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野桥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野桥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6

野桥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内容预览:

容城县野桥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30分)

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消遣(qiǎn) 苦心孤诣(yì) B、不辍劳作(zhuì)戏谑(xuè)

C、销声匿迹(nì)哽咽(yàn) D、绚丽(xùn)可汗(hán )

2、请用楷书写出下列词语所缺的字:(3分)

(1)言简意( ) (2)( )露头角 (3)( )费苦心

(4)( )然大悟 (5)含辛( )苦 (6)任劳任( )

3、古今诗文积累(10分)

(1) ,却话巴山夜雨时

(2)海内存知己, 。

(3 会当凌绝顶, 。

(4) 不畏浮云遮望眼, 。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的颈联(第五、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论语〉六则》中阐明学习与思考应紧密结合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著阅读(6分)

冰心在《忆读书》中写自己从小就着迷于《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三部名 著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相信你也有同感,不知你最欣赏的是哪一个呢?(8分)

○1 我最欣赏《 》中的 (2分)。

○2一句话写出与这个人物有关的一个故事梗概(2分)

○3推荐理由(4分):

5、口语交际: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某班准备在这天下午三点,在教室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假如你参与这项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6分)

(1)为营造活动氛围,教室需要张贴名人语录,请你推荐一则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包括出处)(2分)

(2)4月22日下午,你代表全班去邀请语文张老师参加这次主题班会,你会对他怎么说?请你把要对张老师说的话写下来。(注意:称呼、时间 地点及事情要交代清楚。)(4分)

二、阅读(60分)

(一)《三峡》(18分)

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三峡》选自《 》,作者 , (朝代) 家(4分)

7.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8分)

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

③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④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

⑤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

8.翻译文句(6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二)阅读《春》选段,完成文后第9--15题(20分)

①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晴,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____(A、绊 B、伴 C、拌)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____(A、嘹 B、缭 C、燎)亮地响着。

9、请给①段文字拟一个小标题:(1分)

10、解释②段中加点的词。(2分)

(l)卖弄:

(2)宛转:

11、在②段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横线内,它们分别是( )( )(2分)

12、第①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a、句:

b、句:

13、吹面不寒杨柳风诗句中的杨柳风指的是什么? (2分)

14、②段用诗句开头在文段中有何作用?从那个角度写出了风的特点?(2+3分)

15、春风本是无形、无味、无色的,但作者却将春风描绘得有形有味、有声有色,请从原文中找出这些语句填在横线上。 (至少两句,4分)

加入初一学习小组 更多精品资料 免费奉送!

(三)阅读《意外的收获》一文,回答第16--20题(9分)

①我走进教室的时候,教数学的孙老师怒气冲冲地对我说:“那个张辰,上课时竟把前面两个女生的辫子结在一起,还在上面别了一枝笔!”

②我顿时火冒三丈,这个张辰,从进了我们班开始,就没有让我省心过,迟到、旷课、作业不做、上课做小动作、搞恶作剧、课间打架……让我头痛不已。

③同学们陆续回家了。张辰坐在座位上,隔着晃动的人影和我对峙,一脸的倔强和漫不经心。我耐心地等同学们走光,想起他的种种劣迹,我酝酿着情绪,想给他来一场雷霆之怒的爆发。

④我干硬地咳嗓子,为怒吼做充分准备。就在这时,有个学生气喘吁吁地跑来告诉我说,我班有个学生的自行车钥匙不见了,让我帮忙把车锁撬开。于是,我赶紧跑去为他们排忧解难去了。

⑤那个车锁很难撬,费了我九牛二虎之力,等到大功告成时已是暮色四合。我长长吁了口气,嘱咐那个学生路上小心,然后自己也想骑车回家。就在开车锁的时刻,我忽然想起张辰来,我想他大概早就跑得没影了。不过我还是走向教室,向那边望了望。

⑥出乎意料的是,在暗暗的暮色里,那个小小的影子还站在那儿,我的心动了动,怒气随之烟消云散了。我想,教育也不是万能的,点石成金总有失败的可能,算了,让他走吧。就在我想草草打发他走掉的时候,我看到他在冷风里打了个寒战。那一刻,我心里突然升起了一股温情。

⑦我摸着他的头,俯下身子和气地说:“张辰,谢谢你还在这儿等我,天黑了,我送你回家吧,好吗?”他猛然抬起头来,眼睛很亮地闪了一下,随即又黯淡下来,支支吾吾地说:“不……不用了,我妈妈没有下班。”我笑着说:“我只是想送你回家而已。”他没有说话,跟在我身后,坐上了我的自行车。

