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巧设情境,长文妙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教学

巧设情境,长文妙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教学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05

巧设情境,长文妙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教学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以下简称《杜》)这篇课文,我曾精心设计过。这篇文章我采取了长文妙教的方式,在一课时里较为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第一步:创设情境,激趣。让学生带着特定的目的进行阅读(甚至可以有选择的阅读)。

我用了大约5分钟的时间,介绍人类的阅读速度、效率和能力等级的关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潜能。具体材料如下(投影):

字/分钟 问题答对数 等级

0~150 1~4 庸才

150~250 5~7 一般

250~400 6~8 正常

400~750 7~10 好

750~1000 8~10 优秀

1000以上 8~10 天才

语言材料:人类的眼睛进行注视点的转换,用时1/500秒还不到。当眼睛与书本的距离是45cm这一标准距离时,眼睛能看到的宽度是9个字,因此,理论上,人每秒可看4500个字,每分钟可看27万字,一本《红楼梦》只要5分钟左右就看完了。但实际上,人均看书600字/分钟。关于看书速度、效率和人的能力等级的关系,大家看上表。我们来测一测你可用多长时间看完《杜》。我算过了,这篇文章共有九千多字,加上注释,10000字多一点。大家需要的时间不会超过15分钟。大家在看书时,记得要回答我十个问题的。好,我说开始,大家就开始看书。有一个小秘诀:用手指指着字看,会比平时快一倍;千万不要在嘴里或心里念出来,只用眼瞄。(开始!)

这一步(速读课文)我用了18分钟的时间。在学生挑战自我的兴趣被激发之后,这段时间的效率是很高的,我们可以在下一步中得到验证。

第二步:通过问题抢答,重温故事情节,初步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情感。具体问题如下:

1、《杜》中涉及的年代是? A、万历二十年间 B、万历三十年间

2、十娘赎身共要多少银子? A、 400两 B、 300两

3、李甲在哪儿读书? A、北雍 B 、南雍

4、为了赎身,十娘自己出了多少银子? A 、220两B、 200两

5、在船上,十娘是在哪儿唱歌? A、 船头 B、 船尾

6、孙富家是做什么生意的? A、 木商 B、 盐商

7、百宝箱共有几层? A、 四层 B、 三层

8、十娘在哪里投江? A、 苏州 B、 瓜洲

9、十娘是怎么死的? A、 淹死的 B、 气死的

10、十娘投江时,船上还有其他人吗? A、 有 B、 没有

此处问答,学生大多能够答对。这一步虽未深入文旨,但学生已解文章浅意,且兴致盎然,解趣正浓。正好进行第三步,所谓“渐入佳境”也。

第三步:浅入深出,挖掘文本,领悟文章深层意蕴和思想内涵。

这是解读全文的关键一步。在之前的铺垫下,学生的兴趣被激发;所以,巧妙地设计问题,进而完成这一步将是水到渠成的。

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串:

1、请大家概括故事的发展过程。故事分别是在哪里发生的?各发生了什么事情?

情投意合——用计赎身——孙富离间——十娘投江

2、十娘是怎样的一个人?可找到文章各层转折部分的重要句子、段落思考。(只分析十娘一个人,我让学生进行问题互动,他们提出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列举在下面。其他的人物可在课后由学生作对比分析。该处是本文一个重点。)

①、十娘为什么要攒百宝箱?(从良之志)

②、为什么迟迟不告诉李甲真相,并几次考验他?(心)

③、十娘这么有钱,为何被人卖了呢?(可从“制度”深挖到“小说主题、灵魂” 层面)

通过这样的一个教学过程,我和学生用一节课完成了《杜》文的阅读、分析、理解、鉴赏等层面的学习,而且我引导学生主动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因而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类似这样的独特的阅读教学设计,学生感到新鲜,因而格外投入。这叫做“授之以渔,引之以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如果能够通过变换具体的课时教学方式来培养并保持学生的兴趣,不也是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本领吗?雕虫小技,却也是教学关键啊!。

其次是教学流程的设计。所谓教学流程包括教学内容预设、教师活动预设与学生活动预设等方面。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必须依据师生互动的情境灵活处理,把握动态生成的内容。

在苏教版语文(必修一)“感悟自然”专题中《赤壁赋》(苏轼)的教学中,其教学流程如下:(概要)

1、从苏轼生平境遇的具体情境导入。苏轼的坎坷经历,会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唤起学生去理解这篇文章的兴趣。

2、引发问题,讨论:文中“苏子”易知,“客”为谁?二人问答是在怎样的情境中进行的?客“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慨叹因何而发?“造物主之无尽藏”、“吾与子所共适”表现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怀?

通过讨论,让学生将能解决的和不能解决的问题分开,对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猜想。

3、探究学习:采用个人观点阐述,小组讨论,问题情境推理等方式;合作探究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

4、表达交流:重点把握苏轼在这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精神、气度。

5、反思与拓展:从问题的解决中反思,找到属于“方法”的知识。课后研读苏轼在黄州的作品(有兴趣的同学可阅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全面了解苏轼其人),作深入的探究。

在教学流程中,对教学细节进行处理,最重要的就是对预设(备课过程)与生成(课堂资源)的处理!预设是教学的基础,对教师的专业化知识和教学机智都提出了各种要求。而生成则是教学的生长点,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复杂性,教师对课堂的优化控制可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要做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作为教师,首先要在备课中充分考虑每一个教学环节,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其次,要对教学内容了然于胸,不是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缸水”嘛!再次,教师尤其要了解学生,设身处地从学生角度来理解这堂课,尽可能把课堂纳入自己的教学预设中。

(3)新课程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的本质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

