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9
理读·品读·悟读——听《春》一课的几点体会
>生活中,人们喜爱“源头活水”,因为“活水”灵动活泼,逸于生气,“源头活水”溪流欢畅。语文教学,在课改中也面临一个“源头活水”的问题。吕淑湘先生说,如果说教学是一把钥匙,那么。它的名字叫作“活”。语文是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学更是一门博文精深的艺术。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在低谷徘徊,质量不能尽如人意。吕淑湘先生说:“困难,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时候,如果退一步在根本问题上重新思考一番,往往头脑更加清醒,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前次听了我校教学经验丰富的语文组组长李芳老师的一堂《春》的公开课,我感触颇深。
一、始终将学生放在“学习主体”的地位
不管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我们首先要考虑到的问题应该是如何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本堂课教学中,李芳老师采用“理读--品读--悟读”的教学方法,把课堂交给学生,真正做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语文课从一定意义上说,是训练课,是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训练课,而接受训练的是学生。因此,可以这样说,没有训练的语文课不是成功的语文课。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活动就是在接受“训练”。李芳老师的课,教师只是学生阅读和表达训练的组织者,我们见不到教师过多的讲解—因为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自己在读的过程中去“所有得”,而这样的课学生通过努力又完全可能自己解决问题。
二、充分运用教学心理学原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
这节课,学生学的活跃,教师上的轻松。除了李芳老师的教学设计巧妙之外,她善于运用教育心理学组织课堂教学,不能不说是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教师充分利用“鼓励机制”。注意表扬,或用语言表扬,或投去赞许的目光;不批评任何一个在回答问题中出现错误的学生,多是给予引导或鼓励(鼓励其大胆思考);即使纠正学生答题的方向性错误,也往往是小声提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好效果。我想,这些离开教师对心理学、教育学的学习和理解是难以做到的。
三、注意控制了课堂的多变性
这节课的最大特点是学生“感悟的激活性”,学生在“理读--品读--悟读”中处处体现了“活”。但是,整堂课教师课堂的组织、控制也随之表现了“活”字,即教师也因时而异,因势利导,导中有活,活中利悟。从整堂课的教学来看,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经验、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虽然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时间还较短,但也取得了一些令人欣喜的成效,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将不断地得到发挥,绑在学生身上那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将逐渐被解开,这也更激发了广大师生坚定不移的投入实验的决心与信心。我确信,这是实施课程改革中的一枝小荷,一定会迎来更多的蜻蜓立在上头。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雨滴里的音乐
- 踏秋
- 爱护小鸟
- 傻孩子
- 一件难忘的事
- 青蛙和蝌蚪
- 离群的小鸡
- 过马路
- 动物之家
- 青蛙
- 秋游
- 不让“妈妈”再流泪
- 小记者一日游
- 小兔和小松鼠
- 戴眼睛了
- 情暖意深 无言的爱
- 实用技法之情节要曲折
- 记叙文阅读演练(五)
- 浅谈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不可分割性
- 浅谈高职院校FLASH动画课程的教学方法
- “诚信”话题作文导写与示例
- 对外汉语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 记叙文阅读之人物形象
- 罗圈腿的小猎狗
- 成为“我想要”的那种人
- 团体辅导对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干预
- 自媒体发展浪潮下大学生思政工作探析
- 不能匆忙做事哦
- 给自己开一扇窗
- “初中那些事”命题作文导写与示例
- 这不是一篇好课文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十三(第二课时,附反思)教学反思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十一教学反思
- 《纸的故事》教学设计之四
-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三教学反思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七教学反思
- 《纸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五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十教学反思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十二教学反思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九教学反思
-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二教学反思
-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六教学反思
- 《自动人行道》教学设计之二
- 《我长大干什么》教学设计之二
- 《地球什么样》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