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6
托尔斯泰代表作品内容简介
战争与和平简介:
《战争与和平》是一部英雄史诗,它兼备小说和史诗的特色,在俄国文学以至世界文学中是一种体裁的革新。它广阔地反映了从1805年至1820年整整一个时代的俄国生活,再现了这个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同时也描写了个别人的命运。战争的主题与和平的主题交叉进行,历史的画面和主人公的家庭纪事交织在一起,众多的历史人物和虚构的主人公共同行动。人物多达559人,各阶级阶层的人无所不包。史诗卷帙之浩繁,生活概括的广阔,内容之深刻,人物的众多,世界文学中很少有作品可以和它媲美。
史诗的基本冲突是拿破仑的侵略和俄国人民的民族利益的矛盾,中心事件是1812年的卫国战争。托尔斯泰深刻地揭示了历史真实,表现了卫国战争的人民战争性质。表明人民在战争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再现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英勇气概、爱国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是史诗的主要思想。
小说虽然篇幅浩瀚,但结构清晰完整。“战争”与“和平”是作品的两个中心,重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社会政治生活都围绕着这两个中心展开。卫国战争是贯穿全书的主线。人民的力量和爱国主义精神在这一战役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主人公的性格品质和精神探索也获得了集中的展示。
《战争与和平》充分表现了托尔斯泰的艺术天才,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复活主要内容介绍:
《复活》是托尔斯泰长期思想和道德探索的总结,是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顶峰。托尔斯泰于1889年开始写作《复活》,1889年完成,历时十年,六易其稿。
列宁指出,托尔斯泰“在自己的晚期作品里,对现代一切国家制度、教会制度、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作了激烈的批判,而这些制度赖以建立的基础,就是群众的被奴役和贫困,就是农民和一般小业主的破产,就是从上到下充满着整个现代生活的暴力和伪善”。《复活》就是列宁所说的晚期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小说自始至终贯穿着愤怒的揭露和激烈的批判。著名的开篇就预告了小说的主题思想:生机勃勃的春天是美好的,但人间关系却是丑恶的。美丽的大自然“使人趋向于和平、协调、亲爱”,而人们“却无休止的欺骗自己并欺骗别人,折磨自己并折磨别人”。
《复活》对一切现存制度的揭露批判是小说的强有力的方面,但小说也有神经质消极面,这就是作者通过主人公的形象宣扬“道德自我完美”、“不用暴力抗恶”的思想。小说的主要情节线索就是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的道德“复活”的过程。《复活》的情节是单线发展。主人公改悔,决心赎罪,为玛丝洛娃上诉,陪伴她去西伯利亚,这样一条情节线索使作者能广泛而全面地反映十九世纪末俄国的黑暗现实。
小说自始至终贯穿着强烈的对比。开篇中大自然的美好和社会生活的黑暗、男女主人公的阶级出身和社会地位、女主人公身陷囹圄和男主人公的豪华生活等等,都是鲜明的对照。托尔斯泰有意识使用的对比手法加强了揭露和批判的力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孝顺的红红
- 小松鼠小猴子和一棵小树
- 秋之舞
- 瞧,我长大了
- 拼装铁陀螺
- 珍惜
- 回老家
- 看牙
- 助人为乐
- 给外婆的一封信
- 植树
- 送给妈妈的礼物
- 小狗“乐乐”的故事
- 美丽的春天
- 秋天来了
- Blackboard教学平台在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基于官僚制嬗变视域下的大学内部治理去行政化改革
- MOOCs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影响与对策初探
- 高校师生沟通技巧的探讨
- 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师德建设的思考
- 教研室在青年教师培养中应注意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实践教学实例研究
- 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其培养途径
- 高校学生境外交流及激励政策的设计
- 国内外空中交通管制专业教育的比较分析
- 高校专业课程考试新方案
- 高校学生评教的目标取向与需求分析
- 关于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思考
- 高校非在编人员权益保护状况分析与思考
- 研究性教学实施与研究性学习评价
- 捞铁牛
- 猪八戒吃西瓜
- 小足球赛
- 李时珍
- 2030年的一天
- 古诗三首
- 壮丽的青春
-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
- 我爱故乡的杨梅
- 寓言两则
- 放风筝
- 和时间赛跑
- 黄继光
- 陶罐和铁罐
- 惊弓之鸟惊弓之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