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诗歌鉴赏

新课程理念下的诗歌鉴赏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1-11-25

新课程理念下的诗歌鉴赏

近一年来,新课程改革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传统的语文教学似乎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挑战,而诗歌,尤其是古诗,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又是高考中的重难点,如何在新课改的理念下进行复习呢?我认为用一个恰当的比喻,可以形容为”带着镣铐跳舞”。

弄清楚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观点态度是鉴赏的两大要点。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

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1.了解作品的主旨,即作者的思想态度。任何人写作都有其目的,都是为了宣传某一种思想,造成一种舆论,去影响别人的思想和行为。这种通过文学作品的具体内容表达出来的某一思想意见,就是作品的主旨,往往也是作者本人的观点。它是作品内容的灵魂,题材的统帅。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会首先被作品的主旨所震撼和感染,并从中获得对社会生活的理性认识。分析主旨往往需要关注涉及到的文学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自然现象、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以及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和生活经历等。比如读杜甫的作品,就必须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当时的处境,才能更好地体会到《三吏》、《三别》的凄楚、“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无奈以及“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心酸!

2、分析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优秀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为艺术美,而通过艺术美的形象,表达作家的人生理想,健康的思想感情,读了能使人受到教育与启迪,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3.明确作品的社会意义。古典诗歌的重要主题往往有: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昔盛今衰、沧海桑田的变化等。

总之,评价文学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具体讲就是判定某一篇文学作品的政治内容、思想倾向,这是诗歌文学鉴赏的首要任务。

同时,我们也要看作者的观点态度。古代的作者往往以诗歌作为载体表达情感、主张、观点和态度。其表现方式有别,手法各异:或直白张扬,或含蓄隐晦,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因此,正确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建立在广泛阅读和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必须准确分析诗歌的具体内容,这样才能概括出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观点和态度。

一般而言,诗文作者表达观点态度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表达,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一诗先写景后抒情,语言直白畅达,对秋景的赞美和对自然的喜爱之情表露无遗。观点态度很鲜明。这类诗歌,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与诗歌内容的鉴赏处于同一能力层面,有了正确的鉴赏,也就有了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准确评价。

二是间接表达。作者观点态度的间接表达也有两种方式:①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通过对眼前“残阳”“露”和“月”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九月初三夜”的喜悦之情。诗人当时外调离京,脱离官场的排挤倾轧,不由觉得一身轻松。其观点态度已渗透在对自然之景的描写之中了。

②侧身诗外,暗寄褒贬。如金昌绪的《春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老虎与农夫
人间真情
给温总理的信
生活因书香而精彩
不一样的海底,一样的文学
请月亮
成长,在梦一方——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有感
致我亲爱的妈妈
榆梅
危险到危害的距离
心灵本色——读《银顶针的夏天》有感
狼和羊的故事
我喜欢的一本书
又见榆梅
“背诵存折”:让记忆长上翅膀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提高
探究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浅述幼儿早期阅读的目标及实施
初探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浅谈营造宽松、和谐课堂氛围的几种途径
优化教学过程打造高效课堂
倡导自主、牵引、参与、提升式学习,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恰当的教学方法构建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让小学数学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
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浅议绘本教学下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
合理使用小学科学学具,实现价值最大化
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民间材料在区域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案一教学反思教学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教学反思教学
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案六(第二课时)教学反思教学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片段赏析二教学反思教学
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案四教学反思教学
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案二教学反思教学
27鱼游到了纸上一课一练(附答案)教学反思教学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第二课时,附点评)教学反思教学
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案五(第二课时,附点评)教学反思教学
27鱼游到了纸上教学片段欣赏教学反思教学
27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案A案教学反思教学
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案三教学反思教学
知识:西湖简介教学反思教学
27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案B案教学反思教学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片段赏析教学反思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