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静女》优质课教案范例及评课

《静女》优质课教案范例及评课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4

《静女》优质课教案范例及评课

《静女》教案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教学新课标。新课程大力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有机整合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常的每节课的教学中能够做到合理安排、认真组织,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以生为主,丰富课堂教育教学内容。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学生分析:我所教的班级分属一、二层次,在语文学习上差距不是很明显。他们已经逐渐适应了高中生活,也适应了高中老师的讲课方式,作为受教育者,容易进入客体意识,所以要重点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认识水平上,高一的学生能运用头脑,对感性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上升到理性的认识,比较贴近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随着学生知识面的拓展,他们不再人云亦云,而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老师要有效地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

(二)教学方式及手段:主要采用师生互动式,通过提问及讨论形成有效的课堂互动。

(三)所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提炼方面,所以我通过不断地思考以及向其他教师请教来解决了这个问题。

三、本课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和“其”、“有”的用法。

情感目标: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

品味诗歌细节描写的艺术效果。

教学方法

以情景教学法为主,教师用幽雅的音乐,用优美的语言营造诗情画意的诗意氛围。课堂上采取逐层深入的教学法,同时注意新旧知识的勾连和对比,让学生在深入掌握本课知识的同时,对《诗经》中其它知识也有整体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一)导入

1、由荷尔德林的诗“世界充满劳绩,而人却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为导入,这句话说出了人类生活的一种心态、心境,不管身体多么劳累,人类总要诗意地栖居,就像我们的祖先,虽然生活艰辛,确能够诗意地生活,以歌舞为伴,从而创造出了被后人称为“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2、导出《诗经》后,通过对学生进行提问完成对《诗经》知识的复习。学生需要掌握的《诗经》知识包括:《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包括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500多年间的诗歌共305篇,所以又被称为《诗三百》或《三百篇》。

3、对《诗经》中的爱情诗有一个简单的介绍,从而引出学生初中时期学过的《诗经》中的爱情诗:从《诗经》开始,民间情歌成为诗歌的重要载体,《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奔放,清新而纯净,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碰撞。之后通过对同学的提问让同学回答出初中时学过的《关雎》和《兼葭》,引出本课要学习的《诗经》中的另一首爱情诗《静女》。

同学齐读:关 关 雎 鸠, 在 河 之 洲, 窈 窕 淑 女, 君子 好 逑……—— 以雌雄二鸟和鸣起兴,表达男子对女子真挚、热烈的追求。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迷惘的感情恰似苍茫的秋水、萧瑟的芦苇。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男子对女子刻骨铭心的思念,以至度日如年精神恍惚。

(二)预习检测:《静女》中重点字词的解析

俟:(sì )等待。 娈(luán ):美好。 怿(yì):喜爱。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穿衣比赛
独自在家
我的玩具小首饰
泡茶
小熊的自行车
拔河比赛
一场大雨
小柳树和小枣树
雷雨
空调
小羊过桥
第一场雪
期中语文考试
猪宝宝泡温泉
夏天的雨和雪
质量屋中相关关系确定的灰关联方法及应用
过度教育影响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与分析
大数据时代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挑战与应对
大学数学素质拓展课程的教学实践
遮阳系数对供暖与空调能耗的影响差异分析
影响土壤吸附重金属Cd的因子概述
关于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探讨
土地整治过程中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景观设计
建筑物低压配电系统电涌保护器能量配合分析
浅谈大数据在装备保障中的应用
基于SWOT下的大学生创业行为研究
基于改进层次法的城市集中供热特许经营主体选择评价
利用粉煤灰制备多孔陶瓷砖的工艺研究
云背景下的数据库安全性研究
2010年广东省梅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2011届中考语文复习(三)试题及答案
迎接“新课程高考”你准备好了吗?
高考语文:考纲有变化须积极应对
教育部:今年高招重点改革考试内容
2008高考语文诗歌专项训练(1)
2011届中考语文复习(一)试题及答案
200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大纲——语文
中考作文审题
台湾高考国文命题旨趣
2011届中考语文复习(二)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文言文复习学卷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素质测试与提升卷
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解析分项版_专题4_正确使用词语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素质测试与提升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