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高考语文命题必须走出误区

高考语文命题必须走出误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高考语文命题必须走出误区

最近国家公布了今年各学科高考的范围,压缩了一些学科的考试内容,这对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推进素质 教育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就报上公布的内容来看,语文学科的考试要求似乎未有大的改变,而过去在语文学科的高考命题上存在的问题是最多的,在造成高考的负面效应上影响是最为严重的。

高考语文命题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考试内容覆盖面过大,极大地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它应该考查学生的实际能力。语文能力主要是阅读与写作能力。但现在的高考题中,除了考写作及现代文、古文阅读之外,还要考及语音常识、文字常识、语法、修辞、标点符号用法、中国文学 史常识、外国文学史常识、文体常识、文学鉴赏、历代文学作品中的名言警句,甚至还有不属于语文范畴的古代文化常识,如古代的称谓、职官、历法、地名、科举等知识,显然,这几乎是一套百科全书的范围了。

也许有人会说,这种考试覆盖面虽广,但只考浅显的知识,每个知识点上只出一道题,2、3分而已,总的 负担是不会重的。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虽然某个知识项目上只出一道题,所考内容浅显,但考生仍要对该项知识作全面深入的复习准备。从这个意义上说,出一道题与出十道题给学生带来的备考负担是一样的。就拿考名 言警句来说,现在的考卷上也只有一道题,但学生们必然会去背很多句子。现在各地的高考复习材料中的“名言800句”、“名言3000 句”之类的东西已经比比皆是了。为什么题海大战屡禁不止,为什么种种复习资料屡禁不绝,难道这种铺天盖地式的高考试卷不是最直接的原因吗?

二、考题难度太大,严重挫伤了中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应该承认,把高考题卷上的题分别孤立地看,并无太大难度,但是,以整张试卷来看,难度是很大的。每年高考学生得分很少有上130 分的(150分为满分),而外语考分上140分则不为少数;许多语文专家试做高考 题也往往难以及格。语文专家刘国正先生有一次很认真地答了一张高考语文试卷,按标准答案,严格计算,结果只能达到70分。

那么,题卷中的整体难度从何而来呢?

首先,就是前面说的,题目涵盖过广,题量过大。全卷三十多题,光作文就要写两篇。一张试卷全部命题字数即为10000字左右, 即使考试时间长达2.5小时(为当代考试中时间最长的),考生要在酷暑中做完这些 题也非易事。

其次,这些命题中还包含着一些化易为难的“方法”,如:

1、以简入繁法,即把本来简单的提问复杂化。 如每年考卷第一题,要求辨别几个字的读音是否全部正确,却把这几个字放到了四组文字之中,辨别的字量增加了三倍,由于字多易混,实际难度增加更大。

2、雪上加霜法,即把一般性问题放在专业性文字中, 使考生的解题在生疏的内容前受阻。如97年考卷第 6题, 要求从四句话中选出无语病的一句。答案中C 句为“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 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由于学生不熟悉金融业务,仅根据前面的 “高低”与后面的“增长”搭配不当而判定该句为病句,但答案中却按照金融常识而把该句视为无语病。结果 ,海淀区考生做对此题的比率仅为14.6%,低于任选一答案的概率25%。

3、无事生非法,即不顾语言的习惯用法,强调语法规则, 而使一些简单的考题成为“陷阱”。如94年考 卷第4题,也是判断病句。 其中一句为“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答案中判此句为病句。其实,按照“睡前三忌”的语境,以上句子并无毛病。因为在人们的理解中,“ 一忌睡前不可恼怒”即“第一忌就是睡前忌恼怒”而并非“第一是要忌睡前不可恼怒”之意。

4、吹毛求疵法,即不顾语言有模糊性的特点, 用“显微镜”挑考生答题中的毛病。如97年考卷中28题, 要求在5 句中找出符合作者“散文的心”的观点的两句。其中C句为“散文应该反对封建教条”,E为“散文应 该突破两重械梏”。突破这些“械梏”与反对封建教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呢?但答案却肯定C而否定了E,这就 使许多根据意思相近而选择E句的有冤难申。

语文考题中致难之因还有,这儿就不再列举了。我们要注意的是这种“难度”的性质与它带来的后果,它的难不在于考及的知识如何艰深,而主要是提问的繁琐复杂,广布疑阵,因而使程度差的人反可籍猜测答案得 分,而程度较高的人却因错误人人难免而无法得到高分。这种考试不可能有大的区分度,不利于人才的选拔。从阅卷中可见,近年来已难于发现成绩出众的考生。

三、高考语文命题方式不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把语文教学引入了歧途。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言学科在知识的运用上有两个显著特点:1、综合性,即语文知识的运用是综合的,孤立地去掌握各项知识并无太大意义;2、模糊性,即语文的知识范围难有截然的界限, 掌握的程度也难以精确 地量化。所以,青年学生学习语文的最佳途径就是多读文学作品,多写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地通过学习提高精神境界,丰富语汇,悟得语法,提高表达能力。

遗憾的是,现在的高考命题中却有着与之相反的取向。

首先,它忽视语文的综合性而突出知识的“分解”。这就是按各知识点分别布题,阅读测试中的问题五花八门,就连作文也要分成两篇,以考查不同文体的写法。更有甚者,一篇作文也要按内容、结构、语言、书写 来分别计分,这就像把一个人分成脑袋、四肢、衣着等项来评价一样可笑了。

其次,它忽视语言的模糊性而过份地强调精密性,这就是标准化命题的大量运用。这种命题会把语言的许多形式上的差异看作正误与是非的不同,因而它扼杀了语言的多样性与灵活性。解答这类题目主要靠辨析与推 理。大量地运用这类题目实际上就是把语文学习理科化,使青少年过早地偏向理性思维而影响想象力的发展与情感的培养。

就是在这种影响之下,当前我国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已少有真正意义上的阅读与写作教学而多有编题与解题教学。毕业班进入题海大战是不用说的了。而其他年级何尝能够幸免?据97年8月23 日的《文汇读书周报》 报导,上海名牌杂志《少年文艺》的发行量已从80 的年代的100万份降低到目前的10万份,这样下去很可能若干年以后中国语文将无“文”可言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吹画趣课11
快乐的五一劳动节
我的儿童节,我快乐
吹画
愉快的生日
吹画趣课1
一个故事给我的启示
吹画趣课3
我的课余生活——骑滑板
快乐的六一儿童节
五一节劳动节真快乐
吹画趣课12
玩“捉迷藏”游戏
有趣的吹画
吹画趣课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山刺玫果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罗田甜柿种质资源ISSR分子标记初步鉴定
富硒罗汉果中罗汉果皂苷V的HPLC测定
卷烟包装材料中荧光增白剂的UPLC测定
东宁县全力打造黑木耳种植基地
白萨福克羊生理生化指标季节性变化研究
渝产续断多糖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的优化
两种方式提取杏鲍菇菌丝胞外酶的比较分析
夏秋鲜叶加工红茶的萎凋技术研究
芹菜露地和保护地栽培技术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风险投资内部运行机制研究
低盐高效发酵豆豉新工艺研究
锦江河斑鳜繁殖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雪莲中绿原酸、芦丁、木犀草素含量的HPLC法测定
皖东南初中三校201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山东省东营市2010年五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北省唐山市2010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初2014年届九年级(下)阶段测试(七)
湖北荆州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2010年长沙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
湖北省荆州市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
北京各区县2010年中考二模试题及答案汇总(不断更新中...)
河南省内乡县2010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云南省怒江州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
湖北省潜龙市2010年中考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丰台区2014年初三统一练习
广东省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北京密云县2010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湖北潜龙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