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江苏地区10-1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1(苏教版)

江苏地区10-1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1(苏教版)

 

内容预览:

2010年江苏地区语文学科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1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基础知识。

1. 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康乃馨(xīn)囊(náng)胚拖拽(zhuài)骡(luó)

B.华裔(yì)着(zhuó)陆嫩(nèng)枝镕(róng)

C.贮运(zhù)两栖(qī)蛋白酶(méi)T恤(xuè)

D.天竺(zhú)编撰(zhuàn)模(mú)仿孵(fū)化

2. 选出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 )(2分)

A.接着,她说:“那是我们家的‘北海’。”

B.“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C. 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D.美国空军高度赞扬钱学森对战争的胜利作出了“无法估价的贡献”。

3. 下列句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文艺作品的艺术性越高,对读者潜移默化的力量也越大。

B.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C. 去年秋天,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发生了一起危言耸听的恐怖袭击事件。

D.现在好像只剩下了“食不言”一条口谚。繁文褥节固不可取,而吃相之雅似不可少。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

A.我们必须认真改正、随时发现自己工作中的错误。

B.世界银行指出,美国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将会延长东南亚地区经济萧条的时间,从而对该地区的贫困人口造成伤害。

C.当外国朋友来到学校时,受到了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

D.面对如此美好的景色,我能不无动于衷吗?

5.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将使楚(出使)谓左右日(对……说)

齐之习辞者(熟练)今方来(正在)

B. 弦既不调(已经)曷为者也(同“何”,什么)

齐人固善盗乎(本来)则为枳(就)

C.马之千里者(的)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其真无马邪(那)如车之有辅(助词,无实义)

D. 叶徒相似(徒有)其实味不同(果实)

弦既不调(已经)曷为者也(同“何”,什么)

6.从下面的选项中选出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 )(2分)

爱心是 ,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 ,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 ,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 ,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①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露 ②一首飘荡在空中的歌谣

③一片冬日里的阳光 ④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④②①③ D. ③④②①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一、语言运用与积累。

7.下边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梦寐以求如火如茶乘几何时图文并茂习已为常

大声喧哗自然而然相安无事臭气熏天无性繁植

错别字

订 正

8 .填空。(8分)

(1)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赛场上运动员都以范仲淹在<<岳阳楼>>中所说的______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_的平和心来对待比赛.

(2)蓦然回首,那人却在______灯火阑珊处______ 辛弃疾<<青玉案>>

(3)______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4)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_______

(5)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

(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__领风骚数百年______.(赵翼<<论诗>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好知者不如乐知者______。

(8)海纳百川,__有容乃大__________;__壁立千仞____,无欲则刚。

9. 仿写下面的句子。以“知识”为话题(4分)

例: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风流;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灿烂和辉煌。

拥有_知识,

10.篮球名将姚明被评选为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2年十大年度人物”。姚明加盟NBA以来,不仅以高超的球艺赢得了人们的赞誉,并且以高大的形象和人格魅力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姚明在与NBA和中国篮协签订的协议中,明确承诺随时听从祖国的召唤,以中国篮球队员的身份参加世界杯、国际奥林匹克等大型赛事的比赛。2003年春天,姚明又为抗击“非典”慷慨捐助,并向其美国的队友发起募捐,得到了热烈响应。

请回答:姚明被评选为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2年十大年度人物”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至少谈两点)(5分)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1.(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2分)

(2)诗的后四句描写出了怎样的景物?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4分)

(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二 .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甲] 陈康肃公尧(yáo)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īn)。尝射于家圃(pǔ),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fèn)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1)解释下面句中的词。(4分)

公亦以此自矜 矜:___ 康肃笑而遣之 遣____

夫没者岂苟然哉 苟___ 见舟而畏之 畏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4分)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译文:

(3)[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

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

[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

(都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4)[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4分)

(二)阅读《石头是怎样烂掉的》,完成下列题目

石头是怎样烂掉的(节选)

2200多年以前,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他为了夸耀自己,在他游过的名山胜地,总要叫人在石头上刻一篇颂扬自己的文字。他以为石头是永远不会烂的,他的丰功伟绩可以永远让后人知道。但是到现在,这些石碑只剩下了山东琅玡山保存的断片,断片上的字迹也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了。

原来石头也会慢慢“烂”掉的。

石头为什么会烂呢?

