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江苏地区10-11学年度苏科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3

江苏地区10-11学年度苏科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3

 

内容预览:

2010年江苏地区语文学科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3

第一部分 (12分)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逶迤(yǐ) 毡子(zhān)骨碌(gū)蜷曲(quán)

B.澎湃(péng)点缀(zhuì)踉跄(niàng)蔫巴(niān)

C.蹊跷(qiāo)嫣红(yān)挟带(jiá)哽咽(gěng)

D.字帖(tiè)殷切(yīn)祈祷(qí)呜咽(yè)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诗人 领袖》选自《诗刊》1990年第六期,原题为“诗人毛泽东”。

B.他在“四中就是我的家”的中秋晚会上演唱《青花瓷》。

C.这回翻山使部队开始养成一种新的习惯:那就是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饭吃,煮东西吃。

D.这次大扫除由初二(14)班三四两组负责。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金融危机爆发后,甲型H1N1流感病毒又乘机横行,这对我们人类来说真是祸不单行。

B.励才操场上几个NBA球迷正津津乐道地谈论着巨星姚明的突出表现。

C.面对破坏坏境的行为,同学们决不能袖手旁观。

D.一个很大很大的困难,除去13亿,就会变得微不足道;一个很小很小的爱心,乘以13亿,就会聚成爱的海洋。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

A.事实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奋刻苦。

B.一部分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使许多学生缺乏自制力,生活上互相攀比。

C.中秋节的习俗很多,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的无限生活的向往。

D.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5.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将使楚(出使)谓左右日(对……说)

齐之习辞者(熟练)今方来(将要)

B.何以也(用)为其来也(因为)

何坐(犯罪)酒酣(尽兴地喝酒)

C. 弦既不调(已经)曷为者也(同“何”,什么)

齐人固善盗乎(顽固)则为枳(就)

D.叶徒相似(徒有)其实味不同(果实)

所以然者何(这样)反取病焉(辱)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舰船。

①这时轻飞曼舞的蜂蝶不多见了

②却换来烦人的蝉儿

③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终于沸腾了一样

④下面林带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

⑤潜在树叶间一声声长鸣

⑥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

A.④①⑤②③⑥ B.③⑥④①②⑤ C.①②⑤③⑥④ D.⑥④⑤②③①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138分)

二、按要求答题(35分)

7.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请一一打出打“ד,并按顺序订正在方格中。(4分)

(1)篱芭(2)酣然入梦(3)据礼力争(4)千锤百炼

(5)端详(6)花天酒地(7)故弄玄虚(8)神采飞扬

(9)背阴(10)万簌俱寂(11)风烛残年(12)娇揉造作

订正

8.根据提示默写。(10分)[(1)-(6)题各1分。(7)(8)各2分]

(1)五岭逶迤腾细浪, 。

(2)山重水复疑无路, 。

(3)商女不知亡国恨, 。

(4) ,生于淮北则为枳。

(5) ,铁马冰河入梦来。

(6) ,流水前波让后波。

(7)杜甫《春望》中移情于景的名句是:: ,

。(2分)

(8)文天祥《过零丁洋》中写国家和个人命运的诗句是: ,

。(2分)

9.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题目。(5分)

湖 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3分)

(2)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2分)

10.阅读下边的漫画,仿照下面的例句,展开联想,写出反映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与鱼的悲剧类似的两个例子。要求三个句子组成排比句;句子之间结构相似,字数大体相等。(5分)

例:鱼儿本来自由,只因未挡住一粒香饵的诱惑,成了盘中的美味;

(1)

(2)

 

11.综合性学习(11分)

今年,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60华诞,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60年,华夏神州龙腾虎跃。为此,初二年级开展了“我爱我的祖国”系列教育活动。

(1)你们班的语文老师让你们从以下3则材料中提取出两条反映我国60年来飞速发展的信息,请你写出。(4分)

材料一:下面是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统计表,请你仔细观察。

材料二:建国初期,国穷民贫,经济落后,物质匮乏,人们购买东西要凭票证。百姓居住条件极差,往往几代人一同挤在10来平方米的房子里。人们出行常常靠步行,交通极为困难。如今,各种商品琳琅满目,新建楼房鳞次栉比,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铁路修到了“世界屋脊”,航班已通往世界大多数国家。

材料三: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国防、科技基础极为薄弱,远远落后于世界上多数国家。60年的励精图治,艰苦奋斗,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两弹一星成功发射,神舟五号、六号、七号成功升天,奥运会成功举办…… 综合国力已跃居世界第四。

