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09-10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09-10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1

09-10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总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3分)

在这yīn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 )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翠响声,这便是蝈蝈的歌声和乐段,其余的则是伴唱。

yīn( )哑 尖锐( ) ( )改为( )

2、按要求填空:(6分)

(1)《<论语>十则》中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

, 。(1分)

(2)《咏雪》中谢道韫把纷纷扬扬的白雪比作: 。(1分)

(3)《泊秦淮》中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了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

, 。(1分)

(4)《观书有感》中借景喻理,说明只有思想永远活跃,接受种种不同的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活水长流的哲理性的诗句是: , 。出自本诗的成语是: 。(2分)

(5)乡愁是游子永恒的思绪,请写出表现乡愁的连续的两句诗: ,

。(1分)

3、下列语句都有语病,请修改:(2分)

(1)通过这次社区活动,使她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了。

(2)学校要加强宣传,提高同学们对传统文化重要性。

4、《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两千多年来以其特有的人生智慧和艺术魅力受到各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你从中读出了什么?请写出你最喜欢的一篇的篇名及你的阅读收获。(2分)

篇名:《 》

收获:

5、仿写句子,使之成为一组排比句:(2分)

家是一首多味的诗,只有用心去品,才能读出其中的滋味;家是一盅药,只有

,才能 ;家是一座城堡,只有 ,才能

二、古诗文阅读:(15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2分)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6、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你能告诉大家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吗?

(二)阅读下面的古文,回答问题:(13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

【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 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7、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相委而去 委( ) (2)下车引之 引 ( )

(3)及事讫 及 ( ) (4)须期乃入 乃 (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译文:

(2)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译文:

9、文段理解。(5分)

(1)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_________ ____________。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_______ _______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___________,乙文侧重叙述。(3分)

(2)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课内阅读:(14分)

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要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④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⑤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0、交代记叙时间的段在( )(2分)

A.第②段 B.第③段 C.第④段 D.第⑤段

11、第③段的主要人物描写方法是( )(2分)

12、从文中找出描写“小路有意思”的语句,并说说在文中的作用。(2分)

13、母亲先要走大路,后来又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母亲说的话及她摸摸孙儿的小脑瓜的动作表明了什么?(2分)

14、“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简要说说加点词语在句中的作用。(3分)

15、生活中你是怎样孝敬父母的,举一个例子谈谈。(3分)

 

(二)课外阅读:(16分)

小扇轻摇的时光

放暑假了,母亲一直盼望我能回乡下住几天的。她知道我打小就喜欢吃些瓜呀果的,所以每年都少不了要在地里面种一些。待得我放暑假的时候,那些瓜呀果的正当时,一个个碧润可爱地在地里面躺着,专等我回家来吃。

天气炎热,我懒在空调间里怕出来,回家的行程一拖再拖。眼看着假期已过一半了,我还没有回家的意思。母亲沉不住气了,打来电话说:“你再不回来,那些瓜都要熟得烂掉了。”

再没有懒下去的理由了。遂带了儿子,冒着大太阳,坐了几个小时的车,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小村庄。

村里的人都是看着我长大的,看见我了,亲切得如同自家的孩子。远远地就笑着递过话来:“梅,又回来看妈妈啦?”我笑着应。就听到他们在背后说:“这孩子孝顺,一点不忘本。”我心里面刹时涌满羞愧,我其实什么也没做啊,只偶尔把自己送回来给想念我的母亲看一看,竟被村人们夸成孝顺了。

母亲知道我回来,早早的把瓜摘下来,放在井水里面冰着--那是我最喜欢吃的梨瓜和香瓜。母亲又把家里惟一的一台大电扇搬到我儿子身边,给他吹风。

我很贪婪地捧了瓜果啃,母亲在一边心满意足地看。母亲兴奋地说:“地里面结得多着呢,你多呆些日子,保证你天天有瓜吃。”我笑笑,有些口是心非地说:“好。”儿子却在一旁大叫起来:“不行不行,外婆,你家太热了。”

母亲就惊诧地问:“有大电扇吹着还热?”

儿子不屑了,说:“大电扇算什么?我家有空调。你看你家连卫生间也没有呢。”

我立即用严厉的眼神制止了儿子,对母亲笑:“妈你别听他的,有电扇吹着不热的。”

母亲没再说什么,一头没进厨房间,去给我们忙好吃的了。

晚饭后,母亲把那台大电扇搬到我房内,有些内疚地说:“让你们热着了,明天你就带孩子回去吧,别让孩子在这儿热坏了。”

我笑笑,执意要坐到外面纳凉。母亲先是一愣,继而脸上写满笑意。她忙不迭地搬了躺椅到外面。我仰面躺下,对着天空,手上拿一把母亲递来的蒲扇,慢慢摇。虫鸣在四周此起彼伏地响起,南瓜花在夜色里静静开放。月亮升起来升起来了,皎洁的月光洒满小院。恍惚间,月下有小女孩,手执小扇,追着流萤。依稀的,都是儿时的光景啊。

母亲在一旁开心地说着话,唠唠叨叨的,都是些让他怀恋的旧时光。母亲在那些旧时光里沉醉。

月色如水,我放松的心似水中的一根柔柔的水草,迷迷糊糊地就要睡过去了。母亲的话突然喃喃地在耳边响起:“冬英你还记得不?就是那个跟男人打赌,一顿吃二十个包子的冬英?”

