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重庆南岸区09-10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重庆南岸区09-10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06

重庆南岸区09-10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内容预览:

南岸区2009--2010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应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遗骸(hái) 踌躇(chú) 愧怍(zuò) 连翘(qiào)

B、交卸(xiè) 星宿(sù) 丘壑(hè) 矗立(zhù)

C、惊骇(hài) 琐屑(xuè) 猝然(zù) 塌败(tā)

D、杀戮(lù) 阻遏(è) 地窖(jiào) 肃穆(mù)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惧惮 寒噤 穷愁缭倒 莫明其妙

B、制裁 焦灼 谈笑风生 转弯抹角

C、狼籍 颓唐 张皇失措 销声匿迹

D、脏物 俨然 若有所拾 悲喜焦集

3、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半辈子的风尘苦旅,整整一条路都认识他。

风尘苦旅:四处飘荡,到处游览。

B、经过短短半年的刻苦练习,她的铅笔画已是今非昔比,让她的辅导老师倍感欣慰。

今非昔比:今天已不能和以前相比,说明进步很快。

C、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命在一起,你就会看到他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天衣无缝:比喻拼合得十分完美自然,没有一点缝隙,就像一个整体。

D、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

了箱箧。

丰功伟绩:巨大的功绩。

4、根据句意和句子的结构特点仿写填空。(4分)

生活中充满着温暖:冬天的阳光最温暖,春天的和风最温暖;饥饿时的一块面包最温暖,________;伤心时的一句安慰最温暖_______……

5、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4分)

①人类肆无忌惮、大肆污染海洋严重破坏了海水环境。海洋污染造成的海水浑浊极大地

影响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水体的生产力;②铅、汞、砷、镉等重金属,在海域中

积累过多,对人类乃至海洋生物造成毒害;石油污染在海洋表面形成广大的油膜,阻止空气

中的氧气向海水中溶解,③而且石油分解时还会消费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海水缺氧,危害海

洋生物;④有机物污染会使海水富营养化,使海藻异常繁殖,赤潮泛滥,生态平衡。

(1)①句重复累赘,应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删去。

(2)②句语序不当,应将__________调至_________之前。

(3)③句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④句成分残缺,应这样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要求填空。(3分)

(1)“背影”,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形象,已经定格为浓浓的爱子深情。它出自著名散

文家、民主战士_____________的纪实散文。

(2)《骆驼祥子》是____________(作者名)自己最钟爱的作品,每当他谈到主人公________

的时候,意好像不是他虚构的小说人物,而是他的一位至亲好友,实有其人似的。

7、综合探究。(10分)

某校八年级一班开展了“牛年说牛”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后面各题。

(1)何为同学搜集了许多有关“牛”的对联,其中两副顺序乱了,请根据对联的相关知识

把它们进行重新整理。(4分)

雪映红梅小院香 人勤一世千川绿 牛耕沃野千山笑 牛奋四蹄万顷黄

①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张兰同学在网上找来的三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不超过25字)(3分)

材料一:商周时就有掌管国家公牛的官,叫“牛人”,职责是“以待国之政令”,就是说

设专职管理养牛是国家政治活动的需要。

材料二:古代战争中有使用“火牛阵”的,在上千头牛的犄角上绑上飞快的尖刀,尾巴上缚物浸油,夜间布干前线,点燃牛尾物,使其猛冲敌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材料三:古代写牛的诗很多。唐代诗人柳宗元有一首《牛赋》对牛进行了赞美;南宋诗人、政治家李纲有一首题为《病牛》的诗:耕梨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赢病卧残阳。此外,还有唐代李峤的《牛》,陆归蒙的《牧牛歌》,宋代孔平仲的《禾熟》等等。

从上材料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活中,当我们看到有本领、有办法、做事厉害的人时,常情不自禁地夸赞他:“真牛!”其实,我们读过的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也有许多人物很“牛”。仿照下面的例子,在“鲁智深、保尔、诸葛亮、孙悟空”中任选一人给其他同学解说一下。(3分)