几十年前,在列宁格勒博物馆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1843年帝俄时代从埃及搬来的两座人面狮身石像,身体变得愈来愈“瘦弱”了,它们原来在埃及住了好几千年,身体却一直是很结实的。

这是什么原因呢?经过科学家诊断,原来是列宁格勒的气候不适宜远方的客人居住。

石像受不了列宁格勒潮湿的空气。潮湿的空气中含有很多水分,水联合了氧气和二氧化碳,一齐来向石像进攻,把石头中的一些物质溶解了,使另一些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这样,石像内部的结构,就变得愈来愈疏松了。

石像还害怕列宁格勒的寒冷。它的身上有无数缝隙。冬天,漏进缝隙里的水就冻成了无数的小冰碴。水冻成冰,体积要增大1/11。小冰碴只好用力往外伸张自己的身体,这个力量可不能小看,能使指头尖大的面积上受到2500千克的压力!这样就把缝隙愈挤愈大,使石像变得更加疏松了。

“病根”找出来了,科学家就“对症下药”,给两位客人全身涂满油脂,把缝隙全都堵死,不给空气和水分有进攻它们的机会。从此,两位客人的身体才没有继续坏下去。

这么说,在气候干燥温暖的埃及,石像是不是就永远不变呢?不,在大自然里,没有永远不变的东西。埃及的石像一样在变,只不过变得慢一些罢了。经过了几千年,那里的石像,面貌也已经模糊了。那里的金字塔高度也减低了。

埃及虽然气候干燥温暖,却有冷热的变化,而只要有冷热的变化,石头就会受到破坏。

白天,太阳出来,把石头的表面晒热了,表面的热迟迟地传不到石头里面去,里面就比外面冷。等到表面的热传到里面去的时候,太阳下山了,空气变冷了,石头表面也变冷了。这时候,里面的热又迟迟地传不到外面来,里面又比外面热。

铜和铁会热胀冷缩,石头同样会热胀冷缩。

白天,石头表面热,要膨胀,里面冷,要收缩;黑夜,又反过来,石头表面冷,要收缩,里面热,要膨胀,就这样,一部分要胀,一部分要缩,拉来扯去,日子一长,多大的石头也会给拉扯碎的。

石头还受到生物的进攻。

……

这许多破坏者常常是联合起来向石头进攻的,科学家把它们的联合进攻叫做“风化作用”。在“风化作用”的攻击下,没有不“烂”的石头。

(选自《我们爱科学》)

(1)概括地说,石头慢慢“烂”掉的原因是什么?(3分)

(2)石头慢慢“烂”掉的破坏者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向石头进攻的?(3分)

(3)文章写秦始皇的石碑、列宁格勒博物馆的狮身石像有何作用?(4分)

(4)有人说:“石头不烂多好呀!”也有人说:“不,石头不烂就糟糕啦!”你赞同哪一种观点呢?并请说说自己的理由。(4分)

 

(三)阅读《人生与垂钓》,完成下列题目。

人生与垂钓 黄 泽

① 常常一个人静坐于河湾湖汊,像子陵先生那样钓那一钩明晃晃的月,钓那一条千古不朽的鱼,这也许是受贝叶经上流传下来的关于释迦在一棵树下坐着,一直坐到虚无里去的影响吧。尽管人生短暂,然而心中那尾活蹦乱跳的意趣,那份憨态沉沉的执著却始终不离我的

