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浦江县前吴中学09-1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浦江县前吴中学09-1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内容预览:

浦江县前吴中学九年级语文期初调研试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21分,另有附加题4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朋友如醇酒,味浓而易醉;朋友如花香,芬芳而淡yǎ();朋友是秋天的雨,细腻又满怀诗意;朋友是十二月的梅,纯洁又傲然挺立。朋友不是画,它比画更xuàn()丽;朋友不是歌,它比歌更动听;朋友应该是诗--有诗的飘yì();朋友应该是梦--有梦的美丽;朋友更应该是那意味深长的散文,写过昨天又期待未来。

2、古诗文默写。(4分,另有附加题4分)

(1)神七航天员翟志刚的一句“代表祖国出征”来自于对祖国根深蒂固的爱,这是几千年来一个民族从实践中培养,形成的一种高尚、可贵的感情。“,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天下兴亡,”、“,只有香如故”等语句之所以被千古传颂,就是因为它们蕴涵着这种可贵的民族情感。

(2)附加题。(4分)

《出师表》,因其深情厚意寄翰墨,忠肝义胆照简编,一直为人所乐道。杜甫曾写道:“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陆游更是多次提到《出师表》:“《出师》一表通古今,。”(《病起书怀》)“,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3、根据下面的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写在横线上:(3分)

人要学会相信别人,也要学会保护自我;学会竞争,也要学会;学会严格,也要学会;学会坚持,也要学会;学会倾听,也要学会表达;学会默默恪守,也要学会分享心灵;学会在挫折中守护理想,在超越中留住平凡。

A、妥协B、协同C、宽容

4、下面文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根据要求提出修改意见:(3分)

①望着那一轮明月,我不由得想起苏轼那流传千古,路人皆知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②但是,这个世界上还有战争,还有离乱,还有贫穷,还有灾难……③想到这些,我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修改意见:第①句中有一个词使用不当,这个词是“”,应该改为“”;第③句犯了重复累赘的毛病,应该删去“”。

5、综合性学习:(8分)

亲爱的同学,生活在金华,你一定会被家乡的山山水水、民俗风情所陶醉,也一定会有许多惊喜的新发现吧!下面就请带我们走进家乡--金华。

(1)走进家乡名胜古迹:假如你被选为“走进家乡名胜古迹”活动小组的组长,要带领全组同学编一本反映家乡风光的读本,你计划怎样完成这个任务?请写出你们小组的主要活动过程,并给这个读本拟一个新颖、恰当的书名。(5分)

读本书名:《》

活动过程:①

(2)介绍家乡特产:活动中,你一定品尝了不少家乡特产,那么,请介绍一种自己最喜爱的家乡特产,给它拟一条广告词,让它走出金华,名扬天下。(3分)

特产名称:

广告词: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6~10题。(15分)

幸福的坡度

李其志

我们经常喜欢把自己的感受强加到别人身上,认为自己体会到的也一定是他人体会到的。其实,这在许多时候都有偏差,至少我从那位坐在轮椅上的中年男子身上看到了这一点。

那时,我们警队正和一所小学搞警民共建活动,小学生们每到周末就要自发地到警队来打扫卫生,这让我们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几个领导一商量,也应该为学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上法制教育课是一个方面,但不够。后来一个民警说,学校距离马路挺近的,小学生每天上学放学过马路,家长都很担心。于是我们就有了主意,设个助学岗,一来可以保证学生过马路时的安全;二来,对那些在学校外抢小学生钱的大孩子也是个警示。

每天护送孩子们过马路,时间长了,与孩子家长也熟悉起来,基本上能认清哪个小孩子是谁的。其中一个坐着残疾人手摇车的中年男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的神情有些落寞,只有在见到自己的孩子跑过来时,才豁然一笑。

后来,我知道他的孩子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有一次我问他,那个坐着轮椅的是你爸爸吗?他点点头。我说,他行动不方便,你放学不可以自己回家吗?

