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1
闲花引来思无限 半叹新意半叹难
专家们指出,题目中的“题目自拟,体裁不限”,依然保持了往年作文题目比较稳定的格局。
同时专家们还指出,尽管今年北京高考作文试题说到底是一个材料作文,尽管文题对引用的两句唐诗作了一些破译,但与往年的作文题目相比,还是增加了立意的难度。专家对比了今年全国高考统一卷以及其他省市的高考作文题目后指出,“今年北京的高考作文难度可能是全国最大的,因为从唐诗中截取其中的两句让学生写作文,会让许多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因为许多高中生根本就不重视诗歌鉴赏与评析。”
背景回顾
从30年高考作文看时代变迁
新华社电(吴思)又是一年高考时,弹指一挥间,中国高考已走过30个春秋。30年来,中国社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岁岁年年各不同”的作文题目正如一面镜子,时代的变迁尽显其中。
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正式恢复。据统计,当年报考人数约为570万人,录取约27万人。中断10年的高考首次恢复,作文题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北京的作文题目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天津的作文题则是:宏伟的目标鼓舞着我。此时,“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虽已过去,文学却依然摆脱不了政治化的倾向。“当时我们写作文总要在结尾喊几句口号,否则就感觉没写完。”经历了1977、1978年两次高考最终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吴先生说。
20世纪80年代后,神州大地吹起改革开放的春风,“知识爆炸”成为80年代的时髦词。“政治味”浓厚的作文题目退出历史舞台,关注社会热点的作文题目成为主流。高考作文题对准经济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环境污染等方面,强调文学与生活的联系。
20世纪90年代,高考作文题目思想解放的特点更加明显,但在命题上仍有一定局限。“我参加了1994年高考阅卷,当年作文题是:尝试。很多学生写的内容不是尝试蒸包子就是蒸饺子,这也反映出当时学生思路的闭塞以及命题的局限性。”在北京市一所重点中学教了30年语文的刘惠新老师说。
进入21世纪,高考作文更加鼓励学生写出有创见的文章。2000年要求考生根据三角形等4个几何图形,谈谈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2003年的题目是:感情的亲疏远近对认知的正误深浅的影响。这说明人类的感情因素等直接影响到人类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也带给全社会一种思考。时至今年,一直被高考作文所排斥的诗歌、戏剧体裁终于“解禁”。考生们不但在思维上可天马行空,在文体上也可自由驰骋。这对于考生的创新与发挥又是一个极大的鼓励。谈起高考的变化,刘惠新老师说:“30年来,高考作文从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现在又回归命题作文,表面是一个轮回,实则是极大的进步。这说明社会更注重学生的理解力,对问题的洞察、分析能力,这是未来人才的必备素质。题目更贴近学生思想和生活,这也是社会人文关怀精神的体现。”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最宝贵的一句话
- 龟兔第二次赛跑
- 五龙谭
- 红树林
- 校园的春天
- 幸福的回忆
- 杭州之美
- 鸟趣
- 飘•韵
- 建立“S”星球
- 过年真快乐
- 写作的乐趣
- 那一次妈妈哭了
- 伤心的一天
- 和我们一样享受和平的世界
- 基于文化产业视角下提升呼和浩特城市品牌的对策研究
- 加强天津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提升农产品物流能力的对策分析
- 应急物资的政企合作储备模型研究
- 棉花新政 棉农三盼
- 义乌国际贸易改革试点下航空物流产业竞争力研究
- 义乌区域电子商务虚拟连锁配送模式研究
- 航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 浅析物流的是与非
- 基于TQM的高职教育质量内涵及评价标准研究
- 耐氯化水色牢度试验差异探讨
- 用平衡计分卡评价物流管理效率的方法初探
- 浅析航天企业采购合同风险控制
- 透过“双十一”浅析电商物流
- 卷烟物流配送中心规划文献综述
- 小微物流企业发展困境分析
- 成长足迹(二)依依惜别阅读材料
- 《依依惜别》演讲稿
- 聆听《慈母情怀》有感
- 《黄果树听瀑》教学后记
- 五年级语文上《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 《看菊花》——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学设计
- 《鲁滨孙飘流记》课后反思
- 沐浴桂花雨的芬芳──《桂花雨》教学后记
- 《慈母情怀》教学反思
-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叙事
- 《三个小伙伴》教学设计
- 《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 《黄果树瀑布》教学反思2
- 欣赏,领会,创造——《泊船瓜洲》听课感受
-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