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优秀教案:《称象》教学设计范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优秀教案:《称象》教学设计范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1

小学二年级语文优秀教案:《称象》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陬。教育学生学习曹冲,平时要多观察,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第四段。

【教学过程】

一、利用生活现象,巧妙引出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 人们用秤称一些东西,想知道那件东西的什么?(对,那东西有多重。)可是,你见过别人称大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大象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

1、请同学们听一遍课文录音,边听边想,为什么要称大象?都有谁在想办法称大象?

2、讨论为什么要称大象。(略)

3、讨论都有谁在想办法称象?(官员们和曹冲)

官员们和曹冲的办法谁的更好,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

三、详读第三段,为学习下一段打好基础

1、官员们想出了什么办法来称大象?是在哪一段找到的?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第三段。

2、先分组讨论,再指名回答:

官员们想出了两种办法,第一种是造一个特大的秤,第二种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来称。

这两种办法行的通吗?在同学们讨论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备课系统”中的动画设计来演示,生动地展示这两种方法的弊端。

曹操对这两种办法满意吗?从哪可看出来?

比较: 曹操听了摇头。

曹操听了直摇头。

指名读这两句话。提问:这两句话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直:一个劲儿地,连续不断。句中加上“直”以后,表示的程度就不一样了,语气和语意更重了。表示曹操非常不满意。

3、分角色读第三段,再次体会。

四、精读第四段,突破全文的重难点

1、可见这办法不行,那曹冲的办法又是什么呢?在哪一段找到的?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2、曹冲的办法是用几句话说清楚的? 我请四名同学来分别来读这四句。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在这个办法中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大胆地提出来。

3、同学们刚才提出了好多不懂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按照这四句话的顺序,一个一个来分析。

在第一句中,有同学们提出“把大象赶上岸后,为什么要‘沿着水面’画一条线呢?”什么是“沿着水面”呀?“沿着”就是靠着水面、挨着水面、贴着水面,既不高也不低,画一条线,这就叫“沿着水面”画一条线。

那为什么要画这条线呢?很明显是为第二步船上装石头做准备的。这条线就像秤上的刻度、秤星,表示大象就有这么重。

在看第二句,为什么往船上装石头要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呢?“止”是什么意思?止是指“停”的意思。为什么船沉到线就停了,不能再装石头了呢?再装会怎么样?同学们四人一组讨论讨论。

出示字片比较:

船上装石头,船身超过那条线。这时,石头重量和大象相比,怎么样了?(说明石头比大象重了)

船上装石头,船身没有下沉到那条线,这时,石头重量和大象相比,又怎么样?(说明石头比大象轻了)

因此,只有当船上装石头,船身下沉到正好到那条线,这时石头的重量才会与大象相等。

第三句,称石头的重量。

第四句,把石头的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

4、曹冲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很有条理地说出了称象的过程,同学们再把这段读一遍,试着总结一下每一句的重点内容:

赶象上船 沿水画线

赶象下船 装石到线

称出石重

加出石重 就是象重

五、学习第五段

略。

六、总结全文

1、曹冲才7岁,为什么能想出这种办法?

因为他很聪明,善于动脑筋,善于注意观察事物,注重生活的积累。但最重要的是他能从错误意见中吸取合理的因素。第一位大臣出的主意很不切实际,因为没有人能提起如此重的大秤,但是这不切实际中却包含着一个“切实际”的因素,就是需要有一个能承受的住大象重量的“秤”才能解决问题;第二位大臣的主意更是荒诞无几,谁能把活生生的一头大象拉去宰了?但是它也有不荒谬的地方,就是怎么能把一个完整的大象分开呢,怎么能把它“化整为零”?曹冲正是吸取了这两位大臣错误意见中的合理因素,先设法找到了一个既能承受大象重量,又不用人手去提的大秤──“船”(船相当于秤盘,水相当于“大力士”,船舷上的线相当于秤星、刻度);然后他又想到利用石块代替大象,这样就可以实现“化整为零”,从而准确地计算出大象的重量。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拔河比赛
第一场雪
穿衣比赛
夏天的雨和雪
独自在家
期中语文考试
空调
雷雨
猪宝宝泡温泉
小熊的自行车
小羊过桥
我的玩具小首饰
泡茶
一场大雨
小柳树和小枣树
利用粉煤灰制备多孔陶瓷砖的工艺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与分析
质量屋中相关关系确定的灰关联方法及应用
关于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探讨
遮阳系数对供暖与空调能耗的影响差异分析
大学数学素质拓展课程的教学实践
过度教育影响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挑战与应对
影响土壤吸附重金属Cd的因子概述
建筑物低压配电系统电涌保护器能量配合分析
云背景下的数据库安全性研究
土地整治过程中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景观设计
基于SWOT下的大学生创业行为研究
浅谈大数据在装备保障中的应用
基于改进层次法的城市集中供热特许经营主体选择评价
200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大纲——语文
中考作文审题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素质测试与提升卷
台湾高考国文命题旨趣
2010年广东省梅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迎接“新课程高考”你准备好了吗?
教育部:今年高招重点改革考试内容
2011届中考语文复习(一)试题及答案
2011届中考语文复习(二)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素质测试与提升卷
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解析分项版_专题4_正确使用词语
九年级文言文复习学卷
2011届中考语文复习(三)试题及答案
2008高考语文诗歌专项训练(1)
高考语文:考纲有变化须积极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