你提炼的信息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在这次活动中,你们班参加歌咏比赛的曲目是《歌唱祖国》,请根据歌词说说选择这首歌曲的理由。(3分)

歌唱祖国(歌词)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3) 8月22日,“献给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谐之声--谭晶长城独唱音乐会”在北京慕田峪长城首演。音乐会开始不久,一位神秘嘉宾的出现让观众惊喜不已,他就是国际巨星成龙,二人奉献一曲奥运歌曲《中国看见》。除了对军人歌手谭晶的歌声极为赞赏,对音乐会表示祝贺之外,成龙还连说“真的非常非常羡慕谭晶能在长城上举办音乐会”。 谭晶在长城上举办音乐会有哪些深意?请结合长城专题的学习谈谈你的看法。(4分)

三、阅读理解(4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12分)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①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②不能为滂母邪?”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若出,民心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③,吾侪④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⑤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水离城墙顶端只差三板)。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⑥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有改动)

【注】①范滂:东汉人,曾任汝阳太守属吏,因抑制豪强,反对宦官,33岁死于狱中。其母深明大义。②顾:难道③涂潦(láo):泥水。④吾侪(chái):我们。⑤锸(chā):锹。⑥虞:准备,防范。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辄能语其要( )(2吾在是( )

(3)轼诣武卫营( ) (4)轼庐于其上( )

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1) 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结合选文内容,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我们青少年可以从苏轼身上学到些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14分)

还来就菊花

王清铭

梅花报春,揭开一年的序幕;菊花则是一年花事的后记。有诗为证:“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最早的意思是穷尽,百花凋零后菊花怒放,菊花凋谢后绽放的大概只有飞扬的雪花了。

“秋来谁为韶华主,总领群芳是菊花”,落叶飘零,风霜肃杀,菊携一身淡雅花香悄然绽放。白居易有诗曰:“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最受欢迎的是黄菊,试想,金黄色的太阳照射在菊花上,菊花的色泽像霜,孤傲的品性被秋风展开,这是怎样的一幅图画。黄,与尊贵、雅洁、高尚等连在一起,再加上菊的不畏严寒的傲骨,难怪中国人会如此喜欢它了。“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菊的飘零和开放一样,都有一种悲壮的色彩。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而菊花宁愿在枝头憔悴、干枯,也不萎落风尘和泥滓。宋遗民郑思肖称道寒菊孤芳自赏的高傲“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苏轼也对菊花的节操赞赏有加:“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雪枝。”宋代史铸《咏翻集句》中写道:“东篱黄菊为谁香,不学群葩附艳阳。”将菊花卓尔不群的品性恰到好处地勾勒了出来。

菊花的品种繁多。清代康熙皇帝命汪灏为《群芳谱》补遗,扩充为《广群芳谱》,又增加菊种四十一种,累计已超过三百种。“冷艳幽香,深黄浅白,占断西风里”,莆阳同乡刘克庄的词句就写了最常见的两种--黄菊和白菊。菊的花色丰富,不一而足。

菊花仪态万方,纤细的,婉约的,婀娜的,娇羞的。或“玉骨冰肌”,或如古书上所写的“茎疏叶且微”,怎么看都会觉得恰如其分,毫无夸张之嫌。就花的造型看,变化特别丰富,仿佛各种舞蹈的造型:或偃或俯,若舞若翔,如歌似笑,摇曳多姿,难以形容。

菊花色、形、香具备和品种繁多、品性高雅,赢得很多人的青睐。重阳赏菊是我们中国人代代相续的传统习俗,这一天也成了菊花的节日。孟浩然就写道:“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5.本文依次从哪几个方面对菊花进行了说明?(3分)

菊花的造型→ → →

16.文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菊花?(至少写出两种)有何作用?(5分)

17.细读下列句子,分析本文说明语言的主要特点。(3分)

①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而菊花宁愿在枝头憔悴、干枯,也不萎落风尘和泥滓。

②清代康熙皇帝命汪灏为《群芳谱》补遗,扩充为《广群芳谱》,又增加菊种四十一种,累计已超过三百种。

③或偃或伏,若舞若翔,如歌似笑,摇曳多姿,难以形容。

18.请仔细阅读选文,概括总结菊花的品质特点。(3分)

(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7分)

