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6
07年北京高考作文失分文示例
北京07年高考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下面是一篇高考得37分的应试作文。
考生作文:恬淡的美丽
一直在追寻古代诗人的美丽,然而,看到这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霎时有如“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透过这句诗,我看到了一幅超然物外的恬淡画卷。
喜欢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有谁可以学苏子对雨声的闻而不慌,何以众人皆狼狈,而苏轼不觉,能淡然处之?正是这恬淡的心境成就了苏东坡万世的文采。
仰慕李白的人和诗已经很久。他是贺知章所称赞的谪仙,是不畏权贵,力士脱靴,贵妃捧砚,天子调羹的狂生。或许有人说太白不是恬淡的,但能够写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样的诗句,足以见得李白超脱于权力功名荣华富贵之外了。在我心中,李白永远为那一朵青莲,有着出淤泥而不染的恬淡之美。
恬淡不仅仅表现为超脱物外,同时也为享受生活情趣。生活也许只是一杯白开水,很淡。享受生活也许只是看天上的鸟,观水里的鱼,采山上的花罢了。
恬淡的美丽是陶渊明东篱下那开得灿烂的秋菊。只是静静地看它悄然盛开,悄然而谢,落地无声。看着淡淡的暮霭溢满林间,鸟儿缓缓地飞行。恬淡也可以这样美丽,看别人所看不到的美景也可以这样简单,静下心来,毫无杂念地生活而已。
记得范仲淹的“看庭前花开花落,观天上云卷云舒”所描绘的意境——纯洁无瑕,不曾沾染人间半点尘埃。
恬淡只是李清照的“却把青梅嗅”,是李商隐的“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是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无论哪种,都充溢着一种不可言喻的美丽。
只是低声问世人,哪里有人淡于处世?哪里有人真正地欣赏生活的本身?何时可以再见“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画面?
恬淡的美丽在于其意境,其心境,其永恒。
名师点评
文章从题目材料对诗句的第二条解释入题,抓住“恬淡”这个关键词,拟题为《恬淡的美丽》,基本扣住了材料含义,符合题目要求,也较能围绕“恬淡”展开,但正文所引内容或者错误,或者欠妥当,不能说明恬淡的主旨。文章主体内容与题目有点脱节,具体说来就是犯了选材不当的毛病。同时,文章只是一些材料的简单罗列,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因而文章的条理性较差。语言看似优美,但没有与恬淡的美丽紧密联系。属二类下,基础32分,发展5分,总分37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看望小兔
- 春天来了
- 春雨
- 过年
- 新年
- 我学会了收拾房间
- 可爱的丢丢
- 山羊浇菜
- 记一次家庭联欢晚会
- 聪明的小猫
- 趣味运动会
- 宝月荷香
- 思念
- 快乐的足球赛
- 小虾
- 高中体育选修课堂评价的实践研究
- 浅议职教英语教学方式革新之途径
- 《定位》课堂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性教学
- 新课程改革中对于中职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思考
- 对技校《应用文写作》对比教学案例的几点思考
-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 谈话,请从赞扬开始
- 浅谈班主任对农村留守中职生的关爱
- 学术视角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
- 关于幼师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 浅论语文写作教学效率的提升途径
- 优化办学模式,构建中职学校创新发展理念
- 平等、关爱、沟通,做学生喜爱的班主任
- 如何做好档案工作
- 25长征教案四教学反思
- 长征教学片段赏析教学反思
- 25长征练习一教学反思
- 《植物妈妈有办法》
- 酸的和甜的
-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材解读教学反思
- 〈〈动物乐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 我是什么
- 《我是什么》
- 25长征教案一教学反思
- 长征简介教学反思
- 水乡歌
- 长征练习设计
- 25长征练习二教学反思
- 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