男孩儿欲言又止,嘟着嘴道:他就在前边的福利厂工作呢。

我心里说,这小孩子,不知大人的难处。

初秋的雨总会在不经意间落下来。那天我们又提前到助学岗上执勤,在树下,我见到了那位中年男子,披着雨衣,头露在外面,都淋湿了。见到我后,笑笑,说:“警察同志,麻烦您一件事可以吗?”

我说:“您尽管说。”

他说:“孩子上学时没带雨具,你能帮我把这把伞送给他吗?你知道,家长不让过止步线的,不然孩子会生气。”

我点点头道:“没问题。”

转身时,我想到一个问题,对他说:“孩子这么大了,你行动又不方便,不用每天来接他了吧。”

男子有些不好意思,但又有些自豪地说:“哪里是我接他,是他接我了。”

我有些疑惑了。他接着解释道:“我回家的路上有个大上坡,每次走那里很费力气的,孩子上学后,就对我说,爸爸,学校离你的工厂这么近,每天放学的时候,咱们俩一起走吧,上坡时我推你。这一推就是三年。其实上一年级的时候,他那么小,又怎么推得动?可孩子心里是怕累着爸爸呀。我怎么劝也劝不住,孩子在后面红着脸,喘着粗气地推,我在前面用力地摇着,却不知不觉中泪流满面。可你知道,其实我心里真是幸福极了。”

我的心里一酸,转过头去,说:“我去接他了。”

见到那小男孩,我蹲下身说,“今天叔叔和你一起推你爸爸回家,行不行?”

小男孩儿笑起来,“叔叔你开玩笑?”

我说:“警察不说假话,试试叔叔的力气吧。”

初秋的雨幕里,一个警察和一个打着鲜黄雨伞的男孩,推着一辆手摇车在爬坡。

那是一个幸福的坡度。

6、结合语境,说说文中的加点词语“自豪”的表达效果。(2分)

7、文章第二自然段提及设助学岗的情况有什么作用?(3分)

8、体悟文中画曲线语句的内涵,想想“泪流满面”和“幸福极了”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9、阅读文中两处描写秋雨的句子,说说它们有什么作用。(3分)

10、整体感知全文,链接现实生活,谈谈你对文题“幸福的坡度”的理解。(3分)

 

(二)不可放弃的努力(11分)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人生有很多东西是可以放弃的,但万万不可轻言放弃的是:努力。

你是否知道大鱼和小鱼的习性?大鱼喜欢吃小鱼,小鱼总是躲避大鱼。有人曾经用这两种鱼做了一个实验:

用玻璃板把一个水池隔成两半,把一条大鱼和一条小鱼分别放在玻璃隔板的两侧。开始时,大鱼要吃小鱼,飞快地向小鱼游去,可一次次都撞在玻璃隔板上,游不过去。过了一会儿工夫,大鱼放弃了努力,不再向小鱼那边游去。更有趣的是,当实验者将玻璃板抽出来之后,大鱼也不再尝试去吃小鱼了!大鱼失掉了去吃小鱼的信心,放弃了努力。

其实,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有时也会犯大鱼那样的错误。记得4分钟跑完1英里的故事吧?自古希腊以来,人们一直试图达到4分钟跑完1英里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们曾让狮子追赶奔跑者,也曾喝过真正的老虎奶,但是都没实现目标。于是许许多多的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断言:人在4分钟内跑完一英里路程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我们骨骼结构不对头,肺活量不够大,风的阻力又太大。理由实在很多很多。

然而,有一个人首先开创了4分钟跑完1英里的纪录,证明许许多多的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断言都错了。这个人就是罗杰·班尼斯特。更令人惊叹的是,一马当先竟引来了万马奔腾。在此之后的一年里,又有300名运动员在4分钟内跑完了1英里的路程。

训练技术并没有重大突破,人类的骨骼结构也没有大的改变,数十年前被认为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今天变成了现实?是因为有人没有放弃努力,是因为有了榜样的力量。

