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一线教师看新高考:结合四个创新点迎接高考
高中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存在着同一性——贯彻教育方针,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实现教育的均衡化和公平公正。海南高考新方案遵循“有助于高校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校依法行使办学自主权的原则”,体现了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改革精神。
《海南省2007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规定:海南省2007年高考的命题依据是高中新课程标准,科目设置是“3+3+基础会考”,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列入高校招生的参考依据。
四个创新点
第一,以高中新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方案》规定:“试题要在考查课程标准规定的核心知识的同时,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方法和知识的应用,并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考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课程目标与高考评价目标都是国家对高中毕业生的质量要求,但两者存在着很大的反差——高中新课程结构的多样性、选择性、整体性要求与高校招生考试的单一性的反差。高考命题从依据考试大纲到依据高中新课程标准的转变,正是为缩小这种反差的努力。
第二,超量给题,限量做题。《方案》对选修模块采取“超量给题,限量做题”的办法,是高中新课程多样性和选择性在高考中的体现,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也有利于高校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甄别和选择,反映了素质教育和高中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第三,整合两类不同性质的考试。“3+3”是高考选拔性考试,“基础会考”是高中毕业水平考试,将这两种考试成绩整合计算是《方案》的匠心独运,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基础会考”的科目是“技术+反向科目”。“技术”课程进入高考,反映了信息时代的客观要求,其意义在于唤醒国民的“技术强国”意识;“反向科目”是指文科类考生会考理工科目理、化、生,理科类考生会考文史科目政、史、地,“反向科目”会考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同时实现对课程的均衡性引导。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家三口
- 暑假日记
- 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 有趣的美术课
- 画素描
- 我的日记精选
- 学习
- 妈妈教我学电脑
- 读后感
- 我家的小猫
- 我的小表弟
- 我的妹妹
- 我最爱吃的水果
- 暑假里最难忘的一件事
- 护绿小哨兵
- 认知生命中的“沉香”
-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上)
- 打往天堂的电话
- 你是我的太阳
- 爸爸的西瓜肚
- 一份特别的礼物
- 浅探初中英语写作中的几点认识
- 巧妙描绘山峰原野图
- 走进“劳动场景”
- 快乐造就成功
- 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
- “老皇历”还是“老黄历”
- “爱撒谎”的老爸
- 美味的文蛤饼
- 三寸不烂之舌
- 07尊严之教材分析教学教学反思
- 万年牢教学建议教学教学
- 万年牢— 教案
- 06*万年牢一课一练(附答案)教学教学
- 06*万年牢教案A案教学教学
- 尊严预习指南教学教学反思
- 尊严教案二教学教学反思
- 万年牢-教学设计
- 万年牢教案一教学教学
- 尊严教案三教学教学反思
- 万年牢练习设计(附答案)教学教学
- 尊严教案四教学教学反思
- 06*万年牢之教材分析教学教学
- 06*万年牢教案B案教学教学
- 尊严教学建议教学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