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镇江市实验初中09-1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镇江市实验初中09-1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内容预览:

镇江市实验初中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九年级语文

一、积累运用(共23分)

(一)积累(共15分)

1.阅读下列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4分)

我踏着碧波浩渺的洞庭水走来时,湖面正摇yè着一轮朝阳喷薄欲出,你像一个浣纱的女子,湖光正拂动着你丰腴的臂膊,虚幻缥缈,迷离juàn永;我乘这水阔天空的万里长风离去时,夕阳在水天一色的相衔处淬落,你又像一个晚浴的佳人,融融的暮霭化作你婀娜的身姿,面罩轻纱,淡妆轻抹。我捧起屈子的《九歌》,回首再望,才看到你点点的泪痕,陆离斑驳。

2.默写。(8分)

① ,春风不度玉门关。

②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③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

④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⑤ ,志在千里。

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将雪景写得壮美绮丽的名句是:

, 。

3.名著阅读。(3分)

七十多个月来,国内两个政党一直相互争斗。一个党叫特雷姆克森,另一个党叫斯莱姆克森。区别就在于,一个党的鞋跟高,一个党的鞋跟低。事实上,据说高跟党更合古法,而国王却决意一切政府管理部门只启用低跟党人。你不可能不觉察,国王的鞋跟就特别来得低,至少比朝廷中的其他官员低一都尔(约合十四分之一英寸 )。

⑴选文中是 (填国名)的内务大臣向 (填人名)介绍自己的国家。(2分)

⑵这一情节的寓意是什么?(1分)

(二)运用(共8分)

4.下面这段话在表达上有多处语病,请选择四处用规定符号在原文上修改。(4分)

①换用号: ②增补号: ③删除号: ④调位号:

①E时代,“触网”成为许多中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不会上网就会被同学们称为“网盲”。通过网络获取知识、交友、娱乐已蔚然成风,发展成为风气。②有关医学人士与心理学家认为,一些青少年长期迷恋上网,会患上“网络成癔症”。这种病的主要症状:精神依赖、情绪焦躁、不思茶饭、记忆力减退等。③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阻止孩子不上网。④为此,专家建议,我们在强化网络规范的同时,也要有效寻找治疗疾病的方法。

5.阅读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的讲话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材料一:应对气候变化不是从零开始的,国际社会已经为之奋斗了几十年。《联合国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是各国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取得的结果,凝聚了各方的广泛共识,是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基础和行动指南,必须倍加珍惜、巩固发展。本次会议必须坚持并不能模糊公约及议定书的基本原则,必须遵循而不能偏离“巴厘路线图”的授权,必须锁定而不能否定业已达成的共识和谈判取得的进展。

材料二:中国有句成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西方也有句谚语: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应对气候变化既要着眼长远,更要立足当前。《京都议定书》明确规定了发达国家至2012年第一承诺期的减排指标。但从实际执行情况看,不少发达国家的排放不减反增。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公布的中期减排目标与协议的要求和国际社会的期望仍有相当距离。确定一个长远的努力方向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把重点放在完成近期和中期减排目标上,放在兑现业已做出的承诺上,放在行动上。一打纲领不如一个行动,我们应该通过切实的行动,让人们看到希望。

(1)读了上述二则材料,你有什么发现?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2)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学校决定举办以“全球气候变暖与人类未来”为主题的环保教育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则宣传标语。(2分)

二、阅读理解(共47分)

(一)阅读晏殊的《浣溪沙》,完成6-7题。(共5分)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6.从描写的景物来看,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 时候的生活和性情。上片词人因今追昔,借景抒情。请你揣摩一下词人在“夕阳”之下的所思所想,并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3分)

7.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阅读《绿》节选,完成8-11题。(共12分)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①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②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③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④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8.划线句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梅雨潭的绿?又是如何表现绿的特点的(选一句为例加以说明)?(4分)

9. “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2分)

10.选文在抒情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4分)

