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黄冈市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黄冈市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0年秋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模拟试题

一、古诗词名句填写。(共6分)

1、浮云游子意, 。(李白《送友人》)

2、 ,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3、《渡荆门送别》中运用奇妙的比喻描绘近景的句子是: , 。

4、《望岳》一诗中表达诗人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句子是: ,

5、梦,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展现着人们丰富的生活图景。请调动你的课内外积累,写出一个写梦的完整的诗句: , 。

6、近水楼台先得月, 。

二、语言基础与语文实践活动。(共23分)

7、下面是一副顺序被打乱的对联,请调整后工整地写在方格中。(3分)

了却人间多少事 满腔欢喜 笑开天下古今愁 大肚能容

8、下列各组中,无错别字且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2分)

A、歼灭(qiān) 寒噤(jìn) 烧灼(zhuó) 揣测(chuǎi) 再接再励

B、恍惚(huǎng) 震悚(sǒng)踌躇(chóu) 愧怍(zuò) 不可明状

C、荒谬(miào) 镂空(lòu) 轩榭(xuān) 湛蓝(zhàn) 大肆渲染

D、帷幕(wéi) 连翘(qiáo)繁衍(yǎn) 遗骸(hái) 响彻云霄

9、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唐朝张嘉贞说,远望这座桥远望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B、纵比,即以一事物的各个发展阶段作比;横比,则以此事物与彼事物相比。

C、小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小张进了技术学校,读机械专业;我在汽车公司上班;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D、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山茶、墨兰……等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10、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我始终没来得及按照总编的要求修改这个剧本,几年来我一直耿耿于怀,深感有负他的嘱托。

B、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C、这位文学老人被誉为“农民诗人”,他最善于在田间地头和锅台灶边捕风捉影,从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

D、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11、下面一段话中有两处语病,请指出并提出修改意见。(2分)

①共建绿色家园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②我们深刻认识到,环境治理一定要避免不能陷入污染一治理一再污染的恶性循环。③这就需要治理头整理南京的山水。④为了保护南京的“绿肺”,中山陵园管理局已于去年底提交了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⑤作为中学生,我们也要积极行动起来,为建设绿色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 句的语病是: ,修改意见:

第 句的语病是: ,修改意见:

12、很多事物人们会给以新的解释,请你仿照下面的例子,选择一种事物写出你富有个性化的解释。(2分)

例1:班长:就是一人之下,数十人之上“山中无老虎”时称“大王”的那只猴子。

例2:健康:健康本身不能给人带来什么,但没有健康的人肯定什么都没有。

13、综合性学习与语言实际运用。(10分)

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没有爱的人间是一片精神的荒漠。让我们一起走进爱的世界,感受爱的温暖。

【爱的名言】古往今来,许多名家大师都对爱作出过精僻的阐释,请你从自己的积累中搜集两条关于“爱”的名言警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名言一:

名言二:

【爱的心语】表达爱是人类的精神需要,它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如果你的父亲或母亲正在外地打工,请你用排比的句式给他(或她)发一条满含爱意的短信。(2分)

我的短信:

【爱的行动】“心动不如行动”,奉献爱不但可以愉悦他人,也可以快乐自己。如果你们班要开展一次以“我爱我快乐”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请完成下面的任务。(2分)

⑴假如你们班派你作为代表邀请一位知名的心理学专家来给你们作“珍爱生命,拥抱幸福”为主题的专题讲座,你该怎么对他说?(2分)

我的邀请:

⑵为了让活动开展得更有成效,班委会让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则公益广告词,你将如何写?(2分)

我的公益广告词:

⑶活动结束后,班上要开一次总结性班会,作为主持人,要你设计一段简明的开场白,你将怎样说?(2分)

我的开场白:

三、浅层次阅读理解。(共30分)

(一)阅读古典诗歌。(共4分)

使 至 塞 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4、这首诗叙述了 ,抒发了

之情。(2分)

15、王维的诗,历来被人们誉为“诗中有画”,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所展现的画面。(2分)

我的描绘:

 

(二)阅读时事新闻。(5分)

人民网北京1月3日电 (记者 严冰)2011年铁路春节旅客运输工作方案今天出台。2011年铁路春运自2011年1月19日起至2月27日止,为期40天,其中节前15天、节后25天。春运期间,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3亿人次,同比增加2554万人次,增长12.5%,日均575万人次。其中,发送直通旅客9200万人次,同比增长11.6%。

