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魏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魏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魏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学生上魏书生老师的课愉快,感兴趣,我们从魏老师的介绍中可以看出来。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喜欢上语文课呢?秘密在什么地方?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为我们揭示了这个秘密。他说,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来自于“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类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做。”我们从苏氏的观点中可以领悟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根本的方法,是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欢乐。在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功的学生,是在教师、同学、家长的表扬声和赞美声中欢度学习生活的;而那些一次又一次遭受失败的学生,是在教师、同学、家长的批评声和斥责声中苦熬学习生活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千方百计使学生“享受成功”,他们才能学有劲头。

魏老师的课上得好。这不完全在于他亲切的教态、生动的语言和使用几种字体的板书,主要在于他把学习的主动权、学习的时间交给了学生!他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语文课上展示出自己某方面的优长。

魏老师的课上得好。这不完全在于他使大部分学生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主要在于他使每一个学生,不论程度如何都能够取得进步,“不断获得成功”。

魏老师的课上得好。这不完全在于他善于组织课堂教学,使他的课上得自然流畅,主要在于他的语文课上,学生们能够看到比语文课本广阔得多丰富得多的大千世界!“为人类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做”。

这些,我们了解了魏老师的“激发兴趣”的做法,特别是他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之后,就能体会得到的。

“在传统教学法中,起特殊重要作用的是一些实质上跟认识没有内在联系的学习动机。最强烈的动机之一就是要获得优良的分数。当这一动机起着作用的时候,教学论里所说的克服困难和作出努力就只是为了达到与认识无关的外部目的,而掌握知识只是一种手段。在实验体系中,不借助分数及类似的方法对学生施加压力。实现我们的教学论原则,就能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内部诱因。增加和深化这种诱因,不断的以知识丰富学生的智慧,让他们思考,树立学生自己去探索真理的志向,让他们完成复杂的任务——这一切都会产生强烈的、稳定的内部诱因。当然,这里也往往会产生勤奋,但是勤奋是由内容丰富的、使渴望认识深入成为习惯的活动交织在一起的,所以,勤奋没有来自外部压力所造成的不愉快性质。”(赞可夫《教学与发展》第50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魏书生老师教学的成功,就在于他使每一个学生“勤奋”起来。

语文课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课。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实践,因此语文课上学生的学习活动应该是主要的。学生学习初中语文的基础不是零,教师反复的讲解不但不能促进学生学习,而且使他们产生厌倦之情。他们不需要过多的思考,不需要通过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去理解未知的东西;他们只需要记住教师讲解的结论,然后背下来应付考试就行了。这样的课,很难使学生感到成功的愉悦。语文课应该是最丰富最有意思的课,因为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宇宙,小到一叶扁舟,古今中外无不包括在语文之中。然而,我们的学生更多的只是反复在读教材中的百篇左右的“基本课文”,兴趣从哪里来呢? 既是工具性的课,既要求实践性强,就应该让学生大胆的去使用这个工具,去大胆的实践!他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学到使用语言的规律,才能把语言使用得好起来,也只有在这个过程中,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实践中,他们才能体会到成功,才能看到自己的价值,才能爱学。而教师,只在其中起引导、点播作用,好像一个大人教小孩子走路一样,放手让他走,只有在他摔倒的时候才去扶一扶。魏书生老师是这样做的,所以他是成功者,他的学生是成功者。

魏老师教学的成功,自然也离不开他在教学中灵活机巧恰当的使用一些教学手段。这些手段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样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教师的语言、板书、教态,以至带学生唱歌,甚至作“气功”,都给学生以新鲜感、新奇感,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钦佩,甚至敬慕。反过来,从钦佩教师进而喜欢这门课。这也是我们很多老师有过的经验。

学生在课上的情绪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自然就活跃了。魏老师的课上学生兴趣浓厚,教学气氛始终是活跃的,这又与教师的教风大有关系。教学实践证明:课堂气氛的形成和多种条件有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节奏、教师的语言、教态、教风以及班级的学风等等都是其构成因素。教学内容丰富有趣,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节奏紧凑有致,教师的语言简练生动,教态亲切等等都是创造良好气氛的重要条件。但是,教师的教风尤为重要。哪个教师大力发扬了民主教风,哪个班级的学风就端正,哪个班级的课堂教学气氛就会持久的保持其良好的状态。魏老师是一个在教学中讲求民主、科学的人,自然他的教学能够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因而受到学生欢迎。

魏老师总结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若干“法”,但是激发学生兴趣不是目的,是手段。因为心理学实验证明,人在有兴趣时会伴随着血液循环的亢奋,使大脑皮层得到充分的营养,并把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各种心理活动都调动起来,呈现出积极活跃的状态,并且由于兴趣具有指向性、情感性和动作性,能够引起高度的注意,激起饱满的热情,产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所以对其他非智力活动也具有积极影响。这种实验证明: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发挥80%以上,而做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20%。爱因斯但在《论教育》中说:“在学校里和在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是工作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对这个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启发并且加强青年人的这些心理力量,我看这该是学校的最重要任务。只有这样的心理基础才能导致一种愉快的愿望,去追求人的最高财产——知识和艺术技能。要启发这种创造性的心理能力,当然不像使用强力或者唤起个人好胜心那样容易,但它是更有价值的……如果学校从这样的观点出发,工作很成功,那么……学校所规定的作业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

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了,才能爱学,才能学得好。可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师是成功的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是成功的教学。魏老师是成功者。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日记两则
水娃娃的忠告
游尼山
游橘子洲头
考场随感
百花城市
我的小狗
家乡的大河
我的自画肖像
石榴
两只鹦鹉
小雨伞
流浪
水花
小八哥
探究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能力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实践方法
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优化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组织趣味物理实验竞赛,培养学生的兴趣与能力
坚守伦敦最后的煤气路灯
基于合作学习视角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浅谈如何发展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于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探讨
浅析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盐不仅仅是四字母的单词
关于创新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
中职语文教学的现实困境与创新途径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研究
《南京长江大桥》教学设计之二
《动物过冬》习题精选
动物过冬珍闻
《动物过冬》说课设计之一
《节日的大街》教学设计之二
动物园里观动物过冬
《节日的大街》教学设计之一
《动物过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南京长江大桥》教学设计之一
《动物过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动物过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读课文,学方法——《南京长江大桥》导读
《节日的大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南京长江大桥》教学设计之四
评《动物过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