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富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补考试题及答案

富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补考试题及答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11

富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补考试题及答案

 

内容预览:

富安中学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未补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与积累(22分)

1.下列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 藻荇xìng 倍穹qióng 燕山yān

B.飞漱shù 雾凇sōng 荒秽huì

C. 属引凄异zhǔ 相公xiàng 沆砀háng

D. 素湍绿潭cuān 僦赁lìn 长堤dī

2 下列成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 消声匿迹 风雪载途 B 周而复始 草木荣枯

C 充耳不闻 五彩斑斓 D 无动于衷 在劫难逃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2分)

A 信客教地理栩栩如生,效果奇佳。

B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C 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不合坐一条板凳。

D 农妇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4、选出句子表达没有语病的一项( ) (2分)

A.品味诗文优美的语言是一种艺术享受。

B.通过两个月的实践,终于使他能够熟练地操作机器。

C.菜园里种着茄子、西瓜、豆角和许多蔬菜。

D.只要稍微深思一下,就会理解这篇文章的含义。

5 .诗词默写。(10分)

① 、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 _。《归园田居》

②、道狭草木长, 。 《归园田居》

③、征蓬出汉塞, 。《使至塞上》

④ 、________ ___ ,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⑤、山随平野尽,___ _______。《渡荆门送别》

⑥、 ,浑欲不胜簪。《春望》

⑦、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⑨、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__.《望岳》

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木沧波无限悲。《登岳阳楼》

6、综合实践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你发现的信息。(4分)

①,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于2002年1月29日和2月23日,两次用火碱和硫酸伤害北京动物园的5只熊。据这位大学生自称,是为了证实“熊的嗅觉敏感,分辨东西能力强”这句话的正确性。2月24日,刘海洋被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

②,刘海洋在中学里曾是个响当当的名字,不光成绩好、守纪律、懂礼貌,而且热心班集体的事情,学校曾号召全校学生向他学习,三千多名学生中只有他穿着打补丁的校服。刘海洋的母亲说:“他在家里什么都不会干,到大四了,裤衩、袜子都是我给他洗的。”刘海洋拥有两个书柜好几百本书,但文学类、历史类、哲学类的书一共不超过30本,其他都是数理化。

二、阅读(38分)

(一)记承天寺夜游(13分)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7.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4分)

(1)念无与为乐者。( ) (2)相与步于中庭。( )

(3)盖竹柏影也。 ( ) (4)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念无与为乐者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找出文中描写月光的句子。(2分)

10.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对“闲人”的理解。(3分)

 

(二)父亲的难题(14分)

小保罗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他父亲虽然空闲时间不多,但晚上却经常同他的孩子在一起。父亲喜欢孩子,总是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些富有教益的寓言或别的故事。

一个星期五的晚上,保罗和姐姐玛莎在忙着刷保罗的田径鞋,因为他要参加学校明天举行的一场短跑比赛。(A)坐在沙发里读报的爸爸摘下眼镜,凑过身子,又唠唠叨叨地讲起了他的寓言来。他讲的是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保罗记得自己已经听过好些遍了,实在叫人腻味。

末了,爸爸对似听非听的保罗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一定要记住,动作缓慢的乌龟之所以能跑赢兔子,是因为它的踏实和韧性。”然而保罗还是低垂着头,默不作声地弄他的鞋子。爸爸的口吻变得有点严肃:“难道你不觉得应该从乌龟身上获得一些教益吗?”

(B)保罗神情困惑地朝天花板呆望了一阵,然后回过头来看着爸爸:“这么说,你是要我指望贝利、托尼、萨里在明天的60米赛跑中会像兔子那样躺下来睡觉啰?”

爸爸心里颇感惊讶,怎么也想不到儿子会突然冒出这样的话来。他沉默了一会儿,略为发窘地回答:“(C)我没有说乌龟会指望兔子在中途睡觉。”

“(D)乌龟一定事先知道兔子在比赛时会睡觉的。”保罗反驳道,“要不然傻乌龟就是不自量力,竟敢和兔子较量。(E)谁都知道,兔子的速度起码比乌龟快上100倍!”

