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高考作文与语文教学谁是谁的“风向标”?

高考作文与语文教学谁是谁的“风向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高考作文与语文教学谁是谁的“风向标”?

今年高考作文题型和特点

研读今年全国20个高考作文题,突出的印象是,作文题型丰富多彩,审题难度整体降低,文化味趋浓,内容更多关注生活、关注自我。与往年比,以题传道的趋势继续弱化。

题型上,以话题作文为主,命题作文、新材料作文均占比例。2006年全国卷出了一个“乌鸦学鹰叼羊”的材料作文,今年复习时,大家不约而同地加大了新材料作文的训练力度。翻开各地的高考模拟试卷,新材料作文题也比往年明显增加,显示了全国卷对高考复习突出的导向作用。全国Ⅱ卷果然又出了一道新材料作文《帮助》,但是各省所命的高考作文题,话题作文仍占绝大多数。作为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年高考,各地的作文题型变化比较温和,也是可以理解的。

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中,前些年流行的关系型话题明显退潮,只留下四川省的《一步与一生》、宁夏的《机遇与坚持不懈的精神》;词语型话题得到青睐,如广东的《传递》、湖北的《母语》、福建的《季节》等都是双字词语;比喻型文题仍占了一定比例,如江苏的《怀想天空》,最好写出天空的比喻意,如将思维引向写自己的生活天空或自己的精神天空,就比较有深度。

内容上,进一步降低了审题难度,面向自我,贴近生活,积极反映社会热点,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重庆的《酸甜苦辣话高考》对应的是恢复高考30周年;陕西的《出事了》直面的是现在的安全问题以及社会的办事风气;全国Ⅱ卷的材料作文《帮助》从透视新闻人物和背后的道德故事引发思考;广东的《传递》难免受奥运火炬传递的启迪,这些题目都从不同角度向我们展示出了当今中国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以及民生问题,体现了21世纪教育要求学生关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三大领域的价值取向。

关注精神品质和道德修养,有较浓的文化味。湖南卷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强调诗意、理想,强调精神层面的生活追求,具有良好的引导意义。这里的“诗意”不单指吟诗作画的风雅,更多指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健康而有文化的心态。北京的作文题,从刘长卿“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引申开去,文化意韵浓厚,书卷气十足。

突出思维考查,有较强的思辨色彩。山东卷《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要搞清楚是所有的记忆都不被风化,还是特指那些重要的、有价值的、珍贵的记忆,以及记忆不会随着时间风化需要依赖何种条件,这些问题都需要理性分析。四川卷的“一步”与“一生”是什么关系,一步影响一生?或者一生由无数的一步组成?浙江卷《行走在消逝中》,“行走”指什么?指“前进”、“发展”,还是“进步”、“消逝”呢?可以理解为“扬弃”、“放下”还是“远离”?人类社会总是处于发展与保存、重建与扬弃的矛盾之中。写好这篇文章,需要正确理解“行走”和“消逝”的关系,以及“行走”过程中我们对“消逝”的态度,很有思辨性。

怎样的高考作文题才算好题

作文命题重在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大可不必在审题上难倒学生,一份好的作文命题,应该让绝大多数学生有话写,让积累多的同学放得开、写得好,这样才公平。好的作文命题还要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力,调动学生日常的积累。具体一点,好的作文题应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

朴实、简洁但内涵丰富,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余地和发挥空间。今年广东题《传递》就非常朴实、简洁、而且开放、大气,文题理解可深可浅,让每个考生甚至初中生都有话写。一般学生可以从家传宝贝、话语信息等具体物质的传递入手,写篇不错的记叙文。层次高一些的学生可以深入品味“传递”的含意,也可考虑虚化的精神上的传递,如伟大精神的传递、传统道德的传递等,具体化后可以是爱心的传递、孝心的传递、快乐的传递、坚韧精神的传递,等等,实题虚写,立意更高。这样的题很受学生喜欢。另外,上海题《必须跨过这道坎》,天津题《有句话常挂在嘴边》都非常朴实、明白,考生没有太大的审题障碍。

开放仍要有节,广阔而要有“边”。“开放”、“广阔”,指写作的范围大;“有节”、“有边”,指有一定的限制,难以套写。天津卷《有句话常挂在嘴边》就显得过于开放,大而无当,一网打尽,为那些平时不学靠临时背几篇励志文章上场的考生打开了方便之门。另外,陕西卷的漫画缺乏应有的导向,题目指向不集中,学生往往短时间内不知所措,很难确定叙述或议论的方向。