左右,伴着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心情郁悒的日子。

② 在中国几千年的垂钓文化中,当以姜子牙为鼻祖,以柳宗元为险绝,以严子陵为极致。姜太公钓鱼而意不在鱼,更不在乎山水之间。他钓的是一种顽强的意志,一种博大的襟怀和抱负,一种救民于水火的豪情与自信。当然,他也在钓一种机缘和胆识,钓一种千载难逢的默契。“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是从渭水之滨那根孤寂的钓竿上得来的,周朝的三千里江山也是从那根钓竿上得来的。姜尚的钓钩未免别致了点,但他的到的岂止是文王这条大鱼和姬姓的数百年基业?他分明在钓心中那个梦寐以求的超越自我的精神境界。姜太公这一钓,真乃千古一钓也!

③ 那么,柳宗元为什么要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绝天险地里披蓑戴笠地钓那尾寒江之雪呢?柳先生是文人,其骨子里有着对仕途枯荣的焦虑和迷茫,因此,柳先生的一钓可以说是一种傲视一切的精神和品格,是一番不甘寂寞的壮志与豪情。他虽多次被贬,在灵魂深处却隐伏着对君王的愚忠和幻想,可以说,他的遭遇,简直就是历史的遗憾。但柳宗元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更有着封建土大夫抱负的人,在多次被当权者无情地遗弃后,其内心深处那种失落感更深刻,也更悲壮。范仲庵有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溉之远,则忧其君”,而柳宗元虽有赤心一片,却钓不来自己理想的实现,钓不来帝王的青睐,于是他独自一个,远离尘嚣,去钓那份孤独,那份冷落,那份失意。柳宗元是不幸的,柳宗元又是万幸的。在那一片寒冷的水域,他将钓钩轻轻一甩,便为中国文化钓来一座《永州八记》的绝世丰碑!与自然相语,与自我对话,与寂寞为伍,与命运抗争,使他的精神和品格得到了更好地升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说,柳宗元那凝聚着无限忠诚和渴望的一钓无疑是险绝的,冷峻得让人心跳!

④ 严子陵是另一种钓法,他没有柳宗元的失落,也没有姜子牙的得志。他怀抱的是一种避世的心理。他的钓,不为荣华,不为富贵,而是一种清净,一份淡泊,一种潇洒和自如,一种大彻大悟,一种非佛非道的真性情,严先生和刘秀是同乡加同学,可刘秀在做了皇帝后单单思念这个严子陵,并多次派人寻访。那么严子陵又为什么不愿出仕却偏偏做了个娱情山水的隐者呢?古今钓者,大多图个荣华,严先生当时所为确实令许多“钓客”困惑,或许是他看破红尘,知道刘秀心里的狡诈而不愿为之所用,不如娱情山水做那闲云野鹤的自由钓客,可以说严子陵是个高明之土,他那潇洒的一钓,算得上是的中极致!

⑤ 人生如梦,富贵荣华有如过眼云烟,在短暂的生命历程里,我们又何必费尽心机去钓那“身外之物”呢?平平淡淡才是真,潇潇洒洒才是真。

⑥ 在这个炎热的夏天,我仿佛钓到了一尾水淋淋的禅意,这么想着,我步履轻松地离开了那片充满诱惑的河湾。

(1)阅读全文,理解“垂钓”的深刻含义. (3 分 )

(2)细读②﹏④段,概括姜子牙、柳宗元、严子陵三人不同的人生垂钓(4分 )

(3)古代还有很多文人墨客或有志之士给人一种超脱的力量,抛却俗世名利,以淡泊豁达的胸襟笑傲人生.请从你的文化积累中,用简明的语言再为文章补充一个不少于60字的事例. (6分 )

(4)再读上文,结合下列名人名言,说说你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5分 )

①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

②人生的真正欢乐是致力于一个自己认为伟大的目标.-萧伯纳.

