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常熟市一中201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3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常熟市一中201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3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08

常熟市一中201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3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常熟市第一中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3月月考

七年级语文试卷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经过新年后的第一个月学习,你的知识又增添了许多;你的能力又增强了许多;你的情感又丰富了许多,下面请认真做好这份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微风轻抚着院里的杨树,墙角边几株嫩黄的小草羞(sè)的探出头,这是个晶莹(tī)透的午后,我拖着铅重似的双腿迈进这个(jiǒng)迫、破落的家。一只飞虫绕着屋檐的蛛网飞来飞去,忽然,又以一个优美的姿势滑向空中,暗黑的屋里,一个苍老的面容(hè)然呈现在我面前,憔悴而失落的目光游离在我脸上,失败彻底打破了这个家庭的梦想,我和父亲面面相觑,我羞愧地低下了头。

2、找出下面语段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4分)

他不但多次到香山堪察地形,攀登峰顶,俯览周围环境,而且不词辛劳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等地,考查当地的大建筑和园林,最后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它与周围水光山色、参天古树熔为一体。

错别字

订 正

3、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在这四年里,我 , ,我咬紧了牙, 。(《一面》)

○2、 ,潭影空人心。

○3、 ,凭轩涕泗流。(杜甫《 》)

○4、也不必说 , ,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5、 ,乾坤日夜浮。

⑥、曲径通幽处, 。

4、修改下列病句(在原句上修改,每句只修改一处)(2分)

○1、衡量一个班级文明程度高低的主要标准是纪律好、学风好。

○2、我们应该努力完成一切老师交给我们的学习任务。

5、仿照下面的句式,续写一句话。(2分)

朋友是快乐日子的一把吉他,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

朋友是 , 。

6、选出填入下列句子的横线上恰当的一组 ( )(2分)

①我鼻子里_________一阵酸,像要哭出来。

②第一下的抚摩又是那么_________。

③这一切,使贝聿铭在美国建筑界初露头角,也_________了他此后数十年的事业基础。

④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_______,这是荒园,……

A、居然 柔软 决定 鉴赏 B、陡然 温柔 奠定 鉴赏

C、竟然 温柔 决定 欣赏 D、陡然 柔软 奠定 欣赏

7、口语交际: 假如你是一位小记者,即将采访学校的一位优秀语文教师,请你设计两个问题,做采访时提问:(2分)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古诗鉴赏。

阅读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回答问题(3分)

8、这首诗中以声衬静的一联是: (1分)

9、古人评诗常用 “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潭影空人心”一句中的“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2分)

(二)文言文阅读,完成10-15题。(16分)

《赵普》片段: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0、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习吏事( ) 手不释卷( ) 阖户( ) 及鲁肃过寻阳( )

11、根据上下文判断,对《孙权劝学》一文中相关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B.当涂:当道;涂,道路。

C.涉猎:浏览群书,不作深入研究。

D.见事:认清事情,识别事势。

12、写出下列语句的基本意思。(4分)

(1)、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13、仔细研读两文,说说赵普和吕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之处。(要求至少列举2个方面)(2分)

14、仔细研读下面几句话,说说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①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②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③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15、赵普刻苦读书:手不释卷,请你再写出两条关于刻苦读书的成语或谚语。(2分)

(三)阅读《我的老师》片段,然后回答问题。(11分)

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我父亲那时侯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着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吉凶。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也略略懂了些事。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罗!那时侯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悲伤。这时侯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侯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16、概括段意: (2分)

17.这件事的起因是 (1分)

经过是 (1分)

结果是 (1分)

18、这一段中的反对派的引号去掉可以吗?为什么?