野花为谁而开

曾纪鑫

①一行人走在初秋寂寞而蜿蜒的天柱山山道上,没有风声、虫声、鸟叫,静谧笼罩山野。我们也沉默着,静静地感受着周围的一切。空谷足音清晰地回荡袅绕,别有一番情趣与韵味。

②突然,我见到了道旁的一朵野花,不觉一声惊叫,赶忙跑了过去,蹲下身子认真地观赏起来。这是一朵叫不上名字的深蓝色小花,它开在一根长长的细茎顶端。四周是草丛、树木、藤蔓,就只有这么一朵盛开的野花卓然独立,是那么热烈蓬勃、生动可爱,充分展示着生命的灿烂。特别是它的深蓝色彩,恰如头顶湛蓝的秋空,高远而深邃,神秘而肃穆,令人心旌摇荡,神思翩跹……

③这时,一声叫喊将我从欣赏与陶醉中拉回现实,挚友邓君正站在前面向我招手。抬眼望去,大家已然走出好远。我瞧瞧野花,舍不得就此撇开离去,便狠狠心,将那细茎掐断,如获至宝般地拿在手中,跑步赶上前行的队伍。

④邓君见了野花,情不自禁地赞叹它的艳丽,同时惋惜它的就此夭折,声讨我对它的“专政”与“暴行”。我分辩说,野花得感谢我才是,它寂寞地开着,又将寂寞地凋谢,是我发现了它的美丽,其生命之价值才得以实现。说着,猛然想起陆游词作《卜算子·咏梅》,不觉吟诵道:“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又将野花凑近鼻端,深深地吸了一口。一股淡雅的馨香顿时充盈胸腹,于是,不由得反问自己,难道没有我的发现,野花的存在便真的失去意义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我没有见到之前,它已经展开花瓣存在着,显示出生命的圆满;我的发现反使它惨遭“厄运”,只落得个“身首异地”的下场。从这一角度来看,是我斩断了它的生命之源,使它的价值化为乌有……

⑤就这么一朵野花,不觉使我心思烦乱,理不出个明晰的头绪来。它开在深山野地,没有同伴,没有竞争,自然也就没了嫉妒与恭维。那么,它到底为谁而开放呢?既不为人类,也不为同伴,难道为那些野花树木、藤蔓岩石、秋虫小鸟、野兔猴子,抑或秋云、风雨吗?显然都不是!它盛开着,孤孤单单、寂寂寞寞,却又旺盛饱满、热热闹闹,真可谓蓬蓬勃勃、轰轰烈烈了。不在乎环境,不在乎观众,不在乎对象,作为一种生命,它曾经生存过,怒放过,辉煌过,既不为别人,也不为自己。没有强迫,没有诱惑,自自然然孕育,自自然然盛开,又将自自然然凋零。一切顺乎自然,圆融而完满。这,难道不是一种天地之大道,一种永恒的呈示么?由此观之,生命的意义,正在于生命本身,在于生命那展开的过程之中。

⑥于是,不禁想到了一则佛教故事。传说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说法时,一言不发,只用一只手拈起一朵鲜花微笑。弟子们顿时寂然,用心揣摩他的用意,但都不甚明了,只有弟子迦叶心领神会,突然破颜微笑。于是,释迦牟尼便将心印法门传给了迦叶。这一法门,有别于正统佛教,它微妙无相,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传至我国,后来发展蔓延为影响深远的中华禅宗,演奏出无数缤纷灿烂的千古绝唱。

⑦谁说释迦牟尼当时拈着的那朵鲜花,不就是一朵艳丽无比的野花呢?不就是那释迦牟尼和迦叶的微笑呢?

19. 第一自然段写出了天柱山山野什么特征?作者是怎样来描写的?(4分)

20.如何理解作者引用陆游词作《卜算子·咏梅》的作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四自然段划线的句子中两个“价值”的含义相同吗?为什么?(4分)

22.第七自然段作者把“微笑”和“野花”相联系,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谈谈一个人在生命过程中应持什么态度。 (4分)

四、作文(60分)

一缕阳光、一抹微笑、一句祝福、一杯热茶,总是让我们暖在心头。

一次跌倒时的搀扶,一次失意时的鼓励,一次语重心长的告诫,甚至,一次不留情面的批评,事后回想起来,也可以叩击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记忆。

在成长的岁月里,你一定有过这样心动的时刻,拿起手中的笔,以“那一种温暖”为题,写下你的甜蜜和温馨,留下你的震撼与感恩。

要求:⑴文体自定(诗歌除外);⑵写出真情实感;⑶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 案

1.D2.D3.B4.D5.A

6.B(由“却”“也”两个虚词分别串起“①②⑤”“⑥④”两组,再考虑语脉。)