③人类的使命在于自强不息地追求完美.-列夫·托尔斯泰_

三 作文(60分)

阅读下面这首小诗,从“奖牌”和“跋涉”两个话题避任一个,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荣誉》(汪国真)因为年轻才那样渴望获得因为成熟又把获得的遗弃得到的东西不再是我憧憬的我所憧憬的是还没有得到的东西奖牌是一阵风金杯是一阵雨跋涉才是太阳呵永恒的照耀心灵的土地.

2010年江苏地区语文学科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题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基础知识。

1. 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康乃馨(xīn)囊(náng)胚拖拽(zhuài)骡(luó)

B.华裔(yì)着(zhuó)陆嫩(nèng)枝镕(róng)

C.贮运(zhù)两栖(qī)蛋白酶(méi)T恤(xuè)

D.天竺(zhú)编撰(zhuàn)模(mú)仿孵(fū)化

2. 选出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 B )(2分)

A.接着,她说:“那是我们家的‘北海’。”

B.“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C. 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D.美国空军高度赞扬钱学森对战争的胜利作出了“无法估价的贡献”。

3. 下列句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C )(2分)

A.文艺作品的艺术性越高,对读者潜移默化的力量也越大。

B.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C. 去年秋天,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发生了一起危言耸听的恐怖袭击事件。

D.现在好像只剩下了“食不言”一条口谚。繁文褥节固不可取,而吃相之雅似不可少。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B )(2分)

A.我们必须认真改正、随时发现自己工作中的错误。

B.世界银行指出,美国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将会延长东南亚地区经济萧条的时间,从而对该地区的贫困人口造成伤害。

C.当外国朋友来到学校时,受到了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

D.面对如此美好的景色,我能不无动于衷吗?

5.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B )

A.将使楚(出使)谓左右日(对……说)

齐之习辞者(熟练)今方来(正在)

B. 弦既不调(已经)曷为者也(同“何”,什么)

齐人固善盗乎(本来)则为枳(就)

C.马之千里者(的)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其真无马邪(那)如车之有辅(助词,无实义)

D. 叶徒相似(徒有)其实味不同(果实)

弦既不调(已经)曷为者也(同“何”,什么)

6.从下面的选项中选出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 D )(2分)

爱心是 ,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 ,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 ,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 ,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①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露 ②一首飘荡在空中的歌谣

③一片冬日里的阳光 ④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④②①③ D. ③④②①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一、语言运用与积累。

7.下边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梦寐以求如火如茶乘几何时图文并茂习已为常

大声喧哗自然而然相安无事臭气熏天无性繁植

错别字茶乘已植

订 正荼曾以殖

8 .填空。(8分)

(1)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赛场上运动员都以范仲淹在<<岳阳楼>>中所说的______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_的平和心来对待比赛.

(2)蓦然回首,那人却在______灯火阑珊处______ 辛弃疾<<青玉案>>

(3)______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4)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_______

(5)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

(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__领风骚数百年______.(赵翼<<论诗>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好知者不如乐知者______。

(8)海纳百川,__有容乃大__________;__壁立千仞____,无欲则刚。

9. 仿写下面的句子。以“知识”为话题(4分)

例: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风流;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灿烂和辉煌。

拥有_知识,就拥有了无限的光明和希望;拥有知识,就拥有了无限的力量和财富_。

10.篮球名将姚明被评选为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2年十大年度人物”。姚明加盟NBA以来,不仅以高超的球艺赢得了人们的赞誉,并且以高大的形象和人格魅力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姚明在与NBA和中国篮协签订的协议中,明确承诺随时听从祖国的召唤,以中国篮球队员的身份参加世界杯、国际奥林匹克等大型赛事的比赛。2003年春天,姚明又为抗击“非典”慷慨捐助,并向其美国的队友发起募捐,得到了热烈响应。

请回答:姚明被评选为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2年十大年度人物”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至少谈两点)(5分)

