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嘉定区09-10学年度初三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嘉定区09-10学年度初三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4

嘉定区09-10学年度初三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内容预览:

嘉定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本试卷共27题。

第一部分 阅读(90分)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

2.出师一表真名世, 。(《书愤》)

3. ,白草红叶黄花。<《天净沙·秋》)

4.众里寻他千百度,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

5.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醉翁亭记》)

6.其必曰“ ,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岳阳楼记》)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粱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7.诗中的“天山”代指 (2分)

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开头两句,描写词人当年投笔从戎,英勇抗敌的情景。

B.“梦断”一句,语势急转直下,转慷慨激昂为伤感悲凉。

C.“胡未灭”三句抒写词人的悲愤与痛苦;“谁料”二字更包含了无限感慨。

D.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抗金杀敌的情景,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感慨。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曹刿论战》选自《 》。 (2分)

lO.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l.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第一自然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 B.第二自然段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

C.第三自然段写曹刿论述长勺之战的取胜原因。 D.文章紧紧围绕“远谋”来选取材料。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狗恶酒酸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然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问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而狗迓而齕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注释】①酤酒:卖酒。②迓(yà):迎接。③齕(hé):咬。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为酒甚美 ( ) (2)则酒何故不售( )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14.宋人酤酒不售的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5.这则因“狗恶”而“酒酸”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3分)

 

二、现代文(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21分)

中国馆:一抹飞红耀浦江

①蓝色的天空,流淌的江水,灰色典雅的外滩建筑群,飞贯两岸的卢浦大桥--在这动与静、蓝与灰的“上海之夏”布景中,披上红装的2010世博中国国家馆,斗拱巍峨,华美大气,悬立于天地间,瞬间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②中国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蕴含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文化理念,表达出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③中国馆运用立体构成手法对传统元素进行 的演绎,它的建筑语言简练而直率。直线条构成了平衡与稳重,四柱之中的空间感增加了通透。挑空33米形成的巨大空间,增加了建筑的通透感和公共性、 ,与广场的联接又增强了它的 。层层叠加、向上展开的倒金字塔型有一种振翅飞翔、御风而上的动感,使这个建筑具有很强的标志性和不同凡响的外观,并予人超时空的想象。它的立面很丰富,是多层次的,为光与影的变化、人与大自然的对话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④在外观上,中国馆通体披一层鲜亮的红色,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在广阔的园区里非常醒目。远远望去,它有一种坚固而空灵的雕塑感。一些国外专家认为,中国馆外墙的“中国红”,不仅表现出中国人对色彩同样有着科学理性的分析和诠释,而且让世人从中了解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化观念,即中国人想以千百年来积淀形成的“心中的红”,向世人传达喜庆、吉祥、欢乐、和谐的情感,而这与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是一致的。

⑤中国馆自身就是一件“世博展品”,最能直接真实地展示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使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是东西南北皆可通风的空间,在四季分明的上海,无论展会期间各种气候如约而至,让观众都能感到有一股股与人体相宜的气流在抚摸自己的肌肤。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比如所有的门窗都采用LOM-E玻璃,不仅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还可能会喷涂一种涂料,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国家馆顶上的观景台也可能引进最先进的太阳能薄膜,储藏阳光并转化为电能。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许多人打趣说:身披“红衣”的中国馆,包裹着的是“绿色肌体”。

16.第③段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应是:( )(3分)

A.开放性 开创性 平民化 B.平民化 开放性 开创性

C.开创性 开放性 平民化 D. 开创性 平民化 开放性

17.从全文看,下列关于世博会内容介绍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国家馆悬立于外滩建筑群与杨浦大桥之间。

B.中国国家馆造型表达出中国文化的精神和气质。

C.中国国家馆外墙颜色“中国红”,是科学和文化的完美结合。

D.中国国家馆最真实展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18.第⑤段“中国馆自身就是一件‘世博展品’”,从全文看,作为展品,其特点具体体现在:

(1)中国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6分)

(2) 。

(3) 。

(4) 。

19.第⑤段画线句运用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中国馆

的特点。(3分)

20.2010年5月世博会就要在上海举行了。请按照文章介绍的世博会主题和内容介绍,拟一条广告语,并就你的广告创意进行说明。(6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26题。(27分)

盖 房

阎连科

①为了盖房,父亲每年过节都很少添新衣;为了盖房,父亲把房前屋后能栽树的地方全都栽上了泡桐、杨树。

②到了冬天,父亲还在那树苗身上涂上白灰、围上稻草,以使它取过暖冬。春天来时,他把这些稻草取掉,和让孩子们脱掉过热的棉衣一样,再在小树周围扎下一圈枣刺棵儿,以防孩子们的热手去那树上摸碰。父亲就这样如疼他的孩子那样养护着那些小树。