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路上,有时候障碍的确存在,甚至很多;但有时候障碍已经消失,或已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克服,可我们还误认为障碍仍然存在,不可逾越。可以说,有好多障碍并不是存在于外界,而是存在于我们的心里。

几乎每个胜利者,都曾经是个失败者。胜利者与失败者的重要区别是:胜利者屡败屡战,决不轻易放弃努力;失败者偶遇挫折,却很快放弃了努力。

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征途上有道河,那道河叫放弃。

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征途上有座桥,那座桥叫努力。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2、文章举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论点?(2分)

13、谈谈你对文中加线句的理解。(3分)

可以说,有好多障碍并不是存在于外界,而是存在于我们的心里。

14、请你为本文再补充两个证明中心论点的例子,叙述要简明扼要。(4分)

三、古诗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三则古诗文,完成15-22题。

(一)天净沙·秋思(4分)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5、一切景语皆情语。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渲染了的气氛,抒发了诗人

极其的情绪。(2分)

16、“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它被穿插在诗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我的分析:

(二)曹刿论战(8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刿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1)小惠未徧()(2)彼竭我盈()(3)公将鼓之()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9、请联系文章谈谈本文的写作特点。(3分)

 

(三)训俭示康(7分)

参政鲁公①为谏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于酒家。既入,问其所从来,以实对。上曰:“卿为清望官②, 奈何饮于酒肆?”对曰:“臣家贫,客至,无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觞之③。”上以无隐,益重之。张文节④为相,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⑤。所亲或规之,曰:“公今受奉不少,而自奉若此,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⑥。公宜少从众。”公叹曰:“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呜呼!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注释]①参政鲁公:参知政事(副宰相)鲁宗道。②清望官:清廉有名望的官职。③觞(shāng)之:

备酒招待客人。④张文节:张知白,宋真宗、宋仁宗时的宰相,谥号文节。⑤自奉养如为河

阳掌书记时:自定的生活标准像原来任河阳掌书记的时候。⑥公孙布被之讥:汉代的公孙弘

为人阴险,把俸禄都用来养宾客,自己很俭省,用的被子是用布制的。

20、与“所亲或规之”中的“或”字意义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或师焉,或不焉B、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C、或异二者之为D、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1、翻译下列句子:(2分)

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22、文中有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可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请写出来并说出其大意。(3分)

四、写作:(50分)

23、憧憬是一种梦想,梦有多美,憧憬的图画就有多美;憧憬是一个希望,希望有多大,憧憬的舞台就有多大;憧憬是一种智慧,智慧有多深,憧憬的隧道就有多深;憧憬是一种执著,成就有多高,憧憬的巅峰就有多高……

请以“憧憬”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2)字数不少于600。

浦江县前吴中学九年级语文期初调研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21分,另有附加题4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朋友如醇酒,味浓而易醉;朋友如花香,芬芳而淡yǎ(雅);朋友是秋天的雨,细腻又满怀诗意;朋友是十二月的梅,纯洁又傲然挺立。朋友不是画,它比画更xuàn(绚)丽;朋友不是歌,它比歌更动听;朋友应该是诗--有诗的飘yì(逸);朋友应该是梦--有梦的美丽;朋友更应该是那意味深长的散文,写过昨天又期待未来。

2、古诗文默写。(4分,另有附加题4分)

(1)神七航天员翟志刚的一句“代表祖国出征”来自于对祖国根深蒂固的爱,这是几千年来一个民族从实践中培养,形成的一种高尚、可贵的感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等语句之所以被千古传颂,就是因为它们蕴涵着这种可贵的民族情感。

(2)附加题。(4分)

《出师表》,因其深情厚意寄翰墨,忠肝义胆照简编,一直为人所乐道。杜甫曾写道:“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陆游更是多次提到《出师表》:“《出师》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3、根据下面的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写在横线上:(3分)

人要学会相信别人,也要学会保护自我;学会竞争,也要学会B;学会严格,也要学会C;学会坚持,也要学会A;学会倾听,也要学会表达;学会默默恪守,也要学会分享心灵;学会在挫折中守护理想,在超越中留住平凡。