7.笆籁理矫

8.略

9.(1) “乱”字不仅形象地描绘出红林深处传出的此起彼伏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互飞舞,穿梭于林间枝头的动感。

(2)写出了游人愉快的心情。

10.鸟儿本来快乐,只因未挡住几粒黄米的诱惑,成了笼中的玩物;官员本来清廉,只因未挡住一扎钱币的诱惑,成了囹圄的囚徒;少年本来健壮,只因未挡住一包毒品的诱惑,成了赢弱的病夫。

11.(1)信息出自材料均可。

示例①建国六十年来,我国人均收入大幅上升。

②建国六十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③建国六十年来,我国交通发展极为迅速。

④建国六十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达到两点即可)

(2)【答案要点】

①表达了胜利的喜悦和自豪。

②表现了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

③歌颂了祖国的壮丽河山。

④表现了中华儿女团结奋进、自信乐观的精神风貌。

评分标准:答出两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3)音乐会结束后谭晶难掩骄傲和激动的心情,“因为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而我是一名军人,大家常把军人的意志比喻成钢铁长城,作为军人,能够在长城献上对祖国的祝福,是我们的荣耀与幸福。举办地的特殊,让每个参加这场音乐会的人都满怀虔诚、激情澎湃。我是一名军人,也是一个人民的歌唱家,此时此刻,没有什么比用歌声来表达我的情感更适合的方式。希望通过这场音乐会不仅让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也能让世界看见中国。”

12.(1)就

(2)这,这里

(3)到……去(到)

(4)搭帐篷(住)

13.(1) 你能做范滂那样的忠臣,我难道不能做范滂母亲那样的良母吗?(译出大意计1分,落实“顾”、“邪”的解释各1分)

(2) 河水将要危害到城墙,事情非常危急了,即使是禁军(也)暂且替我竭尽全力(保护城市)。(译出大意计1分,落实“虽”、“且”的解释各1分)

14. (4分)苏轼少有大志,长大后,为民除弊兴利身先士卒,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联系我们青少年的学习生活谈谈如何学习即可。(苏轼的精神品质大致说到即可得2分,结合青少年的生活实际谈2分)

15.菊花的造型→菊花的颜色→菊花的品种→菊花的品性高雅

16.引用、举例子、列数字 作用略

17.语言清新雅致,有韵味;生动说明,有描写;文学气息浓厚。

18.孤傲、尊贵、雅洁、高尚、不畏严寒、卓尔不群的品性

19.静谧(1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作者先用“没有风声、虫声、鸟叫”正面描写出山野幽静的特点,同时以声衬静,用空谷足音反衬山野静谧的特征。(4分)

20.①从结构上看,引用陆词承上启下是行文思路的一大转折。(2分)

②从内容上看,作者对野花价值的认识由浅入深,获得生命意义真正的感悟。(2分)

③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1分)

21.不同。第一个“价值”是指“我”所认为的野花的价值,即将它的美丽展现给世人,让世人赞美。(2分)

第二个“价值”指野花的价值在于它本身,在于其生命展开过程。(2分)

22.①拥有一颗平常心,不贪不求,没有非分之念

②乐观向上,朝气蓬勃

③豁达、坦然、自然,超然物外(4分,意思对即可)

......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阿笨猫全传》有感
可怜天下父母心
读《秋天的怀念》有感
醒醒吧——读《那个夜晚难以入睡》有感
读《安徒生童话》有感
最好的礼物
观《海底总动员》有感
读《皮皮鲁》系列有感
美丽妖魔勾你魂——读《聊斋志异》之《聂小倩》有感
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
读《阿凡提的故事》有感
信念的奇迹——读《黑人州长》有感
读《长大做一条好书虫》有感
《第二地球》读后感
成功在于不懈追求
沉下去干实事,想长远谋发展
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传统纹样的形意之美在标志设计中的渗透
刑法中自然法思想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产生的精神文化
农村社会人口结构与变迁
1933年后美国总统权力的扩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的高校和谐寝室关系构建
浅论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特点
新形势下党员思想动态分析
浅析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中戏曲唱腔的独特性
浅析翻译选择适应论指导下的网络语言翻译
梭罗的哲学思想研究
文学角度看日本人的耻与罪意识
学校试题的著作权问题研究
木渎实验中学2011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邵逸夫中学2011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AA中学2011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南菁中学初中部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9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南菁中学初中部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大佘太中学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邓村初中2011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9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闵集中学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9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黄冈市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沿河四中2011-2012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B卷)
江苏阜宁2011-201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城北初中2011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合沟中学2011-201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