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高中语文《琐忆》教学设计参考

高中语文《琐忆》教学设计参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31

高中语文《琐忆》教学设计参考

谈谈我对《琐忆》的理解——读《琐忆》

琐忆》作者没有用长篇大论或重大的事件来论述和表现鲁迅是怎样崇高,怎样伟大,而是用自己所经历的事情,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细致入微地刻画了鲁迅的性格。一些事情看来似乎不十分重要,而且彼此也没有什么紧密的关连,正如作者自己所说只不过是些“琐忆”,但实际上它们都包含着深刻的意义,都反映出鲁迅性格的重要方面,本质方面;这就是文章开头就点出的鲁迅自己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两句诗不但如《琐忆》作者所说是鲁迅“自己的写照”,“是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也是《琐忆》全文所要集中表现的题旨。实际上,《琐忆》就是围绕着这两句诗展开的,许多具体事例都是为了表现鲁迅性格的这两个重要方面。文章开头就引用了这两句诗,中间又重复引用,可以说这两句诗在全文中起到提纲掣领的作用。

在《琐忆》中,作者着意写了鲁迅是怎样平易近人。他说:“鲁迅先生给我的印象始终是:平易近人。”无论是别人有意无意地散布“鲁迅多疑”,鲁迅“世故”,“脾气大”,“爱骂人”,也无论是鲁迅本人的面貌确有些“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乍看有些令人望而生畏,但只要真正接触了鲁迅,对他有了真正的了解,就会真切感到他的平易近人。特别是对待青年,他更是热情关怀,耐心帮助,真正做到爱护备至。《琐忆》的作者自己就是受鲁迅影响,得到鲁迅热情关怀和帮助的青年作家之一;他后来在文学事业上特别是在杂文创作方面取得的成就,可以说是和鲁迅分不开的。

据作者在另一篇文章《第一次会见鲁迅先生》(收入《向鲁迅学习》,1953年平民出版社)说到,他初次和鲁迅晤面,是在上海三马路一个叫古益轩的菜馆里,是由《申报·自由谈》的主编黎烈文宴请撰稿人的席上;那时他“还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年。”在这之前,作者虽未能与鲁迅结识,却对鲁迅仰慕已久。特别是他当时也写杂文,发表时署名“唐强ff,因而被人疑为鲁迅,这就使他不期然而和鲁迅联系在一起。从而不但结识了鲁迅,而且有可能更直接地受到鲁迅的教诲,从更近的距离亲身感受到鲁迅思想人格的温暖。文章反复强调:“对待青年,对待在思想战线上一起作战的人,鲁迅先生是亲切的,热情的,一直保持着平等待人的态度。

”的确,鲁迅对待青年,何止是“亲切的,热情的,一直保持着平等待人的态度”,他简直用自己的全部心血去哺育他们,尽自己的最大可能去创造条件以便让他们健康成长,为了保护他们而同一切反动邪恶势力作坚决的斗争。他很早就积极支持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斗争,在女师大事件和三一八惨案中,始终站在斗争前列;他帮助青年组织文艺社团,办刊物,耐心为青年看稿、改稿,甚至抄稿;他倾自己的全力解决青年的困难,大至政治上的保护,小至经济上的支援。青年们视鲁迅为导师,而他却从不以导师自命。《琐忆》所举鲁迅怎样对青年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的事例,只不过千百中之一二。早在五四时期,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就说过这样的话:“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后来他又对许广平说过:“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转引自许广平《献辞)))《琐忆》中还提到鲁迅替一个不太熟的青年上街修补靴子的事,不正具体说明了鲁迅对待青年的宽厚、慈爱,确实是伟大的“孺子牛”吗?

