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12
说课稿: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确定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说的课题是《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确定》。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说说这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个课题是教师培训教材《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第三章第三节。本节内容旨在使老师们明确新课程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应如何正确设计和实施。所以,本节课的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案例的探究、分析,学员们了解教学目标设计时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教学目标确定的具体要求。
2、把握好如何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如何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
这个目标的设置,符合学员们的认知规律,即通过分析、探究,进而得出结论,获得能力。根据学员们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为:
教学重点:
1、 把握确定教学目标的要求。
2、 掌握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
教学难点:
如何确定教学目标
二、说教法:
我们知道,师训课程面对的是教学第一线的老师,是以贯彻新的课程理念为目的,以为老师们提供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思路、新的教学方法,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全面提高老师们的教学能力为重点的特殊课程。尤其是本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设定,虽是备好一节课的关键,却往往被忽视,基于这种情况,又鉴于上述之培训目的,我认为实现目标的最好方法就是以实际案例来带动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通过老师们相互合作、探究、发现,进而生成新的教学理念,让老师们认识到教学目标制定的关键地位,并把握好教学内容选择的方法,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说学法:
新课程积极倡导有助于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这节课面对的学员是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老师,如果照本宣科,会让他们有一种浪费时间浪费生命的感觉,所以我以教学案例为纲来安排这节课比较能吸引他们的兴趣,能使老师们主动参与进课堂教学,而且用案例来实际操作,更能达到直观、明晰的效果,也同时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合作、探究、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研究学习目标而著名的美国学者马杰曾指出:教学设计依次应由三个基本问题所组成:首先是(展示课件)
1、我要去哪里?
2、我如何去那里?
3、我怎么判断我已经到达了那里?
这三句话不难理解,它很形象地概括出了设计一节课的三大过程。不用问,第一句话“我要去哪里”指的就是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即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第二句“我如何去那里”关乎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第三句,则是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我们今天将要探究、解决的就是这些问题,即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展示课题)
课题:
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确定。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马杰先生把教学目标比作“我要去哪里”,这很形象地指出了教学目标的地位。的确,我们不论做什么事,都有一个目的,如果目标不明,会使我们的工作陷入盲目或被动,纲举则目张、但是在实际的日常教学中,因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制定教案时,我们往往并不看重教学目标,或照搬教参上的,或照搬优秀教案上的,反正教案上只要有这一项就行,更不注意自己下面设计的教学内容是否照应了教学目标,从而导致教学目标架空现象,为教学评价带来麻烦,也使教学陷入盲目、无序状态。
请看下面一则案例(展示课件)
《咏鹅》
教学目标:
1、 简单介绍作者。
2、记住诗中的12个生字。
3、理解体会诗中的意境之美。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是《咏鹅》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我们知道,教学目标包含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那么,这个教学目标是否体现了这些方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元旦日记
- 自我介绍
- 布布叽叽历险记(六)
- 童年趣事
- 自我介绍
- 奥运畅想
- 第一次背上书包
- 自我
- 童年趣事
- 抓阄
- 自我介绍
- 雪
- 自我介绍
- 他是谁
- 自我介绍
- 探究小学课堂先学后教的实践应用
- 浅谈课堂教学中有效课堂与和谐课堂的构建
- 学前班班主任要体现“五心”
- 浅析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
- 浅探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 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尽情翱翔
- 浅探初中小说阅读的有效指导策略
- 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在中职政治教学中的培养对策
- 定向运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 如忍不了孤独,就别碰写作
- 运用联觉提升学生的音乐感悟的尝试
- 关于初中地理教学中“预习”的思考
- 生活实践和小学数学教学结合的重要作用和策略
-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初中历史教学
- “微作文”之探微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林黛玉进贾府
- 《长城》说课指导
- 《莺》教案
- 简明·连贯·得体
-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与评析
- 群英会蒋干中计
- 《三只白鹤》说课小议
- 《五彩池》教学实录与评析
- 《伟大的友谊》教学实录与评析
- 句式的仿造
- 阿Q正传
- 语言的演变
- 《捞铁牛》教学实录与评析
- 《观潮》教学实录与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