11.仿照下面例句,续写一段话,要求格式一致,内容连贯。(2分)

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 ,

; 。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节选),完成12-16题。(共14分)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亭以雨名,志喜也①。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帝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②,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③,其占为有年④。既而弥月不雨⑤,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⑥,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⑦,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苏轼《《喜雨亭记》

①志:记。②扶风,即凤关羽府。苏轼做过凤关羽府签书判官。雨麦:下麦雨。岐山,在今陕西岐山。③占:占卜算卦。④有年:指丰收。⑤弥月:整月。⑥乙卯:记日的干支数。⑦忭(biàn):高兴。

1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 ) (2分)

A.为亭于堂之北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B.泉香而酒洌 而吾亭适成

C.则以物名 病者以愈

D.行者休于树 官吏相与庆于庭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①杂然而前陈者 ②扶风之明年

③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④而吾亭适成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②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15.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这两篇短文均出自名家之手,文中都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思想?(2分)

 

(四)阅读《向生命鞠躬》一文,完成17-22题。(共16分)

(1)早就想带儿子爬一次山。这和锻炼身体无关,而是想让他尽早知道世界并不仅仅是由电视、高楼以及汽车这些人造的东西构成的。只是这一想法的实现已是儿子两岁半时的初冬季节。

(2)初冬的山上满目萧瑟。刈剩的麦茬已经黄中带黑,本就稀拉的树木因枯叶的飘落更显孤单,黄土地少了绿色的润泽了无生气。因此,当儿子发现了一只蚂蚱并指给我看时,我也感到十分惊讶。我想,这恐怕是山上唯一还倔强活着的蚂蚱了。

(3)我蹑手蹑脚地靠近,它发现有人,蹦了一下,但显然已经很衰老,才蹦出去不到一米。我张开双手,迅疾扑过去将它罩住,然后将手指裂开一条缝,捏着它的翅膀将它活捉了。

(4)我觉得就这样交给儿子,会被它挣脱,于是拔了一根干草,将细而光的草秆从它身体的末端捅进,再从它的嘴里捅出--小时候我们抓蚂蚱,为防止其逃跑都是这样做的,有时一根草秆上要穿六七只蚂蚱。蚂蚱的嘴里滴出淡绿的液体,那是它的血。

(5)我将蚂蚱交给儿子;告诉他:“这叫蚂蚱,专吃庄稼,是害虫。”儿子似懂非懂地点头,握住草秆,将蚂蚱盯了半天,然后又继续低头用树枝专心致志地刨土。儿子还没有益虫、害虫的概念,在他眼里一切都很新鲜。

(6)“跑了!跑了!”儿子忽然急切地叫起来。我扭头看见儿子只握着一根光秃秃的草秆,上面的蚂蚱已不翼而飞。我连忙跟儿子四处找。其实蚂蚱并未逃出多远,它只是在地上艰难地爬,间或无力地跳一下,因此我很轻易就发现了它,再-次将它生擒。我将蚂蚱重新穿回草秆,所不同的是,当儿子又开始兴致勃勃地刨土时,我没有离开,想看看这小玩意儿究竟用何种方法逃跑的。

(7)儿子手里握着的草秆不经意间碰到了旁边的一丛枯草,蚂蚱迅速将一根草茎抱住。随着儿子手抬高,那穿着蚂蚱的草秆渐成弓形,可是蚂蚱死死地抱住草茎。难以想象这如此孱弱受着重创的蚂蚱竟还有这么大的力量!