要像姚明一样心中时刻装着祖国和人民。 要有高尚的人格。 有高尚的情操的人才能赢得人们的尊重。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1.(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2分)

“遍”字写出鹤巢和松树之多(事物情状),表达了诗人对山间景物的喜爱(诗人情感),同时与下句的“稀”字构成对比(结构功能),突出了环境的幽静。

(2)诗的后四句描写出了怎样的景物?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4分)

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

(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二 .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甲] 陈康肃公尧(yáo)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īn)。尝射于家圃(pǔ),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fèn)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1)解释下面句中的词。(4分)

公亦以此自矜 矜:___夸耀 康肃笑而遣之 遣____打发

夫没者岂苟然哉 苟___随便、随意 见舟而畏之 畏_____畏惧、害怕

_

(2)翻译下面句子。(4分)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卖油翁)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译文:(南方人)天天与水为伴,十五岁就学会了潜水的方法。

(3)[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甲文: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

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无他,但手熟尔。(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生不识水。(不学而务求其道)

(都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4)[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4分)

要想学会一项技能,就得多操练。

(二)阅读《石头是怎样烂掉的》,完成下列题目

石头是怎样烂掉的(节选)

2200多年以前,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他为了夸耀自己,在他游过的名山胜地,总要叫人在石头上刻一篇颂扬自己的文字。他以为石头是永远不会烂的,他的丰功伟绩可以永远让后人知道。但是到现在,这些石碑只剩下了山东琅玡山保存的断片,断片上的字迹也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了。

原来石头也会慢慢“烂”掉的。

石头为什么会烂呢?

几十年前,在列宁格勒博物馆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1843年帝俄时代从埃及搬来的两座人面狮身石像,身体变得愈来愈“瘦弱”了,它们原来在埃及住了好几千年,身体却一直是很结实的。

这是什么原因呢?经过科学家诊断,原来是列宁格勒的气候不适宜远方的客人居住。

石像受不了列宁格勒潮湿的空气。潮湿的空气中含有很多水分,水联合了氧气和二氧化碳,一齐来向石像进攻,把石头中的一些物质溶解了,使另一些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这样,石像内部的结构,就变得愈来愈疏松了。

石像还害怕列宁格勒的寒冷。它的身上有无数缝隙。冬天,漏进缝隙里的水就冻成了无数的小冰碴。水冻成冰,体积要增大1/11。小冰碴只好用力往外伸张自己的身体,这个力量可不能小看,能使指头尖大的面积上受到2500千克的压力!这样就把缝隙愈挤愈大,使石像变得更加疏松了。

“病根”找出来了,科学家就“对症下药”,给两位客人全身涂满油脂,把缝隙全都堵死,不给空气和水分有进攻它们的机会。从此,两位客人的身体才没有继续坏下去。

这么说,在气候干燥温暖的埃及,石像是不是就永远不变呢?不,在大自然里,没有永远不变的东西。埃及的石像一样在变,只不过变得慢一些罢了。经过了几千年,那里的石像,面貌也已经模糊了。那里的金字塔高度也减低了。

埃及虽然气候干燥温暖,却有冷热的变化,而只要有冷热的变化,石头就会受到破坏。

白天,太阳出来,把石头的表面晒热了,表面的热迟迟地传不到石头里面去,里面就比外面冷。等到表面的热传到里面去的时候,太阳下山了,空气变冷了,石头表面也变冷了。这时候,里面的热又迟迟地传不到外面来,里面又比外面热。

铜和铁会热胀冷缩,石头同样会热胀冷缩。

白天,石头表面热,要膨胀,里面冷,要收缩;黑夜,又反过来,石头表面冷,要收缩,里面热,要膨胀,就这样,一部分要胀,一部分要缩,拉来扯去,日子一长,多大的石头也会给拉扯碎的。