据铁路部门预计,由于2011年春节时间较2010年提前了11天,节前学生流、务工流、探亲流将出现重叠,2011年春运铁路客流将呈现节前客流高度集中、节后客流持续高位运行的特点。节前北京、广州、上海、杭州地区,节后成都、重庆、武汉、南昌、合肥、阜阳、湖南地区客流压力将更大。

保证春运安全是铁路部门最核心最重要的工作。目前,各铁路局按照铁道部要求,正集中力量、集中时间进行行车设备整治。将采取切实措施,加强旅客高度聚集处所的客流引导,加强旅客行李和人身全覆盖安全检查,保证旅客旅途平安。针对客流突增、天气突变等非正常情况,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全国铁路动态储备内燃机车500台。

一年一度的春运大幕即将拉开,铁路部门广大干部职工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实做细各项工作,努力构建铁路和谐春运。

16、给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2分)

我拟的标题:

17、针对今年春运期间客流量增多的情况,铁路部门作了哪些准备工作?请简要概括出三点。(3分)

(1)

(2)

(3)

(三)阅读科普小品。(共10分)

物 种 灭 绝

谢小军

①现在地球上的物种正处于地质史上又一次大灭绝的时期。世界上11%的鸟类已经踪影全无,非洲一些地方的类人猿减少了50%,亚洲40%的动物和植物将很快消失,到2025年,全球三分之二的海龟也将与我们永别。

②这仅仅是本次物种灭绝的冰山一角。科学家估计可能每20分钟就有一个物种灭绝,也就是说一年可能会有27000个物种灭绝,而其中很多物种也许人类还闻所未闻便永远地消失了。

③自然灾害是地质史上前五次物种大灭绝的主要原因,但当前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却是由人类所驱动的。

④过度地垦荒伐木,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系统。据统计,目前地球上超过四分之一的土地已被开垦,54个国家90%的森林已经消失。南美亚马逊河流域的雨林正在以每年24000平方千米的速度消失,这相当于每小时有六个天安门广场那么大面积的雨林在消失。

⑤大肆地狩猎、捕捞是物种灭绝的又一原因。美洲野牛在欧洲人到来之前有3000万头,由于不断捕猎,到1890年只剩下了750头;蓝鲸最初有30万头,大肆捕杀使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只剩下了几千头。联合国声称由于过度捕捞,目前海洋中最主要的17种鱼类已有15种数量大幅减少,严重影响了海洋生物的生存。

⑥稀有物种的国际贸易对物种灭绝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种国际贸易一年的净利润能达到100亿美元,它的规模超过了非法军火贸易,仅次于毒品交易。巨大的利益驱使一些盗猎的犯罪分子铤而走险,如象牙贸易虽在1990年就被国际社会明令禁止,但时至今日每年仍有4000头大象遭到猎杀。

⑦环境污染对物种生存而言也是一个严重的威胁。重金属、阻燃剂、合成激素、杀虫剂等到处散播,无处不在;污水、酸雨、放射性废物、油污等正在不断蹂躏着生态系统。

⑧可见,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的各种不理性行为,严重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加快了物种灭绝的速度。面对当前的物种大灭绝,人类如果还不能清醒地认识到它的危机,还不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那么,今天的物种灭绝就会拉开明日人类终结的帷幕!

18、写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含义。(2分)

(1)这仅仅是本次物种灭绝的冰山一角。

“冰山一角”的含义是:

(2)今天的物种灭绝就会拉开明日人类终结的帷幕!

“终结的帷幕”的含义是:

19、④-⑦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2分)

20、文章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说明方法:

作用:

21、“科学家估计可能每20分钟就有一个物种灭绝,也就是说一年可能会有27000个物种灭绝”一句中的两个“可能”能否删掉?为什么?(2分)

22、文中作者说 “环境污染对物种生存而言也是一个严重的威胁”,请你举出生活中你所看到的现象加以说明。(2分)

(四)阅读古典文学。(11分)

〖甲〗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巫 峡(杨炯)

三峡七百里,唯言巫峡长。 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 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 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 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 美人今何在,灵芝徒有芳。 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2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⑴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⑵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⑶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⑷美人今何在,灵芝徒有芳

24、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4分)

⑴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⑵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25、甲文是给江水作注,为什么却要先写三峡的山?(2分)

26、甲文中的“ ”与乙文中的“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一句意思相同。甲文抒发了作者 ;乙文则抒发了诗人 。(3分)

 

