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之“凄美”
翻新时间:2011-11-25
林黛玉之“凄美”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可能是个神仙,可望不可及,似乎也是一种姻缘,不想命运如此多作弄,其特点可概括为“凄美”二字。
《红楼梦》可说是我国古代带有浓重悲剧色彩的一部宏篇巨著,从开篇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到“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都是对“悲剧”二字的尽情演绎、完美诠释。悲剧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同时,它留给人们的思考是幽长的、给人们的印象也是深刻的。
而在《红楼梦》中近乎每一个角色都具备其悲剧特征,从贾宝玉的“俗缘已毕、修成圆觉”后复为石到林黛玉“两眼一翻、香魂一缕随风散”就可以看出个大概,而其中林黛玉更是小说中一个感人至深、萦回不尽的例子。曹翁在《红楼梦》中把林黛玉塑造成了一个灵性独具、聪颖异常而偏又命运多难的“凄美”形象。在第三回“接外孙贾母惜孤女”中,黛玉“年貌虽小,却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弱不胜衣,却有一段风流态度”,黛玉之“凄美”已初见端睨。而小说是“凄美”二字,又是着重的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写作的,“凄”则主要表现在林黛玉的“身世凄凉、纤弱多病”,“美”则表现在“外在、内涵、艺术”这几个方面。两者相加就构成了林黛玉“凄美”的悲剧形象。
外在之凄美
初见黛玉,作者并未直接着墨来描绘她的美,而是巧借凤姐的嘴及宝玉的眼来突出林黛玉的绝世美丽。心直口快的凤姐一见黛玉即惊叹:“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而在宝玉的眼中:“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好一个“袅袅婷婷的女儿”、“神仙似的妹妹”!笔至此处,一个活生生的“绝美”黛玉已跃然纸上,这便是林黛玉的“外在之凄美”。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拔河比赛
- 泡茶
- 小羊过桥
- 一场大雨
- 小柳树和小枣树
- 独自在家
- 我的玩具小首饰
- 小熊的自行车
- 第一场雪
- 穿衣比赛
- 空调
- 猪宝宝泡温泉
- 雷雨
- 期中语文考试
- 夏天的雨和雪
- 质量屋中相关关系确定的灰关联方法及应用
- 基于SWOT下的大学生创业行为研究
- 浅谈大数据在装备保障中的应用
- 遮阳系数对供暖与空调能耗的影响差异分析
- 影响土壤吸附重金属Cd的因子概述
- 土地整治过程中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景观设计
-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与分析
- 基于改进层次法的城市集中供热特许经营主体选择评价
- 关于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探讨
- 大数据时代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挑战与应对
- 大学数学素质拓展课程的教学实践
- 云背景下的数据库安全性研究
- 利用粉煤灰制备多孔陶瓷砖的工艺研究
- 过度教育影响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研究
- 建筑物低压配电系统电涌保护器能量配合分析
- 200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大纲——语文
- 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解析分项版_专题4_正确使用词语
- 2011届中考语文复习(一)试题及答案
- 2011届中考语文复习(二)试题及答案
- 九年级文言文复习学卷
-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素质测试与提升卷
- 2008高考语文诗歌专项训练(1)
- 中考作文审题
- 迎接“新课程高考”你准备好了吗?
- 2010年广东省梅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 教育部:今年高招重点改革考试内容
-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素质测试与提升卷
- 2011届中考语文复习(三)试题及答案
- 高考语文:考纲有变化须积极应对
- 台湾高考国文命题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