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0
《藤野先生》说课稿
一、说教材
新课程标准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依据这一原则,并结合本课的具体内容,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2、理清思路,梳理线索,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和风格特点;
3、学习选取典型事件,抓住主要特征,表现人物高贵品质的写作方法;
4、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鲁迅先生东渡日本留学,弃矿从医,幸遇藤野先生;不久又弃医从文,惜别藤野先生,在与老师阔别二十年后,他满怀深情地写下了这篇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鲁迅早年留学日本期间,正值日俄战争,许多日本人深受狭隘民族主义的毒害,但藤野先生毫不受恶劣空气的影响。鲁迅深切感受到藤野先生人格的伟大,怀着感激的心情,颂扬了他的师德,颂扬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教学时,要让学生感受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体会鲁迅和藤野先生之间的真挚感情,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
鲁迅原来想走“学医救国”的道路,但“匿名信风波”和“电影事件”极大地伤害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使鲁迅认识到要拯救国家,就要医治国民的麻木、愚昧,这就需要用文艺唤醒沉睡的国民。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这一举动正是作者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表现。教学时,要让学生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过程,这也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所在。
二、说教法、学法
本文篇幅较长,涉及的人和事较多。如果讲课时不分巨细、面面俱到,势必会顾此失彼,给学生“零碎”的感觉。这就要求教师从总体上把握课文,突出重点、难点。教学中要始终突出以学生为本位的思想,从文学常识的积累、主题内容的把握、重点词句的赏析到拓展、迁移、运用,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使学生读、思、品、说、写,让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在独特的体验中去品味语言、揣摩内涵与反思人生,从中获得感悟,得到教益。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问题“对于鲁迅和《朝花夕拾》,你了解多少?”,让学生结合文学常识的积累了解鲁迅先生的原名、籍贯、地位及代表作品,尤其是《朝花夕拾》回忆散文集的性质及其创作背景,为理解本文做情感铺垫。
(二)检查预习
多媒体出示“读一读,写一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三)整体感知
首先让学生阅读标题,揣测文章内容,思考如果没有阅读课文,假如让你来写这篇文章,你会写些什么,主题会是什么?此环节让学生自由发挥,只要合乎情理或能自圆其说即可。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明确认识到“文似看山不喜平”,好文章大都是一波三折的,更何况是大手笔的鲁迅,从而激发学生感悟名篇、深刻探究的学习激情。
第二出示问题组,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这里采用师生共读的方式。思考问题如下:
(1)、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了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在这段经历中,作者转换了三个地点,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2)、文章标题是对全文思想内容鲜明精练的概括。据此,你认为课文是以什么为中心记叙的,叙述线索又是什么?请结合文意谈出自己的理解。
(3)、课文除直接写藤野先生外,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材料是围绕什么线索来组织的?
(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哪里领会到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未来的课本
- 绿色的打打笔
- 我的妹妹
- 离群的小鸡
- 春天来了
- 追随真心
- 爱什么颜色
- 五一游玩
- 可爱的小鸡
- 心愿
- 妈妈的爱
- 快乐的六一儿童节
- 铁齿铜牙冯棋煊
- 家乡的四季
- 暑假里的打算
- 浅谈幼儿数学区域活动操作材料的选择与投放
- 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情境
- 浅议“设疑·探究·联想·反思”教学模式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和体会
- 浅议如何提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 浅谈德育在校合唱队活动中的渗透
- 对小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训练的重要意义
- 实施“三我风格”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
- 巧用多媒体经营数学课堂
-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催生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 用真心的雨露滋养每一朵花
-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 《绿色的卫兵》教学设计之一
- 《亮亮捉虫》一课重难点的突破
- 《最好马上找到他》教学设计之一
- 《水的脾气》教学设计之一
- 《绿色的卫兵》教学设计之二
- 《原来是你啊》教学设计之一
- 《最好马上找到他》教学设计之二
- 《一位盲人的感谢信》教学实录之
- 《学画》教学设计之二
- 生疑 感悟 和谐
- 《学画》教学设计之一
- 《买猫头鹰》教学设计之一
- 《练习3》教学设计之一
- 《水的脾气》是什么?
- 《学画》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