示例:武松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他勇武刚烈,敢作敢为,真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牛!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10分,每空1分)

8、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2)无丝竹之乱,____________________。(《陋室铭》)

(3)____________________,云生结海楼。(《渡荆门差别》)

(4)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长歌行》中蕴涵人生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杜甫在《望岳》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抒情发自己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积极进取的豪迈情怀。

(7)《春望》中表面写山河依旧、草木繁茂,实际上写草茂人稀、物是人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9-12题。(15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岩叠嶂:____________________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素湍绿潭: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选出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文章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先写水,后写山,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不少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凝练而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篇末引用诗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表达了作者对三峡渔民悲惨生活的同情。

12、选文②③④段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各段描写的景色有什么特点?(4分)

①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景色特点:

第②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③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④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13-17题。(20分)

①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

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⑤。”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②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③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

③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④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⑤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广,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⑥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 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3、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按照什么说明顺序进行介绍的?(4分)

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①自然段划线句子中所选的三个例子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④段中划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②段中划线句子“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中的“许多”一词能不能删去?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怎样用文中的知识来解释这两句诗中的现象?你有过与诗人类似的观察和体验吗?试简要谈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18-23题。(20分)

等待录取通知的那个夏天

那是我人生中最漫长的一个夏天。

我的高考成绩很不理想,仅高出本科录取线三分。如果幸运垂赐我,我会走进大学的校门,而一旦稍有闪失,我就会名落孙山。

我的忐忑在逼人的暑热里不断发酵、膨胀……我开始失眠,接着,我的饭量迅速减少,一点胃口也没有。不久,我就瘦得皮包骨头了。

父亲常年在外,有一天,他突然出现在了我的面前。“陪爸爸到乡下转转吧。”父亲说。我不大情愿,但又不愿让父亲失望。、

我们骑着车,穿过郊区,一直到了县城。父亲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气,总骑在我前面。后来,我们到了一条河边。说是河,水却枯了,裸露的河床是一片开阔的沙滩。对岸一片树林,蓊蓊郁郁的。父亲说:“咱们到那儿乘凉。”沙子被日头烤得碳一样烫,脚刚踏上去,就被烧得跳起来。

我唏嘘着,下意识地调转车头。父亲说:“都大男子汉了,还那么娇气?”说着,自顾在前边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虽吃力,却沉稳。我无奈,只得跟随。脚上的感觉渐渐只剩下了热,后来,连热也没有了,只有麻木。半个小时后,父亲上了岸,我还有段距离。我不能不钦佩父亲。父亲向我招手,给我加油。我也上岸了,一霎间,我有点想哭。

树林里的确是个好地方,荫凉很厚,而且有风,把疲惫一点点地舔了去。坐下来拿出双脚,才知父亲和我都有了轻微的灼伤。父亲说,这算个什么呀,他小时候天天就这样光脚跑,一点事没有。但是,父亲还是从附近掐了一些草,揉碎了,敷在我的脚上。

父亲说:“现在感觉怎样?”

我笑了笑。我很久没有这么轻松地笑了。

父亲说:“再难的事,一咬牙,也就挺过来了。”

休息了一阵后,父亲还未尽兴。我们骑上车,又启程了。

这次,我们进了一片农民收摘后的果林。父亲说:“这树上肯定还有果子,你能给爸爸摘一个解解渴吗?”我点点头。我很快发现了一个果子,但长得很高。我不怕,脱下鞋子爬

树。爬到了粗大的树杈上,再爬,树枝越来越细,心里面越来越虚。我不能再爬了,但我多想把果子摘下来。这时,父亲在下边叫我:“下来吃果子了。”我循声望去,父亲的手里竟托着好几个果子!我爬下树,心灰又自惭。父亲拍拍我的头:“长果子的树不止一棵啊,总有适合你摘的。”