(2分)

19、对第一段第一句话,有下面几种理解,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作者确实不知道这件事值不值得提,但为了丰富文章内容还是写上了它。

B、不知道值不值得提是说事情太小了,那时还占据过我的心灵是说自己小时侯不懂事,就当成大事了。所以给老师找了麻烦。

C、不知道值不值得提强调了事情小,而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写出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分量,表现了蔡老师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

20、这时侯蔡老师援助了我……教师处理学生中的纠纷,是不会带有倾向性的参于到学生的纠纷中去的,可援助一词却又似乎表明老师已介入了这场纠纷。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2分) A、我的处境值得同情,老师援助我说明她慈爱、公平。

B、援助只是我对老师行为的理解,反映老师对我的爱护及我对老师的感激。

C、老师虽无意介入,但从客观上讲,她还是介入了。因为她援助了一方,批评了另一方。

21、这一件事,作者写得比较详细,其原因是 ( )(2分)

A、这件事是我儿时的一件重大事件。

B、这件事最能反映老师对我的爱以及我对老师的感激。

C、这件事情节复杂,略写了会交代不清。

(四)阅读赵丽宏的《蝈蝈》,然后回答问题。(12分)

⑴窗台上挂起一只拳头大小的竹笼子。-只翠绿色的蝈蝈在笼子里不安地爬动着,两根又细又长的触须不时从竹笼的小圆扎里伸出来,可怜巴巴地摇晃几下,仿佛在呼唤、祈求着什么。

⑵“怪了,它怎么不肯叫呢?买的时候还叫得起劲。真怪了……”一位白发老人凑近蝈蝈笼子看了半天,嘴里在自言自语。

⑶老人的孙子和孙女,两个不满8岁的蔗子,也趴在窗台上看新鲜。

⑷“它不肯叫,准是怕生。”小女孩说。

⑸“把它关在笼子里,它生气呢!”

⑹小男孩说着,伸出小手去摘蝈蝈笼子。

⑺“小囡家,别瞎说!”老人把笼子挂到小孙子摘不到的地方,然后又说:“别着急,它一定会叫的!”

⑻整整一天,蝈蝈无声无息。两个孩子也差点把它忘了。

⑼第二天,老人从菜篮里拿出一只鲜红的尖头红辣椒,撕成细丝塞进小竹笼里,“吃了辣椒,它就会叫的。”他很自信。两个孩子又来了兴趣,趴在窗台上看蝈蝈怎样慢慢把一丝丝红辣椒吃进肚子里去。

⑽整个白天,蝈蝈还是没有吱声.只是不再在小笼子里爬上爬下。夜深人静的时候,蝈蝈突然叫起来,那叫声又清脆又响,把屋里所有的人都叫醒了。

⑾“听见么,它叫了,多好听[”老人很有点得意。

⑿两个孩子睡眼朦胧,可还是高兴得手舞足蹈.把床板蹬得咚咚直响。

⒀蝈蝈一叫就再也没有停下来.从早到晚,不知疲倦地叫,叫……它不停地用那清脆洪亮的声音向这一家人宣告它的存在。很快,他们就习以为常了。蝈蝈的叫声仿佛成了这个家庭的一部分。

⒁蝈蝈的叫声毕竟太响了一点。在一个闷热得难以入睡的夜里,屋于里终于发出了怨言: ⒂“烦死了,真拿它没办法! ”说话的是孩子的父亲。

⒃“爸爸,蝈蝈为什么不停地叫呢?”

⒅男孩问了一句,可大人们谁也不回答。于是两个孩子自问自答了。

⒆“它大概也热得睡不着,所以叫。“

⒇“不!它是在哭呢!关在笼子里多难受,它在哭呢!”