A、妥协B、协同C、宽容

4、下面文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根据要求提出修改意见:(3分)

①望着那一轮明月,我不由得想起苏轼那流传千古,路人皆知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②但是,这个世界上还有战争,还有离乱,还有贫穷,还有灾难……③想到这些,我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修改意见:第①句中有一个词使用不当,这个词是“路人皆知”,应该改为“妇孺皆知,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等”;第③句犯了重复累赘的毛病,应该删去“长时间或久久”。

5、综合性学习:(8分)

亲爱的同学,生活在金华,你一定会被家乡的山山水水、民俗风情所陶醉,也一定会有许多惊喜的新发现吧!下面就请带我们走进家乡--金华。

(1)走进家乡名胜古迹:假如你被选为“走进家乡名胜古迹”活动小组的组长,要带领全组同学编一本反映家乡风光的读本,你计划怎样完成这个任务?请写出你们小组的主要活动过程,并给这个读本拟一个新颖、恰当的书名。(5分)

读本书名:《风景这边独好》

活动过程:①收集、拍摄反映家乡名胜古迹的照片

②收集有关家乡名胜古迹的诗词,传说等材料

③整合信息

(2)介绍家乡特产:活动中,你一定品尝了不少家乡特产,那么,请介绍一种自己最喜爱的家乡特产,给它拟一条广告词,让它走出金华,名扬天下。(3分)

特产名称:略

广告词:略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6~10题。(15分)

幸福的坡度

李其志

我们经常喜欢把自己的感受强加到别人身上,认为自己体会到的也一定是他人体会到的。其实,这在许多进修都有偏差,至少我从那位坐在轮椅上的中年男子身上看到了这一点。

那时,我们警队正和一所小学搞警民共建活动,小学生们每到周末就要自发地到警队来打扫卫生,这让我们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几年领导一商量,也应该为学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上法制教育课是一个方面,但不够。后来一个民警说,学校距离马路挺近的,小学生每天上学放学过马路,家长都很担心。于是我们就有了主意,设个助学岗,一来可以保证学生过马路时的安全;二来,对那些在学校外抢小学生钱的大孩子也是个警示。

每天护送孩子们过马路,时间长了,与孩子家长也熟悉起来,基本上能认清哪个小孩子是谁的。其中一个坐着残疾人手摇车的中年男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的神情有些落寞,只有在见到自己的孩子跑过来时,才豁然一笑。

后来,我知道他的孩子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有一次我问他,那个坐着轮椅的是你爸爸吗?他点点头。我说,他行动不方便,你放学不可以自己回家吗?

男孩儿欲言又止,嘟着嘴道:他就在前边的福利厂工作呢。

我心里说,这小孩子,不知大人的难处。

初秋的雨总会在不经意间落下来。那天我们又提前到助学岗上执勤,在树下,我见到了那位中年男子,披着雨衣,头露在外面,都淋湿了。见到我后,笑笑,说:“警察同志,麻烦您一件事可以吗?”

我说:“您尽管说。”

他说:“孩子上学时没带雨具,你能帮我把这把伞送给他吗?你知道,家长不让过止步线的,不然孩子会生气。”

我点点头道:“没问题。”

转身时,我想到一个问题,对他说:“孩子这么大了,你行动又不方便,不用每天来接他了吧。”

男子有些不好意思,但又有些自豪地说:“哪里是我接他,是他接我了。”

我有些疑惑了。他接着解释道:“我回家的路上有个大上坡,每次走那里很费力气的,孩子上学后,就对我说,爸爸,学校离你的工厂这么近,每天放学的时候,咱们俩一起走吧,上坡时我推你。这一推就是三年。其实上一年级的时候,他那么小,又怎么推得动?可孩子心里是怕累着爸爸呀。我怎么劝也劝不住,孩子在后面红着脸,喘着粗气地推,我在前面用力地摇着,却不知不觉中泪流满面。可你知道,其实我心里真是幸福极了。”

我的心里一酸,转过头去,说:“我去接他了。”

见到那小男孩,我蹲下身说,“今天叔叔和你一起推你爸爸回家,行不行?”