石头还受到生物的进攻。

……

这许多破坏者常常是联合起来向石头进攻的,科学家把它们的联合进攻叫做“风化作用”。在“风化作用”的攻击下,没有不“烂”的石头。

(选自《我们爱科学》)

(2)概括地说,石头慢慢“烂”掉的原因是什么?(3分)

“风化作用”的攻击

(2)石头慢慢“烂”掉的破坏者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向石头进攻的?(3分)

.破坏者有潮湿的空气、寒冷的天气、冷热的变化的天气、生物的进攻等。进攻方式(略)

(3)文章写秦始皇的石碑、列宁格勒博物馆的狮身石像有何作用?(4分)

一是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二是引出本文所要说明的对象。(言之有理即可)

(4)有人说:“石头不烂多好呀!”也有人说:“不,石头不烂就糟糕啦!”你赞同哪一种观点呢?并请说说自己的理由。(4分)

此题为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三)阅读《人生与垂钓》,完成下列题目。

人生与垂钓

黄 泽

① 常常一个人静坐于河湾湖汊,像子陵先生那样钓那一钩明晃晃的月,钓那一条千古不朽的鱼,这也许是受贝叶经上流传下来的关于释迦在一棵树下坐着,一直坐到虚无里去的影响吧。尽管人生短暂,然而心中那尾活蹦乱跳的意趣,那份憨态沉沉的执著却始终不离我的

左右,伴着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心情郁悒的日子。

② 在中国几千年的垂钓文化中,当以姜子牙为鼻祖,以柳宗元为险绝,以严子陵为极致。姜太公钓鱼而意不在鱼,更不在乎山水之间。他钓的是一种顽强的意志,一种博大的襟怀和抱负,一种救民于水火的豪情与自信。当然,他也在钓一种机缘和胆识,钓一种千载难逢的默契。“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是从渭水之滨那根孤寂的钓竿上得来的,周朝的三千里江山也是从那根钓竿上得来的。姜尚的钓钩未免别致了点,但他的到的岂止是文王这条大鱼和姬姓的数百年基业?他分明在钓心中那个梦寐以求的超越自我的精神境界。姜太公这一钓,真乃千古一钓也!

③ 那么,柳宗元为什么要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绝天险地里披蓑戴笠地钓那尾寒江之雪呢?柳先生是文人,其骨子里有着对仕途枯荣的焦虑和迷茫,因此,柳先生的一钓可以说是一种傲视一切的精神和品格,是一番不甘寂寞的壮志与豪情。他虽多次被贬,在灵魂深处却隐伏着对君王的愚忠和幻想,可以说,他的遭遇,简直就是历史的遗憾。但柳宗元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更有着封建土大夫抱负的人,在多次被当权者无情地遗弃后,其内心深处那种失落感更深刻,也更悲壮。范仲庵有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溉之远,则忧其君”,而柳宗元虽有赤心一片,却钓不来自己理想的实现,钓不来帝王的青睐,于是他独自一个,远离尘嚣,去钓那份孤独,那份冷落,那份失意。柳宗元是不幸的,柳宗元又是万幸的。在那一片寒冷的水域,他将钓钩轻轻一甩,便为中国文化钓来一座《永州八记》的绝世丰碑!与自然相语,与自我对话,与寂寞为伍,与命运抗争,使他的精神和品格得到了更好地升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说,柳宗元那凝聚着无限忠诚和渴望的一钓无疑是险绝的,冷峻得让人心跳!

④ 严子陵是另一种钓法,他没有柳宗元的失落,也没有姜子牙的得志。他怀抱的是一种避世的心理。他的钓,不为荣华,不为富贵,而是一种清净,一份淡泊,一种潇洒和自如,一种大彻大悟,一种非佛非道的真性情,严先生和刘秀是同乡加同学,可刘秀在做了皇帝后单单思念这个严子陵,并多次派人寻访。那么严子陵又为什么不愿出仕却偏偏做了个娱情山水的隐者呢?古今钓者,大多图个荣华,严先生当时所为确实令许多“钓客”困惑,或许是他看破红尘,知道刘秀心里的狡诈而不愿为之所用,不如娱情山水做那闲云野鹤的自由钓客,可以说严子陵是个高明之土,他那潇洒的一钓,算得上是的中极致!