③那些小树在几年或多年之后,长到中年、老年,就成了我家房上的檩梁。

④到我家那七间房子全都成了瓦房以后,父亲虽然不是第一个盖筑瓦屋的村人,却是第一个让家里没有草房--包括鸡窝、猪圈--的房主。而且,在我们家的院落里,父亲在他哮喘病已经明显加重的时候,还带着避寒的暖纱口罩,拉着板车,领着我们兄弟姐妹,蹬过已经封冻结冰的几十米宽的酷冷伊河,到几十里外的一条白涧沟里寻找二三指厚的红色薄片石头,拉回来铺满院子、铺满通往厕所和猪圈的风道小路,使那二分半的宅院,没有见土的地方。

⑤每到雨天,街上和别户各家,到处都泥泞不堪,只有我们家里洁洁净净。那样的天气里,我们家院里总是站满了村人邻居,他们在那不见泥沙的院里,打牌说笑、讲述故事、议论命运和生老病死,把我们家那所宅院和那宅院中围困着的乡村人的人生,当成村落建筑和日子的榜样与楷模。

⑥事实上,那所宅院和宅院中的日子,的确在那片村落和方圆多少里的村落中,都有着被夸大的影响和声誉,对许多农民的日子起着一种引导的督促。可是,只有为数不多的有着血yuán关系的亲人们,方才知道父亲为了这些,付出了他的健康,也付出了他许多的生寿。

⑦记得最后盖我家东边那两间厢房时,父亲领着我们,破冰过河去山沟里拉做地基的石头,因为车子装得太满,返回时车子陷在伊河当中,我们姐弟全都高卷起裤腿,站在冰河中用力猛推,不仅没能把车子推动半步,反而每个人的手脸都冻得乌青,腿和脚在冰水中哆嗦得不能自已。这时候,父亲回过身子,从车辕间出来,把我们姐弟从水中扶到岸上,用棉衣包着我们各自的腿脚,他自己又返回水中,同哥哥一道,从车上卸着一二百斤重的石头,用肩膀一块块扛到岸边,直到车子上的石头还剩一半之多,才又独自从冰河中把车子拉上岸来。

⑧父亲从水中出来的时候,我们才发现,父亲浑身挂着水和冰凌……哥哥也抱着一块水淋淋的石头最后从冰河里出来。他把那石头放在车上,望着父亲的脸色说:“不一定非要盖这两间房子,不能为了房子不要命啊!”

⑨父亲没有马上说话,他瞟了一眼哥哥,又望望我们,最后把目光投向荒凉空无的远处,好像想了一会儿,悟透并拿定了什么主意,才扭回头来对着他的子女们说:

⑩“得趁我这哮喘不算太重,还能干动活儿就把房子盖起来。要不,过几年我病重了,干不动了,没把房子给你们盖起来,没有在我活着时看着你们一个个成家立业,那我死了就对不起你们,也有愧了我这一世人生。”

21.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

血yuán 关系

22.第②段中的加点词“这样”指的是:(4分)

(1) ;

(2) 。

23.第②段画线句“父亲就这样如疼他的孩子那样养护着那些小树”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其表达效果是 。(4分)

24.第⑥段画线句“只有为数不多的有着血yuán关系的亲人们,方才知道父亲为了这些,付出了他的健康,也付出了许多的生寿。”这在第⑦、⑧段中具体表现为:(6分)

(1)

(2)

(3)

25.对文末一段父亲的话的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父亲想抓紧时间把房子盖起来,否则就干不动了。

B.父亲想抓紧时间把房子盖起来,否则就愧对家人,愧对人生。

C.父亲想在有生之年把房子盖好,否则就愧对家人,愧对人生。

D.父亲想趁哮喘病还不太重,抓紧盖好房子,否则就愧对家人,愧对人生。

26.第⑧段,父亲从冰水中出来,他的忍着病痛搬运石头的形象让“我们”深深感动,请联系上下文,在第⑧段的省略号处,补充描写父亲此时的形象。 (80字左右)(8分)

第二部分 写作(60分)

27.题目:从来没有这样

要求:

(1)请在题目的横线处填上恰当词语,组成完整的题目后作文。

(2)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4)不得抄袭。

 

嘉定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 文言文阅读

(一) 默写(18分)

1.留取丹心照汗青

2.千载谁堪伯仲间

3.青山绿水

4. 蓦然回首

5.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6.先天下之忧而忧

(二)(4分)

