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8
一位中学生眼中的鲁迅——鲁迅的文章做课文?
我对鲁迅的景仰犹如长江之水绵绵不绝;可对他文章的不解更如黄河决堤一发而不可收。景仰是因为他的文章能编入从小学到现在几乎每一学期的课本;不解是因为我们从小学到现在几乎每一学期都要读他那些晦涩的文章,从中体会出一大堆编书人绞尽脑汁想出一个个牵强的思想感情。并且你那文章历来是考试的重中之重。
在此,我代表所有对鲁迅文章不解的学生向你质疑,希望你(还有把鲁迅的文章编入教材的同志们)能听听我们的建议。
真不知鲁迅的文章有什么灿烂的文采,以至于将它编入课本。它们不就是沾了“第一批白话文”的光嘛。内容还可以,但是其文笔已经陈旧不堪,甚至语句不通,互相矛盾。像什么“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之类的话,实在是让常人难以接受。更何况这种句子还被老师和“教参”解释为“用词精炼”“意喻深远”。唉,真是让人受不了。
再来说说鲁迅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当然,这一点可不能全归功于他一个人。那些编书(教参、教科书)者,还有老师们更为鲁迅晦涩难懂的文章硬挖掘出了一个个“深远”“富有内涵”的思想感情(你想想呀,难道鲁迅写文章的时候还会另附上文章的思想感情吗?)。
举个例子来说吧。我们刚刚学了《藤野先生》这篇课文。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到‘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
提问:为什么作者只记得“日暮里”“水户”这两个地方?
“正确答案”:记得“日暮里”,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的家国愁思;记得“水户”,因为这里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士朱舜水客死之地,表现了鲁迅强烈的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我的理解:任何人写作都不可能句句是经典,不可能句句都蕴含深厚的思想。所以,就像上面的那一段文章,可能作者写的时候并不想让它表现出什么思想感情,而仅仅起一个连接过渡作用。但是,这样的文字到了编书人手中,就是再怎么普通,再怎么随便,他也能给发掘出深及“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理解!受不了!
....当然,我并不是说鲁迅文章不好,它怎么说都是中国的一段历史写照。所以,我主张将它们编入历史课本而不是语文课本。因为语文课文是让我们用来学习写作手法与文学深度,而不是以历史价值来衡量的。如果我们按照鲁迅的文笔写篇文章,那肯定得不了高分。而编入历史课本便可以使我们结合历史背景理解课文,体会的不是他的写作手法,而是它所反映的历史背景。
以上言论谨代表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暑假钓鱼记
- 夜晚的特别牙膏
- 俄罗斯之行
- 徽园沙雕展
- “战地”行医记
- 游汉阳陵
- 门前的小河
- 俄罗斯喝酒记
- 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
- 快乐的一天
- 捉蛐蛐
- 难忘的教训
- 我学会了炒菜
- 广播操比赛
- 我的本领
- 贵州省平塘县羊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 政府职能在创意产业园区不同发展阶段的对比研究
- 让植物为生命护航
- 双面人生 加倍给力 华硕TACHI(太极本)21超级本的试用之旅
-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优秀项目案例
- 水黾研究(二)
- 人工授精技术推动绵山羊质量提高
- 爱国即爱家,自强即复兴
- 商务―最后的王牌 惠普 ElitePad 900商务平板电脑
- 谁更适合你的办公桌?
- 脚踏长柄修剪刀
- 抗结肠小袋纤毛虫中草药的体外筛选
- 农村散养户动物免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全面展开
- 投影+Wi-Fi 分享更有趣 索尼PJ510E数码摄像机
- 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合作小组建立的策略
- 遭遇无法生成——《枫桥夜泊》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枫桥夜泊》教学随笔
- 四年级上册复习计划 教学计划
- 让作业不再是负担
- 《枫桥夜泊》教材解读
- 春天在哪里 教学反思
- 茱萸与菊花
- 操场上 备课资料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反思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说课设计
- 重阳节的传说
- 童年
- 父爱拿什么也换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