自然,鲁迅对青年的认识有一个发展过程。最初,他是相信进化论,以为青年必胜于老年,将来必胜于现在,因而对青年缺乏阶级分析,有些笼而统之的对待。进化论是19世纪英国伟大生物学家达尔文((1809-18

8

2)创立的学说,他“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正确地阐明了自然界都是发展变化的,而生存斗争则是生物进化的根本规律,认为一切生物一面按固有形态绵延后代(即遗传),一面由于外界环境和生存斗争,不适者被淘汰,能生存者为适应而逐渐变化,因而导致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这样就给“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的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以致命的打击。但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只承认物种进化中的渐变,不承认飞跃,对于运动变化的解释缺乏对立统一的观点,这样,它在解释自然现象时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而在解释社会现象时就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鲁迅从青年时代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相信进化论的,他主要吸取了进 化论关于生物新形态的出现和旧形态的消亡是自然历史发展的必然的观点,以及生物在斗争中向前发展的观点。他把这些观点运用于对社会的观察和分析,把它作为反对帝国主义 和封建顽固势力的思想武器。

然而,在对待青年的问题上,进化论也影响了他作出全面、科学、符合实际的分析。一直到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由于激烈的阶级斗争事实的教训,鲁迅才完全认识到对待青年也要作具体分析。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目睹了 同是青年,而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书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 (《三闲集·序言)))这也就是为什么当《琐忆》作者问到鲁迅替不太熟的青年修补靴子一事时,鲁迅会“微笑着打趣”承认自己是“进化论么!’’并且接下去严肃地说:“进化论思想牵制过我··一但也有过帮助。”这说明,鲁迅是严于解剖自己的。

他说过:“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坟·写在“坟”后面》)他从来不隐瞒 自己思想中的弱点、缺点,不否认自己走过的曲折的道路。这也说明,鲁迅分析问题不搞绝对化,而是从正反两方面来看待进化论对自己的影响。《琐忆》虽然只是记了一个“掌故”,只是写了鲁迅由此而发的一点议论,却接触到鲁迅最重要的思想,突现了鲁迅的作风和性格。瞿秋白曾经概括鲁迅思想发展的历程是:“从进化论进到阶级论,从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进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真正的友人,以至于战士。

”《琐忆》虽然没有对鲁迅思想作这样高度的概括,但是它所记述的思想却符合这一发展历程,我们可以从中具体生动地感到鲁迅的思想性格。

“在现在这‘可怜,的时代,能杀才能生,能憎才能爱,能生与爱,才能文。”这是鲁迅在逝世前一年在一篇题为《七论“文人相轻”—两伤》中说的话。鲁迅有鲜明的阶级感情,在热爱人民大众,爱护革命同志的同时,对各式各样的敌人怀着强烈的憎恨。正如人们所说,鲁迅像一团火,他给人民以光亮和温暖、却无情地烧向敌人。《琐忆》在论鲁迅平易近人时,也引用了上面提到的话,并且用了很大篇幅写鲁迅对待敌人的态度:“鲁迅先生对待敌人,对待变坏了的青年是决不宽恕,也决不妥协的。

”值得指出的是,作者没有用很多笔墨写鲁迅对待敌人是怎样地“怒目而视”,而是主要写了他的幽默和讽刺的才能,突出了一个“冷”字。作者做了十分深刻精到的分析,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场大雨
穿衣比赛
夏天的雨和雪
小羊过桥
空调
第一场雪
猪宝宝泡温泉
期中语文考试
小熊的自行车
我的玩具小首饰
泡茶
独自在家
雷雨
小柳树和小枣树
拔河比赛
建筑物低压配电系统电涌保护器能量配合分析
大学数学素质拓展课程的教学实践
云背景下的数据库安全性研究
过度教育影响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研究
利用粉煤灰制备多孔陶瓷砖的工艺研究
质量屋中相关关系确定的灰关联方法及应用
遮阳系数对供暖与空调能耗的影响差异分析
大数据时代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挑战与应对
土地整治过程中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景观设计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与分析
基于SWOT下的大学生创业行为研究
关于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探讨
基于改进层次法的城市集中供热特许经营主体选择评价
浅谈大数据在装备保障中的应用
影响土壤吸附重金属Cd的因子概述
2010年广东省梅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高考语文:考纲有变化须积极应对
九年级文言文复习学卷
中考作文审题
2008高考语文诗歌专项训练(1)
2011届中考语文复习(二)试题及答案
台湾高考国文命题旨趣
迎接“新课程高考”你准备好了吗?
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解析分项版_专题4_正确使用词语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素质测试与提升卷
2011届中考语文复习(一)试题及答案
2011届中考语文复习(三)试题及答案
教育部:今年高招重点改革考试内容
200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大纲——语文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素质测试与提升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