四、深层次阅读赏析。(共11分)

谁与我同行

严忠付

①上初中时,学校每周总有二三晚的补习课。家中离学校有三里来路地,白天不觉怎样,三蹦两跳便到了学校,夜晚就悚然了。

②过一片稻田,翻一座山岭,而过岭是极惧怕的。一条窄窄的山道,铺着青石,是乡村独轮车行的路。A两旁是过人的小树林,风一吹来,飒飒作响。间或林子里有夜莺和爬行动物鸣叫,全身毛孔大张,一身冷汗。有月亮时,从密密的枝桠间透出些淡淡的光亮来,洒在青石路上,行来可稍见轻松些;若遇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心口便如兜着一只小兔。

③这时就想起母亲的话来,将头顶的毛发尽力往上梳,露出亮亮的额头来。母亲说,年轻人额头有团火,能驱妖捉魔。走夜路最怕的是碰上“鬼”这东西,尽管谁也没见过。总之,晚上补习归来,见四周漆黑,便无端想起了“鬼”来。

④父亲见我害怕,便说:胆是锻炼出来的,你应该时时想到你是男子汉。

⑤一天晚补习归来,刚上山岭,便见前面几十米远的地方有个火把在移动。我高兴极了,心里也不再有惧怕。我加快步伐,想赶上那火把,结伴过岭。谁知我的步子加快时,那火把移动的速度也加快了。

⑥我的心顿时一阵惊跳,莫不是碰上了老人们说的“鬼火”!夏天纳凉,老人们常说鬼的故事,都说荒郊野外有鬼火出没。一时间,我仿佛肩上压有千斤重担,两腿发软,寸步难移。

⑦想到了父亲的话“你是男子汉”,我多少鼓了鼓勇气,艰难地一步步朝前走去。但当我放慢了脚步时,火把也放慢了移动的速度,始终与我保持几十米的距离。

⑧下了山岭,便可见人家灯光了,我也松了一口气。一摸额头,却是一头的冷汗,深知那是吓的。下了岭走在平阔的田野上,那火把便在我眼前消失了。

⑨回到家中,我把这件怪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却不以为然地说:“B世上根本就没有鬼,夜晚的鬼火,是磷火。你在学校应该学过的,有啥害怕的。”

⑩以后,我每次晚上回来,都能见到山岭上一支火把走在我的前面,虽然害怕,但我壮着胆子跟在后面,它终究没有伤害于我,并照亮我夜行的路。渐渐地,我便不再害怕了,我想那是与我一样夜行的路人。

⑾那天,我告诉父亲,我不怕独自走夜路了。我甚至渐渐地感觉出夜行的快乐来--

万籁俱寂,抑或虫鸣蛙叫,都有一份怡人的意境。这是不敢夜行之人所体会不到的。

⑿从那以后,火把便在我夜行时消失了。毕业后,母亲告诉我,那是父亲打的火把。

27、这篇文章记叙了 ,抒发了 。(2分)

28、文章对“父亲”着墨并不多,大部分篇幅是把父亲放在暗处来写,但父亲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形象一点都不显得模糊。请你简要概括父亲的性格特征。(2分)

29、文章画线的A、B两处各是什么描写?有何作用?(2分)

A处:

B处:

30、作者为什么一直到最后才借母亲的口交代出“那是父亲打的火把”?(2分)

31、仔细品读全文,自选角度拟一道题目,并给出答案。(3分)

题目:

答案:

五、作文(50分)

32、从下面两道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记叙文。

题一:成长路,有 同行(备选项:快乐、幸福、风雨、感动)

题二:也许你没有令人羡慕的成绩,也许你没有漂亮的面容和出众的身材,也许你没有富裕的家境,……但是,你自有你的优点和长处,你自有你让人羡慕的亮点。你同样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你同样是这个世界的唯一存在。请你以《你也是一道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要有真情实感;⑵适当运用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⑶600字以上。

2010年秋八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试题答案

一、1.落日故人情

2、树树皆秋色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4、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5、示例:①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②桃花气暖眼自醉,春渚日落梦相牵;

③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6、向阳花木早逢春。

二、7.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调整对联顺序1分,书写2分)

8、D 9、B 10、D

11、第②句,去掉“不能”;第④句,在句末加上“的申请”

12、示例:①香烟:不分阶级和贵贱的吻。嘴唇的恋人,寂寞的朋友。

②望远镜:目标就在眼前,其实还很遥远。

13、【爱的名言】示例:①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②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③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爱的心语】示例:妈妈,无情的岁月已经夺走了你美丽的容颜,生活的重担已经压弯了你挺拔的身躯,辛苦的操劳已经催白了你两鬓的黑发,可是妈妈,你还有我,儿子(女儿)对你的爱永远不会褪色!