(21)大人们静静地听着两个孩子的议论,只有白发老人,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叹息了-声……

(22)早晨醒来时,听不见蝈蝈的叫声了。两个孩子趴在窗台上一看,小笼子还挂住那儿,可里面的蝈蝈不见了……

(23)“它咬破了笼子,逃走了。”老人看着窗外,自言自语地说。

22、本文的线索、顺序各是什么(分条概述)? (2分)

23、文中写了哪些人,他们对蝈蝈的态度各是怎样的(分条概述)?(3分)

○1

○2

○3

24、“白发老人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叹息了一声”,老人为什么叹息?(2分)

25、老人说:“它咬破了笼子,逃走了。”笼子真的是咬破的吗?请说明理由 (2分)

26、文章结尾有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提示:与开头对应起来考虑)?(3分)

三、作文 (60分)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里,万物复苏,欣欣向荣;春天里,精神焕发,催人奋进。春天里,有对过去的怀念,有对未来的幻想。春天里的情怀,旖旎多姿,春天里的故事,暖人心脾。

请以《春天里》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初一语文月考参考答案

4、○1、去掉“低”或把“纪律好、学风好”改成“纪律好不好、学风好不好”

○2、把“一切”放“学习任务”前

6、B

7、(提示:两个问题、关于优秀语文教师的)合理即可得分

8.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9“诗眼”是“空”。“空”是说潭水清澈,临潭顾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或杂念)消除净尽。“空”字写出了人的心情与山光水色相应。(不脱离文本,言之成理即可)

10、.熟悉;放下;关上;等到

11、B

12、①到了第二天,办理政务时,处理决断很快。 ②我常常读书,自己觉得有很大的收获(或好处)。

13、示例:两人的成就都很大,但读书太少,限制了水平的发挥;两人都善于听取他人的忠告;读书后他们的处事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答了两点即给分)

14通过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动词)表现人物性格.(结合语句具体分析也可)

15、例:悬梁刺股 凿壁借光 囊萤映雪 废寝忘食 孜孜不倦 韦编三绝 废寝忘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等(合题意即可得分)

16 蔡老师排除我和同学之间的小纠纷。

17 起因 小“反对派”们对我的攻击,

经过 蔡老师写信援助我

结果 解决纠纷,我感激蔡老师。

18、不能,这里表特定称谓,并不是真正的反对派。

19、C 20、B 21、B

22线索: 蝈蝈 顺序 : 时间

23、①孙子、孙女:好奇、感兴趣。②父亲: 发出怨言。

③爷爷(白发老人):好奇买回,喜欢 ,不得已后放掉。

24听了儿子的怨言,听了孙子、孙女的议论,觉得虽是好心买回,但让家人太吵,就好像是做错了事。所以叹息了一声。

25、不是。是老人叹息后采取的行动。

26

①与开头形成呼应。可怜巴巴地摇晃几下,仿佛在呼唤、祈求着什么。“它咬破了笼子,逃走了。”老人看着窗外,自言自语地说。

②结尾出人意料,。开头买回蝈蝈,尤其是叫了以后,人们那样高兴,可老人却把它放了。

○3含蓄 有让读者思考回味空间 。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My Weekends(我的周末)
我又遇见你
这一刻让我铭记
生活需要友情
《名人传》读后感
古巷追忆
欣赏丑树
幸福,就这么简单
心灵的唤醒
给自己一片阳光那片葵花田
我的世界因你而美丽
父亲的肩膀
这也是幸福
感恩我的父母
初三改变了我
铁路货运配套设施规划布局原则分析
物料跟踪系统信号采集和无线传输技术的应用
地质钻探中的水文地质问题
浅析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探讨空中交通管制员防冲突应变能力
手机APP被盗抢车辆管理系统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
新型自动定位卸料小车和半门式刮板取料机的应用
接触网施工的问题与控制研究
一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感染患者用药分析
智能模块化喷雾器
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
达格列净片溶出度测定研究
基于单片机的锂电池多功能工作系统(BMS)
中央空调能耗现状与节能措施分析
基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关键点的分析
爬天都峰精彩教案一教学案例反思
倾听
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
实验教材识字教学初探
蒲公英的传说
金色的草地精彩教案五教学案例反思
有效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于质朴中见真功夫
文未出口先有情──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爬天都峰精彩教案五教学案例反思
不露痕迹的艺术追求
着眼实效灵活安排
金色的草地精彩教案一教学案例反思
让日记动起来
蒲公英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