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16
名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艺术
现代课程论认为,教师即课程,教师不应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而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决策者。因而,对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资源——教材进行创造性理解和使用已是时代的要求。我们应摒弃“以教材为本”和“教教材”的旧观念,确立“以人为本”和“用教材教”的新理念,通过创造性使用教材,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新的发展。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名师们早已通过卓有成效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众多可资借鉴的、极富启发意义的范例。在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的前提下,他们针对学情,努力挖掘自身的教学潜质,充分发挥个人的专业才能和教学智慧,大胆创造,积极利用,或精心取舍,或巧妙拓展,或大胆超越,或多方整合,或沟通读写,或接轨生活,既遵循教材又不囿于教材,既凭借教材又能跳出教材,使教材内涵更加丰富,个性更加鲜明,赋予教材生命的活力,带给语文教学无穷的魅力。阿
一、精心取舍
许多课文内容学生自己完全能够读懂,名师们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从不泛泛而教,面面俱到,浪费宝贵的时间,而是立足学生的现实水平,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将课文中值得教又值得学的“精华”筛选出来,作为教学的“内核”。这些“内核”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语段,一个情感点,它们在文中往往居于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处。名师们将它们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着力点,引导学生潜心于文,深入研读,使这些切入点成了学生学习的创新点、发展点。
以王崧舟老师教学《一夜的工作》为例。面对这篇距离学生生活世界和情感世界都十分遥远的课文,王老师没有从头到尾一段一段地分析,而是别出心裁抓住作者在文末抒情的议论“他是多么劳苦,多么俭朴”这一关键点,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领悟语言文字的内涵,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感受语言文字中蕴藏的巨大情感张力。激情导入后,他引导学生反复默读,对比阅读,大胆猜想,激情诵读,将周总理生活的“极其简朴”与工作的“极其辛劳”之间的巨大反差凸显出来,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极大震撼,激发了对总理无比崇敬之情。然后,引领学生走进总理的内心世界,通过想象写作,深化体验总理在这极其“简朴”与“辛劳”中饱含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感情,强化学生对总理的崇敬之情,让学生在感情积累、运用语言的同时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感染。如此使用教材,确实起到了提纲挈的效果,令人拍案叫绝。
二、巧妙拓展
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凭借教材这个“例子”,积淀语言,悟得规律,更应该超越教材,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文本以外的文章,从而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举一反三,顺利迁移,在大量阅读中获得语言综合素养的提高。
李吉林老师教学《海底世界》一文,就巧妙拓展,将自己选编的相关内容与课文有机组合,形成具有聚合功能、集团优化的教学“块”。导入新课时,她将“补充阅读”上的《人类的秘密仓库》引进来,让学生通过快速阅读,认识海洋之大、海洋之深,激发了学生探索海底奥秘的热情。精读课文时,除了纵向联系以前学过的《富饶的西沙群岛》,又自然插入《海底的冷灯》一文。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面,为学生的研究性提供了专业知识的支撑,强化了学生“为了研究一个问题,要去查找资料”的意识,更让学生学会了怎样阅读这类知识性的文章。
霍懋征老师特别善于合理补充、重组教材。教学《找骆驼》,她针对北京的孩子没见过骆驼,对于骆驼的模样和作用缺乏认识的实际情况,先补充了《沙漠之舟》一文,让学生看骆驼的模型,听《沙漠之舟》录音,然后复述课文,练习写介绍骆驼的小文章。在此基础上,才学习《找骆驼》。为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抓住作者的思路,注意老人观察、分析的方法,培养观察、分析的能力,又引进《蜜蜂引路》一文。这样以一带二、举一反三,不仅加快了教学进度,而且让学生扩大了视野,迅速掌握了学习语文的规律,提高了自学能力,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大胆超越
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并非精品甚至存在缺陷的课文也被编入教材。面对这样的课文,教师就不能把他奉为“圣经”,亦步亦趋领着学生围着教材“多情”控掘,而应大胆改动,变“废”为宝,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不可多得的“资源”,在对比、修改中提高语感,提升鉴赏能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天上有场魔术表演
- 正方“快嘴”VS反方”大将
- 小蜗牛
- 自从您当我的老师
- 秋游
- 小蚂蚁
- 不速之客
- 图文并茂的中国《昆虫记》
- 快乐“巴比Q”
- 成长“四季”
- 特殊的浴室
- 考场上
- 拯救阿卡拉
- 那一刻
- 纸屑“飞行”的秘密
- 国内轮胎业生变直击外资如何争夺替换胎市场
- 车界“阿里”驾到?
- 国务院:新建住宅须配电动车充电设施
- 纯电动乘用车准入管理创新背后
- 政策环境如何适应“互联网+”
- 试论通信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
- 正确看待中国制造2025与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系
- 基于PHP语言访问MySQL数据库的实现
- “迷你”电动公交:“小块头”的“大智慧”
- 更智能的未来技术
- 车企的智能化
- 探析广州电网运行管理系统建设的主要思路与工程实践
- 探索黄金时段广播新闻板块节目的编排
- 大众深陷“排放门”泥沼
- 4G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分析与实践应用
- 外国诗歌两首
- 错字小议
- 一块面包——“言语交际表达训练”课堂实录
- 介绍“十七孔桥’、“玉带桥”作文指导
- 北京市小学语文九册教材《草地夜行》(教案)
- 《向沙漠进军》第一课时教案
- 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
- 窦娥冤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 灌园叟晚逢仙女
- 给材料作文指导
- 屈 原
- “谈论记忆”的事理说明文指导
- 茶 馆
- 个人和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