7.(2分)抗敌前线

8.(2分)D(应该“表现”为“回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9.(2分)《左传》

10.(3分)我看见他们的车轮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追击齐军。

11.(3分)D(应将“远谋”改为“论战”)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12.(共4分,每题2分)

(1)制作

(2)原因

13.(3分)这就是你的酒卖不掉变酸的原因。

14.(2)狗猛

15.(3分)如果恶人当道,好的主张必定难以实行,贤人难受重用。(或如果环境险恶,人们也会裹足不前)(点到“环境”与“人”的关系即可)

【译文】宋国有个卖酒的,给的量很足,待客殷情,酒又酿的香醇,而且店铺们前高悬酒幌,但是酒却卖不出去,变质发酸了。他感到很奇怪,就向知道(很多道理)的邻人杨倩老人请教。杨倩说:“你店铺里狗很凶恶吧?”他不解地问:“狗凶,酒为什么卖不出去?”杨倩说:“人们都害怕呀!有的人打发自己的小孩,装上钱,拿上壶,去打酒。而你的狗呲牙咧嘴窜出来咬人,谁还敢到你这里来买酒呢?这就是你的酒卖不掉变酸的原因。”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21分)

16.(3)C

17.(3分)A

18.(6分,各2分)

②中国馆运用立体构成手法对传统元素进行开创性的演绎,建筑语言简练而直率

③中国馆通体披一层鲜亮的红色,予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有坚固而空灵的雕塑感。

④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

19.(1分)举例子 (2分)使用的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

20.(6分,各3分)(广告语主题明确、语言明确;理由阐述能有效运用文本内容)

如,①激情世博展风采,你我参与更精彩(理由:上海世博会是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做世博志愿者,自愿无偿地开展文明宣传。展示“风采”,赢得“精彩”。)

②成功的过去,和谐的现在,美好的未来!(理由:本届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③美好的城市,魅力的上海,美好的生活!(理由:中国馆自身就是一件“世博展品”最能直接真实地展示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④世博魅力无限,上海精彩有约(理由:世博会中国馆建筑斗拱巍峨,层叠出挑,引入最先进的科技成果,既环保又节能。展现了建筑的魅力和建设者的精彩。)

⑤城市 合作 发展 供赢(理由:和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一致,体现了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三) 阅读下文,完成第21--26题(27分)

(四) 21.(2分)缘

22.(4分,各2分)

(1)冬天,父亲在树苗身上涂白灰,围稻草;

(2)春天,父亲又去掉树身稻草,在小树周围扎下一圈枣刺棵儿。

23.(4分,各2分)比喻 生动地突出了父亲爱树如子的深厚感情

24.(6分,各2分)

(1)父亲领着我们,破冰过河去山沟里拉做地基的石头。

(2)石车陷冰河中,父亲卸扛一半石头到岸,父亲又独自把石头拉上岸。

(3)父亲从河水中出来,浑身都挂着水和冰凌。

25.(3分)D 26.他脖子里青筋勃露,满头大汗。手上、肩上、腿上几乎衣服的每个部位,都挂着水和冰凌。父亲因为哮喘,呼吸困难,脸被憋成青色,额头上的汗都是憋出来的。父亲脸色青胀,咳嗽不止,艰难地呼吸着。(围绕“冰凌”“哮喘”其中一层意思,语言通顺即可)

第二部分 写作(60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小制作
打字记
拥有成功
春节趣事
创建文明城市
真想再玩一把
省钱大比拼
包千张包
快乐十分钟——打雪仗
捉河虾
护蛋记
包馄饨
学绣花
寒假趣事
节日看烟花
浅析定制式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与成绩评价方式研究
浅析优化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试析大学生性与人格教育体系比较研究
试析中国现代高校数学教育创新研究
试论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现状及援助对策研究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85 岁以上股骨颈骨折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分析
浅析“五化”教学模式下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
试析范生教学设计能力现状透视与培养策略构想
浅论大学生创业现状的问题分析与建议
试析西部地区应用型本科院校ESP课程建设研究
试析东西方文化差异和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研究
试析新形势下改进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简论高校创业教育与大学生社会化发展
简论中国法学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读《景阳冈》有感
《景阳冈》词语解释
武松重返景阳冈
《景阳冈》写作特点
《景阳冈》的人物描写
缩写《景阳冈》
《景阳冈》教学杂谈
《景阳冈》文章导读
《景阳冈》近义词反义词
《景阳冈》一文动词的妙用
《景阳冈》中心思想
《景阳冈》句段赏析
《景阳冈》背景介绍
《景阳冈》句式变化
《景阳冈》文章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