要能激励考生抒写真情实感,尽量不要出过于抽象、笼统的题目,引来空话、大话、甚至假话。我不大喜欢《我能》这个题,它似乎在鼓励考生杜撰故事。《母语》、《论科学家的创新与创造》等题目看似具体,实则空泛,最易滋生大话套话,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水平。

要新颖、巧妙,不能让考生看到题目有“已经练过”之感。我个人喜欢《诗意地生活》和《行走在消逝中》,富有挑战性。

要努力体现作文与做人的统一,有利于个性表达。最好不要以观点命题,那样会强迫有的考生写假话。命题最好选正反两方面都有话可说的,若能多方面论证则更好。今年的全国Ⅱ卷关于《帮助》的话题尽管老调,但举了正反两个材料,能够较好地激发思维,考生可以从他们各自的认识入手,或颂或批,既保证他们都有话说,又能激发创造,塑造人格。

另外,话题的引导语要有较强的启发性,不要生硬苍白。

今年高考作文题对教学的启示

作文教学要三种题型并抓。今后一段时间,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三分天下的格局将更加明朗,教学时要合理安排时间,系统训练,特别是在今年全国出题大半回到“命题作文”的情况下,更应肯定“材料作文”的积极一面。

审题训练的重心要有所变化,要审出题目中蕴含的深层意义。过去由于话题或材料理解难度较大,大家审题训练的重点,往往放在如何全面把握话题,或者放在如何读懂材料上,只求“不犯规”就够了。今年各地作文的审题难度小了,那么谁挖掘得深,谁能将题目与自己产生这样那样的联想,谁就能脱颖而出。这就要求考生深入审视,准确破译题目中话题或材料的实质,使作文试题由陌生到熟悉。

注重文化的积淀。许多考生反映题目不难,难的是用什么样的论据去证明自己的观点。因此加强观点和素材积累十分重要。今年多省作文题突出人文素养,考查考生阅读的量度、广度和深度,也考查考生的知识积累、文化积累和思想积累。这就给今后的语文教学以鲜明的导向:那种沉溺题海、不指导学生读书,使学生孤陋寡闻、胸无点墨的语文教学,是不适应高考改革发展的。

加强思维训练。思维训练一直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要引导学生掠去浮华,探寻现象背后的实质,进行理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这是今年高考作文题再次给我们的提醒。

要加强结构和表达训练。高考作文在审题难度降低以后,语言表达已成为作文评分的重要标尺。语言表达的训练首先要做到用词准确,造句正确,组合得当,上下衔接,语意通畅,在此基础上再追求一点灵动的文采。

回归人本,重视生命体验与个性表达。另外,还要注意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妈妈的好帮手
有趣的爸爸
可爱的小狗
大懒虫卡卡
“神厨”奶奶
“爱护公物之星”
小黑鬼的诱惑
我的五个名字
可爱的春天
一条虫子
小猫学艺
一幅立体画
可爱的小白兔
整理房间
可怜的磨坊学徒和小花猫
NaCl胁迫对忍冬光合作用的影响
山西省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多尺度时空差异分析
数据驱动创新
车圈“丑闻”
不同水分处理对烟农0428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高清制播网络的架构和安全
关于计算机网络的维护与研究
十年评测,龙还是虫?
湖南不同区域花生气候生产潜力评价
XML与SQL数据库
不同苹果品种(系)枝干轮纹病抗性鉴定及机制研究
花生果针离体培养研究
大白菜CBL4基因的比较分析
在线充驶向春天?
不同品种(系)青花菜农艺性状及其器官营养品质的研究
还识字教学于精彩
字理识字教学法
五步一环写字教学法
教材答疑:黄盖的船有没有把帆扬足
谈识字教学中汉字录入意识的培养
人教版小学语文修订二册教材答疑(一)
引导学生走进字宝宝的天地——低年级探究式识字教学法探索
减负与写字教学
卢沟桥的狮子有多少
并列词语之间什么情况下用逗号
集中识字的主要方式
以阅读识字为突破口,提早培养学生写的能力
写字教学五步曲
自主实践 体验感悟——综合实践活动《我爱秋天》教学例谈
人教版小学语文修订二册教材答疑(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