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拓宽语文教学空间的实践与探索
怎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呢?我认为,必须拓宽语文教学空间,切实创设广阔的语文环境,把语文教学的空间引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向广阔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从而形成一个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的新格局。
1.引时代活水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学习语文的主要空间所在。但有形的空间不能隔断生动的社会生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特定的教学目的,科学选取生活中的语文素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觉留心语文,并借助于生活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为了学习议论的表达技巧,组织学生收看“焦点访谈”;为配合“读报常识”单元练习,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各类报纸;为学习“答记者问”,指导学生利用节假日去采访调查;为学习“新闻”单元,举办“一周新闻发布会”;学习《谁是最可爱的人》时,联系抗洪英雄事迹等等。为更好地学习初中第五册“小说”单元,让学生编演课本剧,并联系当今社会选拔人才及社会制度的优越性,让学生进行讨论,这样既达到了思维教育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表演技能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学习《最后一次演讲》后,组织学生开展针对班内实际情况的演讲会或以“畅想未来”为主题的演讲会,前者针对性强,觉得有话可说;后者能拓宽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展开想象。还有,为学习《理解,应该是双向的》,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辩论。并专门利用一节语文课开一次题为“揭别人的短好不好”的辩论会,这样,既满足了学生一吐为快的欲望,学生的听、说、思、辩的能力也得到综合性的训练、展示和提高。
2.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素材
(1)留心生活
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家庭、社会是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大后方,给学生的语文学习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时代活水,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素材。陶行知先生说:“社会即学校”,在社会中学习语文,在实践中运用语文,是拓宽语文教学空间的重要内容,如:征集农谚民谣、征集方言土语、参观访问等。
(2)再现生活
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但是,语文课堂里学生最怕写作文。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所要写的内容不感兴趣等。针对这种情况,要让学生去感知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素材,如广告、歌舞、戏曲、小品、相声等,然后再写作文。还鼓励学生写随笔,这样学生就不愁没内容可写了。翻开他们的“文集”,你真的会发现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会看见一个个鲜活跳跃的生命,一颗颗激情荡漾的心灵。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思维的能力,同时,又给了他们感知社会的机会。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生活像块巧克力
- 五彩童年梦
- 五彩童年梦
- 游太湖源头
- 给校长的一封建议信
- 狐狸妈妈的考试
- 大象救小兔
- 假如...
- 孤山公园的快乐游戏
- 滨江之夜
- 游大盘山自然保护区
- 游横店影视城
- 收获
- 星星开花
- 暑假里的趣事——打水仗
- 我国保荐人法律职责的完善
- 关于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思考
-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分析
- 试述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承运人责任的归责原则
- 浅析公司经理约束机制之重构
- 由一起案件引发的网络空间法律救济思考
- “包养”等亲密关系情形下,索财行为性质的认定
- 论航次租船合同下留置权的行使
- 从呼格吉勒图案反思中国物证技术存在的问题
- 以“ 人肉搜索”为主的网络暴力的法理学分析
- 用工单位使用劳务派遣工应注意避免相关法律问题
- 关于老字号保护问题的若干思考
- 中国碳交易合同法律问题研究
- 走私武器、弹药罪死刑废除的思考
- 我国P2P网贷新型模式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 积累运用一2
- 古诗两首
- 积累运用三1
- 24、海豚救人
- 26可爱的草塘
- 25珍珠鸟
- 夕照2
- 积累运用七1
- 21一件运动衫
- 9再见了,亲人1
- 夕照1
- : 22、鲸
- 4迷人的张家界
- 秋天的怀念
- 9再见了,亲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