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8
《秋姑娘的信》说课稿之一
一、教材分析
我上的是国标本第一册的第七课《秋姑娘的信》。这是一篇科普童话故事,它用秋姑娘写信的形式介绍了大雁南飞、青蛙冬眠、松鼠储备食物、树木裹上稻草准备安全越冬的知识。文章语言生动活泼,在阅读的同时使人感到秋姑娘对大雁、青蛙、松鼠、小树的关怀和体贴。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读背课文和识字写字。
二、教法说明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设计时我把以读悟情的情感价值为一目标,让孩子在读中感受秋姑娘对朋友细腻真切的关爱,在反复诵读中让学生与秋姑娘美好的心灵交汇,从而让孩子们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的道理。同时,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拓展内容,开发课程资源,为孩子展示潜质潜能和语言实践打开广阔的空间,使课堂教学更为自主、更为开放。
三、教学设计
(一)走进文本,感受人文内涵
文本是语言的载体,是孩子情感体验的途径,研读文本是课堂教学的本质任务。在朗读、理解文质兼美的文本的时候,才能体会人物情感,感受文本所要表达的人文内涵。根据这个理念,我对第二课时进行了这样的设计。
1、归谬激疑,探究学文
让孩子们带着“秋姑娘给她的好朋友都写了什么?”这个问题去读书,实实在在的给足时间,让他们读准、读通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去寻找答案。接着让孩子挑自己喜欢的一封信互相交流,并且我要求学生用“我喜欢读秋姑娘写给-----的信”的句式来交流,旨在培养学生说完整通顺的话。
2、读信说信,语言实践
根据学生交流的内容,我利用媒体依次出示秋姑娘给大雁的信,让孩子自读,不仅再次感受秋姑娘至诚至爱的美好心灵,而且跃出文本,让孩子初步感受书信的基本格式,有机地拓宽知识面。
接着,我又要求孩子照样子说一说秋姑娘在信中会跟青蛙、松鼠、山村孩子说些什么,为孩子搭建一个语言实践的舞台,给孩子创设一个发挥潜在智能的机会。
3、挖掘资源,丰富积累
在课文中有几处知识点,我也一一挖掘。在品读语言文字时,我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冬眠,哪些动物要冬眠?松鼠喜欢吃什么?(旨在感悟“充足的食品”一词)小树裹上“冬衣”中“冬衣”是什么?为什么要裹?(让学生明白简单的科学道理),这些知识点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探究自然科学的欲望。
4、感情朗读,整体回归
在学生了解信的内容后,我设计“换位朗读”,告诉孩子:“你现在就是秋姑娘,你该如何通过朗读表现出对朋友的关切之情,关爱之心呢?”孩子在品读“多加小心”“盖好被子”“别着凉生病”“充足的食品”“别忘了”“裹上冬衣”等词句的过程中,把秋姑娘的内心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感情朗读了2——5小节后,我引读:枫叶都到哪儿去了吧?借这个问题引读文章的第七小节,让孩子的感悟与文章的内涵更吻合,让孩子的体验与文中人物的情感更接近。然后我利用多媒体指导孩子背诵全文,再次感受课文的语言文字美和秋姑娘的心灵美。
(二)、拓展延伸,升华情感体验
文本给我们提供的信息是有限的,作为语文课程的实践者和操作者,我们不仅要“重文本”,而且要“超文本”。
1、内容延伸,探求知识
读完全文,我让学生思考秋姑娘还会对其他朋友说些什么?”这样操作旨在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秋尽冬来之际动物的生活习性,是对他们课外知识的一种补充,也是为了满足孩子无限的求知欲,更好地激发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
2、作业拓展,实践体验
最后我也是以秋姑娘信的形式给学生留了一个作业,作业如下:(多媒体出示作业内容。)
让学生采集落叶观察,并动手做一做树叶标本,也是让学生走出书本,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在开放的富有创新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端午节
- 我的新发现
- 金童玉女
- 我的好朋友——七巧板
- 贴鼻子
- 游中山公园
- 唱歌比赛
- 猜迹语真有趣
- 参观汤显祖游乐园
- 谜语
- 我的小制作
- 书的自诉
- 包水饺
- 福娃
- 危险就在眼前
- 基层新闻工作者的党性和职业道德修养分析
- 刚察县高原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 认知无线电系统中的频谱感知问题研究
- 基于文化角度“网络自拍”现象的思考
- 串口通用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 迁安市大气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措施分析
- 地市党报融合发展浅议
- 地铁综合监控系统数据信息量及服务器配置方式讨论
- 对卓尼县境内沼泽湿地及水库河流湿地保护的研究
- 基于IEC61850的数字化牵引变电所综自系统通信网络的仿真研究
- 大数据背景下情报服务发展方向的探索
- 关于城区景观规划与地域视觉识别设计的研究
- 基于Web Service技术的企业信息系统数据交互
- 由“澎湃新闻”探析传统媒体的转型战略
- 浅谈新能源发电技术
- 阳光说课设计教学实录
- 阳光教案六教学实录
- 影子教学后记二教学实录
- 阳光教学片段赏析——课堂辩论教学实录
- 《比尾巴》课后反思
- 影子精彩教案四教学实录
- 影子精彩教案一(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 比尾巴第一课时教案
- 比尾巴教案比尾巴优秀教案
- 比尾巴比尾巴教学实录
- 影子精彩教案三教学实录
- 《比尾巴》教学设计
- 影子精彩教案五教学实录
- 影子教学后记教学实录
-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影子教学后记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