“记得,长得粗眉大眼的,干起活来,大男人也赶不上她。”

“她死了。”母亲语调忧伤地说:“早上还好好的呢,还吃两大碗粥呢。准备到田里面锄草的,还没走到田里呢,突然倒下,就没气了。”

“人啊!”母亲叹一声。

“人啊!”我也叹一声。心里面突然警醒:这样小扇轻摇,与母亲相守的时光,一生中能有几回呢?暗地里打算好了:明天,是决计不回去的了,我要在这儿多住几日,好好把握这小扇轻摇的时光。

16.说说选文标题“小扇轻摇的时光”具体指什么时光?(4分)

答:

17.你对选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是怎样理解的?(2分)

答:

18.选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其表达作用是什么?(3分)

答:

19.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我很贪婪地捧了瓜果啃,母亲在一边心满意足地看。

答:

20.选文中叙写冬英这一人物的内容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答:

四、作文:(40分)

21、请以“从那一刻开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写成一篇记叙文,要有事件,有感悟;

2、事件要具体,感悟要有感而发,不矫揉造作。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2010-1-6

一、积累与运用:

1、喑 rùi 脆 2、(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5)示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1)这次社区活动,使她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了。 去掉“通过”或“使”

(2)学校要加强宣传,提高同学们对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句末加“的认识”

4、参考课本184页。

5、示例:慢慢去熬 知其甘苦 用爱去搭建 坚不可摧

二、古诗文阅读:

(一)6、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二)7.(1)委:舍弃,丢下(2)引:拉(3)及:等到(4)乃:才

8.(1)那人便问元方: “你爸爸在吗?”(或:那客人便问元方: “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2)儿童们回答说:“听说使君到来,我们很高兴,所以来这里欢迎。”

9.(1)做人要讲信用(答出“讲信用”之意即可) 郭伋守信(或:郭伋不违信于儿童) 描写(或:对话描写;语言描写)

(2)答案示例:①要有礼貌;②要勇于改正错误;③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④成人要为儿童作出好的表率;⑤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⑥做人要言行一致。

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译文:

郭伋开始去下属处巡视时,到达西河美稷,有数百名儿童,各自骑着竹马,在道旁依次拜迎。郭伋问:“孩子们为什么远道而来?”儿童们回答说:“听说使君到来,我们很高兴,所以来这里欢迎。”郭伋象他们表示感谢。事情办完后,孩子们又将他送出城,并问“使君什么时候再回来”郭伋告诉了部下官吏,算好了日子告诉他们。巡视后返回,比预计日期提前了一天,郭伋不想失信于孩子们,于是在野外亭中留宿,等到了约定日期才进城。他就是这样做人的。

三、现代文阅读:

(一)10、【解析】抓住时间的词语“阳光下”。

【答案】.D

11、心理描写

12、【解析】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回答。

【答案】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渲染气氛。言之有理即可。

13、【解析】扣住“摸摸”这个叠词作用回答。

【答案】表明母亲固然听从儿子,但在特定情景下,更爱孙子。相互体谅,生活和睦

14、【解析】先解释加点的词,再说出表达作者的心理或感情。

【答案】“慢慢地”言其速度慢,“稳稳地”脚步沉重而有分寸,“很仔细”走路很留神,体现了我和妻对对生活有一种高度的使命

15、【解析】结合实际谈谈【答案】略

(二)(16分)

16.(4分)一是指充满天真快乐的童年时光,(2分)一是指与母亲享受的美好时光。(2分)(意思对即可)

17.(2分)母亲对“我”执意到外面纳凉去主动陪伴她的举动感到意外和欣喜。(意思对即可)

18.(3分)景物(环境)描写;(1分)交代了人物活动的场景,渲染了农村夏夜安适恬静的气氛,烘托“我”轻松闲适的心情。(2分)

(第二问,答出“渲染了农村夏夜安适恬静的气氛”意思的,也可得满分。)

19.(3分)“贪婪”“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吃瓜时的情态以及对家乡挂果的喜爱;(2分)“心满意足”突出了母亲内心的满足和喜悦。(1分)

20.示例一:不能删去;(1分)正是这一人物是“我”转变了第二天就回程的想法,引发了“我”对人生苦短的思考,提醒“我”要珍惜与母亲相守的时光。(3分)

示例二:可以删去;(1分)删去后不影响清洁的完整;冬英的故事令人伤感,冲淡了全文营造的美好温馨的氛围。(3分)

(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满分)

四、作文:(40分)

21、请以“从那一刻开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写成一篇记叙文,要有事件,有感悟;

2、事件要具体,感悟要有感而发,不矫揉造作。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点击查看: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各课学案汇总

编辑推荐

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七年级)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悠悠鉴江河
读《红楼梦》有感
难忘的校园
成长脚印
爱惜生命
我帮诸葛亮
我的小天地
如梦令之景
夏日的苦瓜
我眼中的泉州
一件令我难忘的事
在毕业典礼的发言稿
眼泪
怕鹅
枣树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辅导员工作探究
认知行为视角下的积极人格教育
浅谈高中的语文教学活动如何与幽默同行
以竞赛为载体的高职韩语专业学生韩语语言能力培养研究
高校心理保健参与式主题班会课的尝试与思考
民族地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土化的思考
论高职建筑英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论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
非教学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我管理的研究
基于原版英文影视作品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究
浅议强化学员时间观念提高打仗能力
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创新
浅论如何上好就业指导课
我国古代苏州海洋灾害研究
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职业化建设
《苏武牧羊》相关知识
《当代神农氏》课文
《苏武牧羊》教学札记
《当代神农氏》教学设计
《一个这样的老师》课文
《当代神农氏》相关知识
《苏武牧羊》相关知识
《一个这样的老师》教学设计
《当代神农氏》教学设计
《詹天佑》教材理解
《詹天佑》教学实录
《苏武牧羊》教学设计
《南沙卫士》教学设计
《当代神农氏》相关知识
《南沙卫士》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