小男孩儿笑起来,“叔叔你开玩笑?”

我说:“警察不说假话,试试叔叔的力气吧。”

初秋的雨幕里,一个警察和一个打着鲜黄色雨伞的男孩,推着一辆手摇车在爬坡。

那是一个幸福的坡度。

6、结合语境,说说文中的加点词语“自豪”的表达效果。(2分)

“自豪”的词典义是因为自己或者与自己有关的集体或个人具有优良品质或取得伟大成就而感到光荣,这里的语境义是表现了男子因为有儿子帮他推车而感到幸福的心理。

7、文章第二自然段提及设助学岗的情况有什么作用?(3分)

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即警察和男孩“推车爬坡”埋下了伏笔,作了铺垫。

8、体悟文中画曲线语句的内涵,想想“泪流满面”和“幸福极了”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不矛盾。父亲之所以“泪流满面”是因为年幼的儿子懂得疼爱爸爸,“红着脸、喘着粗气”推车爬坡,是感动的“泪”;“幸福极了”也是因父亲感受到儿子的爱,内心很满足。

9、阅读文中两处描写秋雨的句子,说说它们有什么作用。(3分)

不但交代了时令,而且渲染了气氛,在前后呼应中突出了人物形象。(或答“雨为情节的发展创造环境,渲染气氛,也为父与子爱的给予和回报构筑背景,达到情景交融之效”也可)

10、整体感知全文,链接现实生活,谈谈你对文题“幸福的坡度”的理解。(3分)

示例:生活中随处都有“幸福”的风景,哪怕只是一道坡,在那个幸福的坡度上,也有爱和真情流淌……

(二)不可放弃的努力(11分)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人生有很多东西是可以放弃的,但万万不可轻言放弃的是:努力。

你是否知道大鱼和小鱼的习性?大鱼喜欢吃小鱼,小鱼总是躲避大鱼。有人曾经用这两种鱼做了一个实验:

用玻璃板把一个水池隔成两半,把一条大鱼和一条小鱼分别放在玻璃隔板的两侧。开始时,大鱼要吃小鱼,飞快地向小鱼游去,可一次次都撞在玻璃隔板上,游不过去。过了一会儿工夫,大鱼放弃了努力,不再向小鱼那边游去。更有趣的是,当实验者将玻璃板抽出来之后,大鱼也不再尝试去吃小鱼了!大鱼失掉了去吃小鱼的信心,放弃了努力。

其实,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有时也会犯大鱼那样的错误。记得4分钟跑完1英里的故事吧?自古希腊以来,人们一直试图达到4分钟跑完1英里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们曾让狮子追赶奔跑者,也曾喝过真正的老虎奶,但是都没实现目标。于是许许多多的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断言:人在4分钟内跑完一英里路程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我们骨骼结构不对头,肺活量不够大,风的阻力又太大。理由实在很多很多。

然而,有一个首先开创了4分钟跑完1英里的纪录,证明许许多多的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断言都错了。这个人就是罗杰·班尼斯特。更令人惊叹的是,一马当先竟引来了万马奔腾。在此之后的一年里,又有300名运动员在4分钟内跑完了1英里的路程。

训练技术并没有重大突破,人类的骨骼结构也没有大的改变,数十年前被认为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今天变成了现实?是因为有人没有放弃努力,是因为有了榜样的力量。

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路上,有时候障碍的确存在,甚至很多;但有时候障碍已经消失,或已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克服,可我们还误认为障碍仍然存在,不可逾越。可以说,有好多障碍并不是存在于外界,而是存在于我们的心里。

