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0
三门峡市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内容预览:
三门峡市2010-2011学年上期期末试卷
九年级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 A (2分) 2. D (2分)
3. C (2分)
4. (1)白露为霜 (2)无可奈何花落去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每空1分,本题若有错字、别字、添字、漏字,该空不得分。共7分)
5. D (2分)
6. (1)比赛绳技的方法
(2)慧驷国游记(或:智马国游记) (每小题1分,共2分)
7. (1)“传唱优秀童谣,做有道德的人” 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在全国启动 (符合要求即可)(2分)
(2)答案示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传唱优秀童谣,可以重温童年的乐趣,可以体会亲情,感受温暖,可以培养高尚的情操。让我们行动起来,“传唱优秀童谣,做有道德的人”吧!(符合要求即可)(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4分)
(一)(共14分)
8.我坐火车从昆明回武汉,火车上遇见了一个刑满释放的杀人犯,刚开始我心怀疑虑,想让列车员调换房间,但当他真诚的向我叙说了他的经历和打算后,我改变了主意。他感受到了我的信任,非常感动,也对未来充满信心。(意思对即可)(3分)
9. 素昧平生的他向我道出了实情,我却因此不信任他,他肯定会猜测到我中途调换房间的原因,显然对人家是个伤害。我还能想象到列车员听了我道出的缘由后,看他的眼神。(意思对即可)(3分)
10. ①渲染气氛;②暗示下面情节发展:他将得到“我”的理解和信任,我们之间将拥有月光般美好、和谐的关系。(一点1分,共2分)
11. 一方面指车窗外漫山的梨花开了;另一方面指自己得到了他人的理解和信任,自己“人生的花”开了。(第一点1分,第二点2分,共3分)
12. 人生就像坐火车,终点都是一样的,沿途也有很多的风景,很多的人,很多的故事。如果这个旅程充满信任和爱,也许会影响旅伴的生活,从中我们的生活也会发生变化。(意思对即可)(3分)
(二)(共10分)
13. 学会等待 (2分)
14. 引出论点,同时证明论点的正确。(2分)
15. 学会等待是多么重要。(或:学会等待很重要。)(3分)
16.这句话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形象的给我们讲明了一个道理: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撮而就的。我们要有耐心,学会等待,一步一个脚印做好眼前的事情。(意思对即可)(3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17. (1)命名 (2)昏暗(每小题1分,共2分)
18.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奇托在喝酒上。(2分)
19. 山水之乐 宴酣之乐 禽鸟之乐 游人之乐 太守之乐 (少一点扣1分,本小题扣完为止。)(3分)
20. 以百姓的快乐为乐。或:与民同乐。(意思对即可)(3分)
21. 作者在这里选取如钩之月、寂寞梧桐、深院、清秋等物象,渲染了一种孤寂凄凉的环境氛围。(意思对即可)(2分)
22. 作者在这里用丝缕来比喻愁思,用“剪不断,理还乱”的千丝万缕,形容愁思就像一团转动的乱丝,紧紧盘绕纠缠着人,而无法摆脱。确实把离愁的特点极其深刻又生动形象地写出来了。(意思对即可)(2分)
四、作文(40分)
评分标准参见2010年中招作文评分标准。
......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夜晚的特别牙膏
- 快乐的一天
- 徽园沙雕展
- 门前的小河
- “战地”行医记
- 俄罗斯之行
- 我的本领
- 广播操比赛
- 暑假钓鱼记
- 难忘的教训
- 捉蛐蛐
- 游汉阳陵
- 我学会了炒菜
- 俄罗斯喝酒记
- 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
- 商务―最后的王牌 惠普 ElitePad 900商务平板电脑
- 爱国即爱家,自强即复兴
- 脚踏长柄修剪刀
- 投影+Wi-Fi 分享更有趣 索尼PJ510E数码摄像机
- 人工授精技术推动绵山羊质量提高
- 政府职能在创意产业园区不同发展阶段的对比研究
- 贵州省平塘县羊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 抗结肠小袋纤毛虫中草药的体外筛选
-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优秀项目案例
- 双面人生 加倍给力 华硕TACHI(太极本)21超级本的试用之旅
- 农村散养户动物免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全面展开
- 让植物为生命护航
- 谁更适合你的办公桌?
- 水黾研究(二)
- 茱萸与菊花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说课设计
- 春天在哪里 教学反思
- 遭遇无法生成——《枫桥夜泊》教学反思
- 《枫桥夜泊》教材解读
- 让作业不再是负担
- 四年级上册复习计划 教学计划
- 重阳节的传说
- 操场上 备课资料
- 教学计划
- 童年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反思
- 父爱拿什么也换不了
- 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合作小组建立的策略
- 《枫桥夜泊》教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