语文教学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美育教育”,才能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受到美育的熏陶,给沉闷的语文教学注入美的无限生机!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真正寻找到自身的精神家园,真正放飞自已的梦想与追求……

参考文献:

(1)《四川教育》四川教育委员会主办1999年第3期82页

(2)《蔡元培的美育思想》 光明日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写字故事
以诚待人
我一直记着那杯水。
我的读书故事
我的本领
元旦趣事
2009·难忘
我最难忘的一次旅游
那件事,我真难忘
醋之“战”
我最爱旅游
我的好朋友
我的小伙伴
让我高兴的一件事
我发现了鬼火的秘密
看看你家乡改名前曾经多“风雅”
互动式教学方法在音乐剧教学中的应用
“才能并非天生”
给亚马孙雨林装上『耳朵』
让乐器美妙的声音加入我们的音乐课堂
超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在招贴设计中的运用
浅析当前舞蹈教学的主要制约因素
浅谈初中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小茶馆与大时代
当柴米油盐突然来袭
先从哪块西瓜吃起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
到火山去开烧烤店
中职英语教学中语境教学法的应用探析
高校视唱练耳课程的现代化设计
09-10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四乡五校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联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A卷)
初一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C卷)
201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
09年-10学年度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试题3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2010-2011学年度期末试题及答案
金平区07-08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B卷)
海州实验中学2011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测试卷及答案(苏教版)
2010年秋季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
凤南中学06-07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岳池县城关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