⑧路灯已经亮了,远远看过去,像星星列阵,很美。我慢慢地骑车,怕夜风冻着他,他的衣服穿得很少。按照他的指点,我送他到离家不远的地方停下,“谢谢老师!”他一边大声说着,一边飞快地跑了。

⑨很快我有了新发现:张辰再没出现在没做作业的名单中;任课老师表扬张辰上课听讲很认真;课间做广播操,张辰把胳膊和腿都伸展得很到位……我想,再调皮的学生也有反常的时候,恐怕时间长不了。但在课堂上,我还是及时表扬了他。从此张辰像换了个人一样,期中考试的成绩竟然前进了十多名。

⑩开家长会那天,我见到了张辰的爷爷,这才知道张辰父母离婚了,妈妈不要他,爸爸在外地工作,他只好和爷爷过……

○11“老师,谢谢你,那天晚上你把张辰送回家,孩子告诉我说,第一次有老师专门送他回家……”

○12我背过身,忍住夺眶欲出的泪,不为自己意外的收获,是为自己曾经冷漠而惭愧……

○13我蹲下来,把张辰搂在怀里,拍拍他的后背。他矮矮的个子,只比蹲着的我高一点点,但我知道,他会健康地成长,长得比我更高……

16、从记叙的顺序看,本文材料安排的顺序是( )(1分)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17、文中主要叙述了“我”关爱学生的两件事,请概括这两件事的主要内容?(2分)(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你的理解,第⑦段中, “他猛然抬起头来,眼睛很亮地闪了一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9、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面对张辰的恶作剧,假如“我”当时真的发怒,也会达到教育张辰的目的,让他改过自新。

B、第6段中,“我”的怒气会“烟消云散”的主要原因是我认为教育不是万能的,点石成金也有失败的可能,想放弃对张辰的教育。

C、题目“意外的收获” 是指想不到当初送张辰回家会使他的爷爷对“我”充满感激之情。

D、“我蹲下来,把张辰搂在怀里,拍拍他的后背”一句中的“蹲”、“搂”、“拍”三个动词生动具体写出了老师对张辰充满关爱和希望之情。

20、你认为文中的“我”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2分)

(四)阅读《小 名》一文,回答第21--24题(13分)

大约我的出生与水有关,于是颇懂得斯文的外公顺口给我起名叫淼儿。在“淼儿、淼儿”的呼唤中我慢慢长大了,到了要上学的年龄时,爸爸觉得该有个体面的学名才对,便为我取了个挺大众化的名字,可家里人还是“淼儿、淼儿”地叫。特别是妈妈叫得尤为响亮频繁。

不知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听到家人唤我小名竞有些不舒服了,好像有一种不 被尊重的感觉。终于有一天,我在听到妈妈又一声“淼儿”的呼唤后,郑重地对她说:“妈妈,我有大名的。别叫我小名好吗?”然后我在妈妈惊愕的表情里走进了自己的房间。但妈妈终究还是改不了。

那天是我16岁生日聚会,好多同学都跑来了,家里的小客厅挤得满满的。我一边给大家分发糖果,一边忙不迭地说着谢谢。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做菜,当一碟碟香气四溢的精美小菜端上餐桌时,同学萍将送给我的大蛋糕端了上来。我立即称谢着打开了蛋糕盒。我喊道:“妈妈,拿刀子来!”

妈妈一边递过来一把瓜刀,一边叮咛:“淼儿,小心点!”

“咦!你原来叫淼儿呀,挺好玩的名字!”

萍欢快地叫着,同时在空中打了一个别致的手势。朋友们也善意地哄笑起来,我的脸唰地红到了耳根。

晚上,临睡觉时,我推开了妈妈的房门。倚着门框,又一次对她说:“妈妈,我不是说过嘛,别叫我小名!”语气里已有了几分不耐烦。妈妈的脸上呈现出一种复杂的表情,看了走进来的爸爸一眼,叹了口气:“对不起!高翔!”可我听出我的名字在她口中却变得十分生硬,似乎很绕口。

没多久,我要离开家到数百里外的一座城市去读书。

不知怎的。妈妈竟在短短的几天内学会了很有味地叫我的大名,而且同以前叫我小名时那样顺口熟练。我自然很高兴。

分别的那一天,爸妈一起送我去车站,爸爸一直喋喋地叮三嘱四,妈妈则沉默着,显得有些黯然。我大人似的笑笑,反过来抚慰着他们:“放心吧,没事的,我已不是孩子了。”

火车开动的刹那,我从车窗探出头去,同他们挥手告别,一直不言不语的妈妈突然抬起了头,眼里竟有了泪。她追着,跑着,挥动双手,脱口喊了出来-

“写信回来。淼儿!”