第二天,父亲走了,我的心情却好了一些。我开始冷静地想一些事情,心中渐渐踏实了。

一段日子后,父亲又回来了。父亲拎上网,说:“咱们去河里捉鱼吧。”父亲过去捉鱼捉得上瘾,只是这些年调往异地,少有闲暇,很少下河了。

我们沿着过去经常捉鱼的河走着。该下网了,可父亲不下。父亲说:“走,往上游走。”这是我极熟悉的一条河,却又是我极陌生的一条河。古朴的桑树、老槐、一人高的藤草,和愈来愈分不清路的小径。水清得像空气一样透明,螃蟹在临水的洞口和水中的石块上悠然地爬行……

我有些沉醉了。

父亲说:“多走几里路,不一样了吧?”

我使劲点点头。

父亲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递给我。

我接过来,意外的惊喜让我一下子痴得手足无措,幸运之神站在了我这边!

父亲说:“祝贺你,孩子!以后,还得走得再远一些,像这河,追求无止境啊。”

18、本文写了“我”陪父亲“到乡下转转”所经历的三件事,请分别用三字短语概括。(3

分)

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 第三件事:_____________

19、“我也上岸了,一霎间,我有点儿想哭。”我为什么想哭?请试着揣摩其中的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这是我极熟悉的一条河,却又是我极陌生的一条河”,为什么说“熟悉”的又是“陌生”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树林的确是个好地方,阴凉很厚。”请分析“厚”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父亲接到了我的录取通知书后为什么不马上给我,而是带我去捉鱼并让我沿着河岸上游走?(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在等待录取通知的那个夏天里,等待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种煎熬。请结合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文章内容以及你的生活体验,以“等待不仅仅是一种煎熬,更是……”为开头,谈谈你对“等待”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5分)

24、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600字左右;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④不得抄袭。

(1)题目:《永远的____________》(童年、微笑、伤痛、悔恨……)

要求:先将上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再根据要求作文。

(2)阅读下面的材料,请以“说‘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小枫刚参加工作不久,叔叔来看他。到了吃饭的时候,身上只有五十元钱的他很想找个小餐馆随便吃一点,可叔叔却偏选中了一家很体面的大餐厅,叔叔开始点菜,并征求小枫的意见,小枫只是含混地点点头:“随便,随便。”心里却直嘀咕:“五十元钱如何应付这顿饭?可叔叔却丝毫没有注意小枫的不安。

吃完饭,服务员拿来了帐单,小枫一看,吃惊地什么话也说不出。叔叔微微一笑,付了饭钱:“小伙子,我知道你的感觉,我一直再等你说不,可你为什么不说呢?要知道,有时候,一定要勇敢地把这个字说出来,这才是明智的。”

......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童年生活
不要摘花
秋游
我的童年生活
我的QQ生活
我的QQ生活
我的童年生活
我的QQ游戏生活
我的童年生活——打雪仗
老师,我想对您说
我和衣服的故事
我的奥比岛
我的理想
我的童年生活
我的小熊袋子
浅析智能化轴承状态检测
计算机信息管理中数据库系统的应用
基于微课的课堂知识点的教学应用探讨
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水平的有效策略
基于GSM红外报警器总体及工作流程设计
自己制作一张纸
关于中学生使用网络的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阳光动力”的环球之旅
用超声波洗衣服
你不了解的中国大阅兵
计算机组装与网络的虚拟教学模式
关于利用北斗卫星建立学生定位安全系统的建议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寝室同学人际交往
为什么春节联欢晚会从晚上8点开始?
2010年北京中考语文预测试卷及答案(9)
湖北省监利县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湖北荆州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题及答案(1)
2010年福建省福安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6)
湖北省监利县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3)
芜湖市重点中学2010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0年中考语文综合测试题及答案(5)
北京延庆县2010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苏泰州201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全册重点字词测试卷
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湖北省监利县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
2010年北京中考语文预测试卷及答案(10)
2010年湖北省石首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