(8)儿子的手稍一松,它就开始艰难地顺着草茎往上爬。穿出它嘴的草秆在一点儿一点儿缩短,退出它身体的草秆已被它的血染得微绿。

(9)我张大嘴巴,看得出了神。我的心被悲壮的蚂蚱强烈震撼。它所忍受的疼痛我们人类不可能忍受。它的壮举在人世间也不可能发生。

(10)我相信,自己正在目睹一个奇迹,我想这是并非所有人都有幸目睹的生命的奇迹。等蚂蚱终于将草秆从身体里完全退出后,反而腿一松,从所抱的草茎上滚落到地上。它一定是筋疲力尽了。

(11)儿子手握着草秆再没有动。原来他和我一样,在呆呆地盯着蚂蚱的一举一动,并为之震惊。

(12)我慢慢站起来,随即向前微微弯腰。儿子以为我又要抓蚂蚱,连忙喊:“别,别,别动它!”我明白儿子的意思。

(13)但是,儿子大概永远也不会明白我弯腰的意思。我几乎是在下意识地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09年第6期)

17.根据这篇小说的内容“看到蚂蚱→捉住蚂蚱并用草秆穿透其身体→想看蚂蚱逃跑→盯着蚂蚱的一举一动→向蚂蚱鞠躬”,依次写出“我”对蚂蚱情感态度变化的词语。

→ →好奇 → →敬畏 (3分)

18.第(2)段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19.目睹蚂蚱逃生的过程,作者用哪两个词来评价的,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分)

20.文中的细节描写极富表现力,找出其中的一处并简要分析。( 2分)

21.怎样理解小说结尾“鞠躬”一词的含义?(3分)

22.实际上对这只蚂蚱而言,逃不逃生的结果都一样,反正都是死,它这样痛苦而死是否值得?谈谈你的理解。(2分)

三、作文(共50分)

23.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拥抱母亲,我们会享有亲情的温暖;拥抱成长,我们会丰富生命的内涵;拥抱梦想,我们会开创人生的辉煌;拥抱阳光,我们会感悟快乐的真谛;拥抱春天,我们会领略自然的美好。拥抱就是享有,拥抱就是开创,拥抱就是感悟……

请以“拥抱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3)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4)不得少于600字。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5题,共23分)

(一)(共15分)

1.曳 piāo 隽 mǒ

2.略

3.(1)利立浦特(小人国) 格列佛

(2)讽刺英国两个的政党尔虞我诈,争权夺利,争斗不休。(意对即可)

(二)(共8分)

4.(4分)(1) ①中“不会上网”后加“的人”;删去“蔚然成风”或“发展成为风气”。(3) ②中“不思茶饭”改为“茶饭不思”(4)③中删去“不” (5)④中“规范”改为“监管”或“管理”;或将“ 强化网络规范”改为“规范网络管理”“有效”放到“寻找”的后面。(改对一句得1分,给满4分为止。如有不同改法,只要正确合理,也可以给分。)

5.(1)(应对气候变化,)保持成果的一致性;(应对气候变化,)注重目标的合理性。

(2)参考:抑制气候变暖,保护人类家园。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要求:凸显主题(1分)语言简明(1分)。

二、(6-22题,共47分)

(一)(共5分)

6.暮春傍晚;对去年一次欢聚的回忆,想到时光的流逝,但愿美好希望重现等。

7.委婉含蓄地抒写了伤别怀旧之情。(对青春易逝的感伤之情。)

(二)(共12分)

8.从水波、水光、水质、水色四个方面写梅雨潭的绿;(2分)赏析(方法、特点各1分)如:第② 句“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运用比喻写出了梅雨潭的纯洁。第③句从光泽、质地入手,以“涂了‘明油’”和“鸡蛋清”喻绿,饰以“滑滑的”“明亮”,把绿水的洁净、软嫩活脱脱的状写出来。

9. 形象地写出了绿的广、浓、美;表达了作者对绿的喜爱。(1点得1分。共2分)

10.(1)直接抒情(1分)如“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那醉人的绿呀!”;(1分)

(2)融情于景如“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那样嫩……”用一连串的比喻写出了梅雨潭醉人的绿和醉人的美,也寄寓着作者的爱;