【爱的行动】⑴示例:您好!我是△△中学八

(1)班的一名学生,我们班正在进行“我爱我快乐”的社会实践活动,想请你来给我们作一次心理健康讲座,好吗?

⑵示例:①点燃爱的火焰,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

②不图回报的爱的奉献,会让你获得更大的回报,那就是精神的愉悦。

⑶示例:前段时间,我们扎实有效地开展了“我爱我快乐”的社会实践活动,想必同学们都有不少感触、不少收获吧。今天 ,我们利用班会课对这次活动进行一次总结。

 

三、(一)14、诗人出使边塞的艰苦行程;作者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孤寂。15、漫漫黄沙,一望无际,一股烽烟劲直地向天幕上升起,滚滚黄河之上,一轮落日又大又圆。(意近即可)

(二)16、2010年铁路春运方案出台。

17、⑴进行行车设备整治;

⑵加强客流引导;

⑶加强安全检查;

⑷完善应急预案。(答对其中任意三点即可)

(三)18、⑴许多物种灭绝现象中的一小部分;

⑵走向灭亡的开始。

19、不能调换。因为这几段是按照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排列的,调换后会变得条理不清。

20、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过度地垦荒伐木对生态环境破坏之严重。

21、不能去掉。“可能”表推测,去掉后就变成了肯定的语气,与事实不符,语言就不准确了。

22、示例:现在随处可见池塘中漂满白色垃圾,池塘里的水一片污浊,水中的鱼成片死亡,臭气熏天,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四)23、⑴通“缺”,中断;⑵逆流而上;⑶很,确实;⑷徒然 24、⑴春冬时节,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两岸的山色。

⑵山谷一片空寂,到了晚上,传来猿猴凄哀的叫声,旅行在外的游子不禁悲从中来,泪湿衣衫。

25、为写水势,先写山势,这既能揭示水速的原因,又能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图画。

26、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热爱之情;身遭贬谪,怀才不遇的抑郁之情。

四、27、父亲打着火把陪“我”走夜路之事;“我”对父亲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28、父亲是一个善良、有爱心而又注重对儿子进行培养和锻炼的人。29、A处:环境描写,衬托“我”独自走夜路时的恐惧心理;B处:语言描写,为下文父亲暗地里打火把陪“我”夜行作铺垫。

30、这样写很好地为文章设置了悬念,吊足读者的胃口,吸引读者往下阅读,让读者在读完文章后的恍然大悟中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主旨。

31、示例:⑴ “万籁俱寂,抑或虫鸣蛙叫,都有一份怡人的意境”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意?答:这句话以典型的生活情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夜行的快乐,字里行间流露出愉悦和自豪之感。

⑵文章以“谁伴我同行”为题有什么好处?

答:用设问句“谁伴我同行”为题,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收到了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中国我爱你
我能书写的一双手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微笑面对挫折
古城倩影
微笑
浓浓的母爱,深深的情
时间,一个匆匆过客
悲伤在延续
一副让人深思的漫画
来自荧屏的动人故事——《震撼世界的七日》观后感
相遇是缘
流水之思
飯罐裏的愛
给老师的一封信
明朝“二张”对《史通》的校勘
高职院校课程内容结构合理性分析
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关于艺术生文化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军队院校网络微课程建设研究
结合创作浅谈油画艺术的绘画性与艺术性
初三化学实验课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对策初探
浅谈初中语文教育中的德育问题
浅谈孩子耐挫能力的培养
初中英语多维度分层教学的探究与实践
高中英语教学生态模式之路径探究
浅谈高中化学试验课教学
高中英语课程改革与高考英语改革
浅析高职物流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高性能计算机可靠性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老人与海鸥》 教案教学设计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 教案教学设计
珍珠鸟 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科标版第一册第一单元教案:aoe、iuüYW、bpmf、dtnl、 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科标版第一册第二单元教案:gkh、jqx、zcs、zh ch sh r 教案教学设计
桂花雨 教案教学设计
落花生 教案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总结 教案教学设计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画 教案教学设计
普罗米修斯 教案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四 教案教学设计
梅花魂 教案教学设计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