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改革课程评价体系

改革课程评价体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03

改革课程评价体系

摘要

多年以来,我们语文教育的全部努力都是为了应付那张有着标准答案的试卷。

试题标准化的要害是思维标准化。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而以标准化为主的应试教育则将学生的这种能力扼杀了。

课程评价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应建立体现素质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上进和推动课程不断完善的新的评价体系。体现评价内容、主体、和方法的多元化,既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

评价应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应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助于深化课程改革。应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改革语文教学,应从改革课程评价体系开始。

在学生时代,我就是一个热爱语文的人,但却是一个最讨厌语文课的人。爱语文,因为文学艺术作品本身的华美,运用语文写作时宣泄的快乐;恨语文课,是因为所有的语文教师在上这门课的时候,用划分段落、修辞手法、语法结构、中心思想把语文课变成最无聊、最乏味的课程。

问问学生,他们在语文课堂上学到了什么?有个初二的学生说:“老师,你们平时读文章的时候,会去考虑它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表现了主人公什么精神吗?会去把它分段分层概括中心思想吗?会去把它一个字一个词挑出来分析它用的好在哪里吗?会?可能吗?最多做点笔记,再想一想,记一点,如此而已。那么,请问你们把这些东西教给我们,是想让我们去干什么?仅仅为了高考吗?”

真是振聋发聩!是啊,看看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教给学生的东西,除了用来考试,还能做什么呢?我们总是抱怨学生厌学,语文难教,可是明明没有实用价值的东西,明明乏味无聊的东西,我们却要拼老命让学生去掌握,其目的只是为了要考试,这究竟是为什么?教师的一切努力,如果都必须有助于提高学生判断、选择、填空、简答等方面的应试能力,让学生成为做题“机器”。中国的语文教育,又怎么能有前途?怎么考就怎么教,学生跟着教师走,教师跟着考试走,考试跟着“专家”走,“专家”跟着感觉走,这是当前中国语文教育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可是,被考试指挥棒遥控的可怜的语文教师们,明明知道进入了教育的死胡同,却无力回天。

爱因斯坦在《教育论》中曾经说过:“一个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意愿的规矩的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社会。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

多年以来,我们语文教育的全部努力都是为了应付那张有着标准答案的试卷。现在的中学语文试卷,同十几年以前我在做中学生时候的语文试卷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尽管“专家”“权威”们经过了十几年的研究,其间经历了种种模式、思潮,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如果出题者未附标准答案,那么语文老师们就无法判卷。同一张试卷,一位文学素养很高的学生,平时妙笔生花,思维活跃,他可能得80分,一个语文素养平庸的学生,平时语不惊人,思维呆板,乏善可陈,他也可能得80分,只要他死记了常识或者投机取巧。这样的试卷能考查出学生真正的语文水平吗?试题标准化的要害是思维标准化。学生只能在预先确定好的思维框内思考,决不允许有个人的独立见解。标准化的“标准”是什么?只不过是“专家”“权威”的主观随意性而已。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而以标准化为主的应试教育则将学生的这种能力扼杀了,学生思维创造的权力被“专家”“权威”垄断起来了。分数几乎成了教育的异端裁判所,以分数维持思想的专制,扼杀自由探索的精神于未萌,无怪乎《中国青年报》称中小学的语文教学是“祸国殃民”了。

我认为,我们教育决策者的思维为什么就不能简单一点?语文语文,无非是说话写文章。教学生学出一口伶牙利齿,写得一手好文章,用通顺畅达的文字表达思想,这才是根本目的。考查评价体系如果永远在判断、选择、填空、简答中打转转,可怜的语文老师们就永远必须苦口婆心地教学生学习划分段落、修辞手法、语法结构、中心思想,做那些“作者无意,学者多情”的考题。语文老师如果想要另辟蹊径,跳出应试的阴影,一旦“均分”不理想,领导叫,家长跳,连学生都要怪你害他考试失败,你这个教育改革先锋便立刻被杀得片甲不留,只有落荒而逃的份儿。语文老师们,若没有“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举的把握,又怎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捋应试教育的虎须?还是老老实实地教学生填格子罢。

我想,课程评价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应建立体现素质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上进和推动课程不断完善的新的评价体系。体现评价内容、主体、和方法的多元化,既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

评价应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应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助于深化课程改革。应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考试是学业评价的一种形式,应遵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按照不同考试的目的和性质,确定考试方法和考试结果的处理。

如今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语文试卷上也出现了极少一部分的“主观题”,可以允许学生说两句自己的想法了,可要想考分高,还是得靠肢解文字的传统手法。语文素质的评价体系一日不改变,语文老师们就只好安于平庸,继续在课堂教学中教授文字大肢解,那时,语文教学就真的只好继续“祸国殃民”下去了。

总而言之,改革语文教学,应从改革课程评价体系开始。改革课程评价体系应是语文教改的第一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五龙谭
那一次妈妈哭了
和我们一样享受和平的世界
幸福的回忆
伤心的一天
最宝贵的一句话
杭州之美
鸟趣
写作的乐趣
红树林
建立“S”星球
过年真快乐
龟兔第二次赛跑
飘•韵
校园的春天
棉花新政 棉农三盼
卷烟物流配送中心规划文献综述
义乌国际贸易改革试点下航空物流产业竞争力研究
应急物资的政企合作储备模型研究
用平衡计分卡评价物流管理效率的方法初探
耐氯化水色牢度试验差异探讨
航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加强天津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提升农产品物流能力的对策分析
基于TQM的高职教育质量内涵及评价标准研究
浅析物流的是与非
义乌区域电子商务虚拟连锁配送模式研究
浅析航天企业采购合同风险控制
基于文化产业视角下提升呼和浩特城市品牌的对策研究
小微物流企业发展困境分析
透过“双十一”浅析电商物流
《黄果树听瀑》教学后记
《依依惜别》演讲稿
五年级语文上《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鲁滨孙飘流记》课后反思
《看菊花》——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学设计
欣赏,领会,创造——《泊船瓜洲》听课感受
《慈母情怀》教学反思
成长足迹(二)依依惜别阅读材料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叙事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反思
《三个小伙伴》教学设计
《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沐浴桂花雨的芬芳──《桂花雨》教学后记
聆听《慈母情怀》有感
《黄果树瀑布》教学反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