我稍稍一愣,心里似乎被什么东西猛撞了一下,泪水夺眶而出。

21.本文贯穿全篇的线索是 。 (2分)

22.“我”曾两次抗议妈妈喊“我”小名,这两次抗议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妈妈的表情如何?(摘引原文回答)(4分)

第一次抗议的语气

妈妈的表情

第二次抗议的语气

妈妈的表情

23.为什么妈妈在送别“我”的时候脱口喊出了“我”的小名?(3分)

24.结尾一段中的“什么东西”应该是指什么?(4分)

三、作文(60分)

25、两道题任选一题

(1)《好书伴我成长》

(2)《最让我___________的人》

要求:(1)任选一题,写一篇文体规范的记叙文,字数600字左右,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

(2)如选第二题,应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感动、 感激、牵挂、愧疚、敬佩、难忘……”等均可。

加入初一学习小组 更多精品资料 免费奉送!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30分)

1、(2分)(A)

2、(1)赅(2)崭(3)煞(4)恍

(5)茹(6)怨3(1)何当共剪西窗烛

(2)天涯若比邻

(3)一览众山小

(4)只缘身在最高层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4、名著阅读(略)

5(1)题略(2)(2分)例“张老师:我班4月23日下午三点在教室举行有关读书主题班会,想邀请您参加我们的班会,好吗?.”

二、阅读(60分)

(一)18分

6、①水经注 郦道元 北魏 地理(4分)

7、① 通“缺”,中断

②山峰高峻 实在、确实

③ 消失

④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⑤即使 快(8分)

8、①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是看不见太阳和月亮的。(3分)

②这中间相隔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及它快(3分)

(二)20分

9、春花争艳图(1分)

10、○1有意显示、炫耀。○2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2分)

11、B A(2分)

12、a、拟人,生动地写出了各种花争相开放的情景。b比喻、排比,生动地表现了花色的鲜艳多彩。(4分)

13、春风。(2分)

14、生动。通过触觉写出春风的温暖轻柔。(5分)

15、略(一句2分,共4分)

(三)(9分)

16、(1分)(A)

17、(2分)(1)“我”为一位学生撬开自行车锁

(2)“我”天黑时送张辰回家

18、(2分)孩子告诉我说,第一次有老师专门送他回家……

19、(2分)(D )

20、(2分)他是一位对学生充满爱心,教育方法得当而又勇于自责反省的好老师。

(言之有理,能答两点即可)

(四)(13分)

21、小名(或“我”的小名)(2分)

22、郑重 惊愕 不耐烦 复杂 (4分)

23、因为在妈妈眼中,儿女无论长到多大,总是她放心不下的孩子,而小名则是她最自然、最钟爱的称呼,所以在道别时,妈妈仍然是情不自禁地喊出“我”的小名。(大意正确即可。)(3分)

24、对母亲的愧疚、依恋 以及突然感悟到的母爱。(4分)

三、作文(60分)

从基础等级(内容、表达、标题)和发展等级方面评分,具体参考2009年泉州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
我学会了炒菜
春游
第一次挣钱
我学会了打羽毛球
我第一次炒蛋炒饭
教室里的小鸟
我学会了下跳棋
让座
难忘的一件事
摘草莓
我的同学
一堂特别的作文课
打篮球
最难忘的一件事
你不过是其中的一匹马
依托社团文化建设提升大学文化境界
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趋势初探
心有感激,姿态从容
探究《科利奥兰纳斯》中母亲形象的文化渊源
唐景椿《济南老街巷》评介
是“苦”酿成了成熟的甘甜
利用语法辅助的词块教学法提升英语写作能力的研究
利用中学语文课文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从《老残游记》娼妓形象来看刘鹗的女性观
音乐剧与民族音乐的结合
关于小提琴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粒稗谷也能识人
这里没有坏小子
从目的论视角看汉语流行语的英译
湾头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
马鞍山一中2010-2011学年度初三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期末复习提纲
吉安市09-1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九校联考试题及答案
嘉定区09-10学年度初三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邱升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检测试题及答案
崇明县09-10学年度初三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静安区09-10学年度初三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兰州十一中初三语文2010年12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树河中学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
桤泉思源学校2010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罗平二中2010-2011学年度初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辽阳市09-10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