(3)用衬托(对比)的手法,表达作者对梅雨潭绿的喜爱。如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的“淡”杭州虎跑寺 “绿壁”的“浓”,西湖的波的“明”,秦淮河的“暗”进行衬托(对比),突出梅雨潭绿的不明不暗,不淡不浓,寄寓作者对梅雨潭绿的喜爱。(说出后两种中的一种得1分举例得1分)

11. 我若能剪你以为衣,我将赠给那贫寒的姑娘;她必喜笑颜开了。(格式、内容各1分)

(三)(共14分)

12.D

13.①摆放(陈列)②第二年 ③以……为乐 ④正好(恰好)

14.①醉了能够与大家一起欢乐,醒来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②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

15.为下文写太守乐作铺垫,反映欧阳修治理有方,这里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

16.与民同乐。

(四)(共16分)

17.惊讶、漠然、震撼(震惊)(意思大致相同即可)(3分)

18.交代蚂蚱生存的自然环境,烘托蚂蚱生命的顽强。(2分)

19.奇迹、悲壮(壮举)蚂蚱是这山上唯一活着至今还活着的生命就是“奇迹”;这只本已很衰老孱弱的蚂蚱,为了挣脱束缚获得自由,忍受摧残,顽强地的抗争,它的精神是一种“奇迹” ,它的举动悲壮。(4分)

20.参考:(1)“跑了!跑了!”儿子忽然急切地叫起来。“叫”写出儿子希望爸爸重新捉住逃跑的蚂蚱的心情。(2)儿子以为我又要抓蚂蚱,连忙喊:“别,别,别动它!”“喊”是害怕我再去捉蚂蚱,蚂蚱顽强的精神、求生的欲望震撼了两岁的儿子,他不想再伤害它,并对它产生了崇敬之情。(3)“蚂蚱迅速将一根草茎抱住。随着儿子手抬高,那穿着蚂蚱的草秆渐成弓形,可是蚂蚱死死地抱住草茎。”“抱”“成弓形”“死死地抱住”写出蚂蚱拼命求生的坚强毅力。 (找出细节描写1分,分析1分)

21.表达对生命的尊重、敬畏;对孱弱而顽强的生命的敬佩之意;对伤害生命的行为的愧疚、自责;对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乃至生命的代价教育了作者父子的感激。说明:答对一点给1分。(3分)

22.值得。生命是非常美好、珍贵的东西,我们应该好好珍惜。但是有些东西比生命更重要,比如自由、正义、信念等等。蚂蚱为了挣脱束缚,获得自由,献出生命,实现了生命的价值。(意对即可)

三、作文(共50分)

......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玩“捉迷藏”游戏
快乐的五一劳动节
一个故事给我的启示
快乐的六一儿童节
吹画趣课
我的课余生活——骑滑板
有趣的吹画
吹画趣课3
吹画
吹画趣课12
吹画趣课1
愉快的生日
吹画趣课11
五一节劳动节真快乐
我的儿童节,我快乐
白萨福克羊生理生化指标季节性变化研究
锦江河斑鳜繁殖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东宁县全力打造黑木耳种植基地
富硒罗汉果中罗汉果皂苷V的HPLC测定
雪莲中绿原酸、芦丁、木犀草素含量的HPLC法测定
罗田甜柿种质资源ISSR分子标记初步鉴定
芹菜露地和保护地栽培技术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山刺玫果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低盐高效发酵豆豉新工艺研究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夏秋鲜叶加工红茶的萎凋技术研究
卷烟包装材料中荧光增白剂的UPLC测定
两种方式提取杏鲍菇菌丝胞外酶的比较分析
农业科技风险投资内部运行机制研究
渝产续断多糖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的优化
2010年长沙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
广东省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北京密云县2010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湖北荆州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云南省怒江州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
湖北潜龙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湖北省荆州市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
河南省内乡县2010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各区县2010年中考二模试题及答案汇总(不断更新中...)
山东省东营市2010年五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北省唐山市2010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皖东南初中三校201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初2014年届九年级(下)阶段测试(七)
丰台区2014年初三统一练习
湖北省潜龙市2010年中考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