几乎每个胜利者,都曾经是个失败者。胜利者与失败者的重要区别是:胜利者屡败屡战,决不轻易放弃努力;失败者偶遇挫折,却很快放弃了努力。

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征途上有道河,那道河叫放弃。

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征途上有座桥,那座桥叫努力。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人生有很多可以放弃的东西,但万万不可轻言放弃的是:努力(或:文章题目)

12、文章举了哪些事例有证明论点?(2分)

大鱼和小鱼的故事;人们试图4分钟跑完1英里,多少年没有实现,罗杰·班尼斯特却开创了纪录

13、谈谈你对文中加线句的理解。(3分)

可以说,有好多障碍并不是存在于外界,而是存在于我们的心里。

人们的思想意识容易受传统的局限,人们的意志情感容易被假象所迷惑,受自身心理因素的干扰而阻止了前进的脚步。

14、请你为本文再补充两个证明中心论点的例子,叙述要简明扼要。(4分)

三、古诗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三则古诗文,完成15-22题。

(一)天净沙·秋思(4分)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5、一切景语皆情语。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渲染了萧瑟苍凉(凄凉)的气氛,抒发了诗人

极其孤寂悉苦(悲伤)的情绪。(2分)

16、“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它被穿插在诗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我的分析:

以乐景写哀情,反衬离人思乡的愁绪。

(二)曹刿论战(8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遂入见。

刿曰:“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刿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1)小惠未徧(通“遍”遍及)(2)彼竭我盈(士气旺盛)(3)公将鼓之(击鼓)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略

19、请联系文章谈谈本文的写作特点。(3分) (1)详略得当(2)语言精练

(三)训俭示康(7分)

参政鲁公①为谏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于酒家,既入,问其所来,以实对。上曰:“卿为清望官②, 奈何饮于酒肆?”对曰:“臣家贫,客至无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觞之③。”上以无隐,益重之。张文节④为相,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⑤,所亲或规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⑥。公宜少从众。”公叹曰:“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呜呼!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注释]①参政鲁公:参知政事(副宰相)鲁宗道。②清望官:清廉有名望的官职。③觞(shāng)之:

备酒招待客人。④张文节:张知白,宋真宗、宋仁宗时的宰相,谥号文节。⑤自奉养如为河

阳掌书记时:自定的生活标准像原来任河阳掌书记的时候。⑥公孙布被之讥:汉代的公孙弘

为人阴险,把俸禄都用来养宾客,自己很俭省,用的被子是用布制的。

20、与“所亲或规之”中的“或”字意义不同的一项是(C)(2分)

A、或师焉,或不焉B、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C、或异二者之为D、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1、翻译下列句子:(2分)

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有贤德有才能的人的深谋远虑,哪里是凡庸的人所能比得上的呢!

22、文中有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可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请写出来并说出其大意。(3分)

名言: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大意:由节俭进入奢侈是容易的,由奢侈进入节俭却困难了。

......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QQ生活
我的童年生活
我的QQ游戏生活
我的理想
秋游
我的QQ生活
我的童年生活
不要摘花
我的小熊袋子
我的童年生活——打雪仗
我的童年生活
老师,我想对您说
我的奥比岛
我的童年生活
我和衣服的故事
计算机信息管理中数据库系统的应用
“阳光动力”的环球之旅
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水平的有效策略
计算机组装与网络的虚拟教学模式
基于微课的课堂知识点的教学应用探讨
你不了解的中国大阅兵
关于中学生使用网络的思考
基于GSM红外报警器总体及工作流程设计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寝室同学人际交往
关于利用北斗卫星建立学生定位安全系统的建议
为什么春节联欢晚会从晚上8点开始?
浅析智能化轴承状态检测
自己制作一张纸
用超声波洗衣服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北京延庆县2010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0年北京中考语文预测试卷及答案(9)
芜湖市重点中学2010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湖北荆州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题及答案(1)
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湖北省监利县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湖北省监利县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
2010年福建省福安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0年北京中考语文预测试卷及答案(10)
2010年中考语文综合测试题及答案(5)
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6)
2010年湖北省石首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3)
湖北省监利县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3)
江苏泰州201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全册重点字词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