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古诗名句归类集锦 备课资料

古诗名句归类集锦 备课资料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1-11-28

古诗名句归类集锦 备课资料

小学古诗名句归类集锦

1、思乡的诗: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写景的古诗: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宋杨万里)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3、咏物的古诗: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唐贺知章《咏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4、送别的诗: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5、写春天的古诗: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6、写夏天的古诗: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7、写秋天的古诗: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唐·张继《枫桥夜泊》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8、写冬天的古诗: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蕴《咏雪联句》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9、夸张: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10、水: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1、除夕: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吸朝又一年。

千门万户日童日童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2、中秋: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3、友情: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4、含树的名称(植物):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5、含花的名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6、启发教育作用: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7、与燕子有关的诗句: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岸边飞送客,墙燕语留人。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18、含有“人名”的诗句。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9、带有“地名”: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20、描写月亮的诗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21、含有深刻哲理: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3、反映边塞生活的: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4、抒发爱国之情的: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25、以物喻人(反映精神品质的):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26、写水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5)、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二

27、写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红。(刘凤诘《咏大明湖》)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28、写鸟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刘宗元《江雪》)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杜甫《望岳》)

4)、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几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7)、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29、写马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木兰诗》)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0、写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市《泊船瓜洲》)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开学典礼发言稿
下“棋”
给妈妈洗脚
我家的小花园
浑水摸鱼
老家祭祖
春天来了
诚实
猜谜语
小鸡与蛋壳
相约在春天
我是读书迷
走夜路
我的班主任
一个有月亮的晚上
虎门港与东莞经济联动效应研究
覆盖类选址问题分类及研究综述
汽车逆向物流的实施策略
供应链合作研究现状分析
对军事物流信息系统基础安全问题的认识
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基于专家系统的机场货运站双ETV任务调度研究
基于全球化视角下商务英语在物流产业中作用的研究
多目标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综述
传统企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研究
基于期权的供应链协调契约风险收益研究
“湖南东大门”战略下株洲区域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旅游城市低碳旅游物流发展策略
基于核心能力培养的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群构建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协同路径及实现机制研究
韩军:在语文教育的路上我们失落了什么?
聋校低年级语文课堂组织教学的点滴体会
看童话在快乐中学语文——语文教学中的错误案例故事
如何上好一堂合格的语文课
练习
激发兴趣,循序渐进。——我的作文四步教学法
民族薄弱地区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
得鱼忘筌琅琅成韵——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新课标下这样作业效果好——略谈学生作业设计、批阅与点评的实践
浅谈创新在拼音教学中的运用
练习3
让孩子快乐的九大秘方
小学语文课课练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
新型玻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