“乌龟压根儿就不知道兔子会睡觉,”爸爸坚持道,“(F)它是靠坚持不懈地努力,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向前爬才取得胜利的。”

小保罗把两只小手的手指勾在一起,认认真真地思忖着。“我可不相信。”他倏地站起身来。“(G)乌龟的胜利完全是靠运气,要不是碰巧兔子中途睡觉,它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跑赢兔子。(H)即使乌龟比你说的踏实还要踏实100倍,它仍然跑不过兔子!”

爸爸的脸上露出一丝难以名状的笑容,捏着报纸的手颓然落在膝盖上……

11,小保罗的父亲认为乌龟取胜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小保罗则认为乌龟能取胜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12.从文中找出与(A)句中“又唠唠叨叨”的“又”字相呼应的句子。(3分)

13,画线的(C)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样?

。(3分)

14.致使父亲遇到“难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三) ( 11 分)

秋雨打着人的脸。一堆堆深灰色的雨云,在低空缓缓移动。秋深了,森林里一望无际的林木已经光秃秃的,老榆树阴郁地站着,让褐色的苔掩住树皮上的皱纹。无情的秋天剥下了它们美丽的服装,它们只好光着枯瘦的身体站在那里。……

像筛子筛过一般的细雨不停地下着,寒冷的雨点浸透了衣服。雨水冲坏了人们的劳动成果,泥浆像稠粥一样从路基上淌下来。

15,所选文段出自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的《 》。(4分)

16.这里自然环境的描写有什么特点?(3分)

17.这段景物描写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环境描写显得形象真切,生动传神,请写出比喻句和拟人句。(4分)

比喻句:

拟人句:

三、作文(40分)

请以“失败之后”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1 D, 2 A,3 A,4 A,5 略。

6,①刘海洋读大学时用动物园的活熊作实验,被拘留。

②,刘海洋读中学时成绩优秀,但知识面不广,重理轻文。(意思对即可)

7.(1)考虑、想到 (2)共同、一起在

(3)表示推测的句首语气词。(4)于是

8.(1)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

(2)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9.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0.有两层含义:

(1)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只因有我们的欣赏而显出美的光彩。

(2)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政治上的远大抱负难酬,遭贬而以“闲人”自慰。

11. ①,乌龟踏实有韧性 ②,完全靠运气

12.第一节“总是津津乐道……寓言和别的故事”,第二节“小保罗记得……叫人腻味”。

13.我没有说你会指望贝利、托尼、萨里会像兔子那样中途躺下睡觉。

14.儿子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与父亲不一致。

15,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6.主要写深秋的景色。烘托了萧索、凄冷的气氛,环境的恶劣。

17.比喻句:像筛子筛过一般的细雨……

拟人句:老榆树阴郁地站着……。

......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伤心的一天
红树林
校园的春天
最宝贵的一句话
建立“S”星球
鸟趣
幸福的回忆
五龙谭
过年真快乐
那一次妈妈哭了
飘•韵
龟兔第二次赛跑
写作的乐趣
和我们一样享受和平的世界
杭州之美
透过“双十一”浅析电商物流
加强天津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提升农产品物流能力的对策分析
义乌区域电子商务虚拟连锁配送模式研究
航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卷烟物流配送中心规划文献综述
应急物资的政企合作储备模型研究
基于TQM的高职教育质量内涵及评价标准研究
耐氯化水色牢度试验差异探讨
小微物流企业发展困境分析
浅析物流的是与非
基于文化产业视角下提升呼和浩特城市品牌的对策研究
浅析航天企业采购合同风险控制
义乌国际贸易改革试点下航空物流产业竞争力研究
用平衡计分卡评价物流管理效率的方法初探
棉花新政 棉农三盼
成长足迹(二)依依惜别阅读材料
《黄果树瀑布》教学反思2
沐浴桂花雨的芬芳──《桂花雨》教学后记
《黄果树听瀑》教学后记
《三个小伙伴》教学设计
《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叙事
聆听《慈母情怀》有感
《看菊花》——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依依惜别》演讲稿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反思
欣赏,领会,创造——《泊船瓜洲》听课感受
《慈母情怀》教学反思
《鲁滨孙飘流记》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