模块的出现,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引起了教学组织方式的变化。

新的教学理论表达了这样几层意思。首先,在强调师生活动过程的前提下,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其次,它对于老师的主导性也有明确的体现;再次,它对于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没有任何规定。因此,在师生互动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一切有利于学生学习活动进行且能收到实效的手段组织课堂!而学生开始时就知道教师期望他们做什么,那么他们便能更好地组织学习。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以下方面深入研究:

①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把握学生的学习倾向;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设计最大程度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充分利用“最近发展区”的原理,了解学生的期望值,激发学习兴趣。

在实际的教学中,真正能够在课堂上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师并不多。一方面是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宣称:“高考不取消,就别谈什么素质教育!”另一方面,课堂教学的模式化是一重要原因。新课程的课程设置是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依据的,教师在课堂上只需要讲授20%的重点难点,其他80%内容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学掌握的。

②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寻求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控制。

做到这一点,关键就在于教师高效地组织教学,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学习。

每节课教学目标的明确化。教师应该积极的创设愉悦的课堂氛围,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产生与教师、与同学、与教学媒介互动的愿望。教师应当在学生动态的课堂学习中,适时介入,恰当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目标意识。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期待持续的师生、生生对话。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教师、文本构成了一个互动的空间,学生有时会迸发智慧的火花,生成课堂预设之外的情节。这样的课堂生成,具有积极的意义,应该有效利用。例如,在我教学《今生今世的证据》这一课的时候,分析课文最后两段时,我是这样进行的:

(片断):

师:课文(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的最后两段似乎有些问题(有学生点头),同学们能不能针对这两段提出问题来?

生:最后一句话“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这里的 “虚无之途”和“踏踏实实”是否矛盾?

师(顿了一下):是啊,你的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具有针对性!有没有同学能就这个问题给出你的认识?

众生(思考)

教师要知道学生可能在哪些地方产生问题,但比起自己提出来让学生回答,倒不如让学生自己提出来,自己尝试着解释。

教师要把握自己作为“平等中的首席”角色,做一个高明而纯粹的对话者。请看我校一位老师在《我的五样》课文收尾时的灵活对话。

(上略)

(5)师生共同探讨

师:(问题一)作者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被要求最后只能保留一种时,作者给出的答案是我们事先没有料到的笔。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们如何理解作者的选择,不,是抉择?

生一:我觉得作者的选择是有一个范围的,在她的五样中,水、阳光、空气、鲜花都没有笔重要,只有笔是她可以掌握并用来写作的。

生二:我不同意你的观点。难道在我们的心中,笔比父母还要重要?

生三:文章是说,在毕淑敏的心中,笔是最重要的,因为她是一个作家。

生四:作家也是人啊!

学生开始嘀咕,一时没有人发言,有的同学把目光投向老师。

师:(问题二)是啊,毕淑敏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啊,她为什么会抛开父母、孩子、爱人,抛开水、阳光、空气、鲜花,却单单选择了笔呢?真的不合理?大家没有什么合理的解释了吗?想想我们生活中了解的一些人的选择,对比着看看;比如父母,比如某个为社会无私奉献的人。

生五:老师,我认为作者说的是对她的工作,也就是写作的热爱;我们不也是经常听大人说“事业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嘛。

生六:我也是这么看的。即便有水、阳光、空气、鲜花,但若不让一个作家写作了,那多么让人难过!

生七(有点激动):是的,这就是她活着的意义!

老师表示鼓励的点头。

生八:的确如此,让一个作家放弃写作,那不是比要她的命还严重吗?作家生命存在的意义就是通过写作来实现她的价值。这才是她活着的意义!相比较而言,水、阳光、空气、鲜花,哪怕亲人,都比不上支撑她生命存在的笔了。

生九:怪不得作者说“人们在清醒地选择之后,明白了自己意志的支点,便像婴儿一样,单纯而明朗了”。当她找到了生存的价值,那就是她活着的时候最重要的。

师:(问题三)那么我们大家会怎么选择呢?

一时沉寂,许多学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

生(纷纷举手)

师:请大家在课后严肃、深入的思考我们刚刚审视地这个问题。可以参考阅读毕淑敏《每一只小狗都有一个目标》和读本上的《让我许个愿》(叶细细)两篇课文。(下课)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猫
上课“认真”的同学
我家的小狗
邻居家的小“奶牛”
我家的鸡
我爱家乡的蓝印花布
葡萄
可爱的小金鱼
我的小房间
我爱家乡的姑嫂饼
乌龟
小刺猬
我爱家乡的桑果
我爱家乡的竹林
近十年来我国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研究述评
从传播学视角解读韩剧走红的原因
基于人格培育视角的大学生情绪智力与组织公民行为研究
认知行为疗法(CBT技术)在高职生的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之我见
影响驾驶员安全行车的因素及对策
基于Mathematica的数学实验课程改革与创新
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心理咨询案例
班级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总结与建议
高校考试评价改革实践的困境与破解策略
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珠三角就业起薪调查与求职指导
不同情绪下“潜在合作”对决策公正性的影响
学生干部组织协调能力研究
军队院校专业系参谋人员能力素质培养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环境及途径
25快乐的节日教案优秀设计B案精品案例
一下语文园地六之教材分析名师设计
262识字7优秀教案一最新
25快乐的节日教案优秀设计二精品案例
快乐的节日教案优秀设计五精品案例
画家乡教案设计十(第一课时)精品案例
画家乡教学反思精品案例
怎么过“六一”儿童节精品教案 一名师设计
262识字7优秀教案三最新
画家乡教案设计七精品案例
24画家乡教案设计一精品案例
25快乐的节日教案优秀设计三精品案例
25快乐的节日教案优秀设计A案精品案例
快乐的节日教案优秀设计四精品案例
24画家乡教案设计五精品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