⑤ 人生如梦,富贵荣华有如过眼云烟,在短暂的生命历程里,我们又何必费尽心机去钓那“身外之物”呢?平平淡淡才是真,潇潇洒洒才是真。

⑥ 在这个炎热的夏天,我仿佛钓到了一尾水淋淋的禅意,这么想着,我步履轻松地离开了那片充满诱惑的河湾。

摘自《思维与智慧》2008年11

(1)阅读全文,理解“垂钓”的深刻含义. (3 分 )

人生精神境界的追求

(2)细读②﹏④段,概括姜子牙、柳宗元、严子陵三人不同的人生垂钓(4分 )

姜子牙的是一种顽强的意志,一种博大的襟怀和抱负,一种救民于水的豪情与自信.柳宗元的垂钓是一种傲视一切的精神和品格,是一番不甘寂寞的斗志与豪情.严子陵的垂钓是一种清净,一份淡泊,一种潇洒和自如,一种大彻大悟,一种非佛非道的真性

(3)古代还有很多文人墨客或有志之士给人一种超脱的力量,抛却俗世名利,以淡泊豁达的胸襟笑傲人生.请从你的文化积累中,用简明的语言再为文章补充一个不少于60字的事例. (6分 )

欧阳修的垂钓在于超脱人世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正如他自己所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垂钓的目的不在垂钓,而在远离尘寰的嚣攘争夺,是也在“山水之间”也。

(4)再读上文,结合下列名人名言,说说你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5分 )

①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

②人生的真正欢乐是致力于一个自己认为伟大的目标.-萧伯纳.

③人类的使命在于自强不息地追求完美.-列夫·托尔斯泰_

语言通顺、凝练,有一定的人生感悟即可

三 作文(60分)

阅读下面这首小诗,从“奖牌”和“跋涉”两个话题避任一个,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荣誉》(汪国真)因为年轻才那样渴望获得因为成熟又把获得的遗弃得到的东西不再是我憧憬的我所憧憬的是还没有得到的东西奖牌是一阵风金杯是一阵雨跋涉才是太阳呵永恒的照耀心灵的土地.

......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五龙谭
幸福的回忆
飘•韵
过年真快乐
最宝贵的一句话
红树林
写作的乐趣
建立“S”星球
龟兔第二次赛跑
那一次妈妈哭了
和我们一样享受和平的世界
校园的春天
鸟趣
伤心的一天
杭州之美
基于TQM的高职教育质量内涵及评价标准研究
卷烟物流配送中心规划文献综述
基于文化产业视角下提升呼和浩特城市品牌的对策研究
透过“双十一”浅析电商物流
义乌区域电子商务虚拟连锁配送模式研究
小微物流企业发展困境分析
用平衡计分卡评价物流管理效率的方法初探
加强天津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提升农产品物流能力的对策分析
航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应急物资的政企合作储备模型研究
浅析航天企业采购合同风险控制
耐氯化水色牢度试验差异探讨
义乌国际贸易改革试点下航空物流产业竞争力研究
棉花新政 棉农三盼
浅析物流的是与非
《依依惜别》演讲稿
《黄果树听瀑》教学后记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叙事
《黄果树瀑布》教学反思2
欣赏,领会,创造——《泊船瓜洲》听课感受
聆听《慈母情怀》有感
《慈母情怀》教学反思
成长足迹(二)依依惜别阅读材料
《三个小伙伴》教学设计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反思
《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五年级语文上《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看菊花》——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学设计
《鲁滨孙飘流记》课后反思
沐浴桂花雨的芬芳──《桂花雨》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