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浅谈朗读教学之我见

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浅谈朗读教学之我见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02

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浅谈朗读教学之我见

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文依据新课标理念,强调语文课堂应重视朗读教学,提出以读代讲、借读解疑、重读悟情的看法,强调把时间充分让给学生去读,通过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把握课文的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还语文课堂充分的语文味。

关键词:朗读教学书声琅琅语文味

“读”是我国传统教学强调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一种手段。它是理解读物内容,吸收语言资料,表述内心世界不可逾越的途径。古往今来,多少人对“读”做过推崇与肯定。“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是读与理解的关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的是读与表达的关系,“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讲的是读与思考的关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的是读与写作的关系,而这些,都说明了“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阅读的过程和方法方面,《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而且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对各个学段的朗读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①新课程强调要重视朗读教学,充分发挥朗读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在重视学生素质培养的今天,我认为朗读依然是语文课堂教学强有力的手段和重要形式。在这里,本人对优化朗读教学课堂操作的途径,做一些浅显的探讨。

一、以读代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对改变先前阅读教学繁琐分析的弊端,是非常必要的。②所以,如果用大部分时间“讲课文”,就是形式主义和繁琐哲学。在此,我主张以“读”为主,以“讲”为辅,通过教师的精心指导,有的放矢地读。我认为应该把时间充分让给学生去读,通过读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字、词,理解课文,把握课文的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等等。一堂语文课,我们不妨拿出五分之二的时间来“读”,让语文课书声琅琅。如果是语言精炼、文笔优美的散文、诗词等,时间还可适当延长。如:在教学《鸟的天堂》时,我是这样设计朗读教学过程的:第一遍读,让学生从读中了解内容梗概,获得整体感知,弄懂在阅读中遇到的生字新词。第二遍读,主要是从读中去理解课文;第三遍读,则是让学生仔细揣摩,既是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更深入理解,也是对语言文字的反复玩味,主要通过对朗读中轻重缓急,虚实浓淡的体会来紧抠语言文字。如在引导学生理解鸟的天堂的鸟多和欢的特点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谁能读出鸟数量多的特点?”“谁能读出鸟欢的特点?”“谁又能读出鸟的天堂的美?”通过这些问题,学生的朗读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纷纷举手试读。在读与评读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美丽景象,体会到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之情。这样一来,“读”代替了老师所谓的分析提问,既减轻了负担,又加深了印象,还培养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审美能力,岂不一举三得?

二、借读解疑

在语文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总要设计一系列问题,这样的教学过程既繁琐又枯燥无味。如果能让学生凭借读去解决问题,进而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中心思想,那么,学生学起来也就轻松得多了。如在教《詹天佑》这篇课文中詹天佑“接受任务、勘测线路”这一部分时,我先让学生质疑,很多学生都提出了“詹天佑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是什么力量使他克服了困难的?”等等这些问题,学生能从文本中找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是为学好这一课起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怎样引导学生去解答这些疑问呢?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布置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这一部分,要求学生边读边在文中圈注,比赛谁能通过读书发现问题的答案。“一声令下”,学生争先恐后地读起书来,个个读得十分起劲。读完后,学生珍贵的读书体验展现出来了。于是,我乘胜追击,让学生品读詹天佑的所说、所做、所想。一个个学生当读到“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时,那脸上激动的表情决不会是老师的讲解所能达到的效果。通过朗读,詹天佑那严谨的工作态度、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以及强烈的爱国情感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问出来的答案往往是干涩的,而读出来的感悟却是滋润的。通过入情入境的读,学生的疑问迎刃而解,因为朗读,它用语感联结了学生的感觉、感受和情感而使他们感动。

三、重读悟情

语文阅读教学要根植于情感,朗读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阅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激发想象。”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排上,给孩子们阅读的情感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园地:在内容的选择上,多是韵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图文并茂,吸引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在意境上,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和人文精神,这些都必须经过学生反复朗读、吟诵、想象才能理解和感受。③所以,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课文的形象,创设生动场景,激发学生情绪,而这,首先必须凭借于朗读。语文教学必须建立诵读——以入情的运行来达到披文——悟意的朗读过程。如曾经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时,为了创设对周总理无限怀念的情景,使学生仿佛置身于送行的人群中,我先指名学生试读“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学生读得抑扬顿挫,感情澎湃。然后,我用哀婉的语调范读。接着我让学生比较同学与老师在朗读时语调语感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自由发言,最后问学生“常常幸福”这是愉快的情感,“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是赞美的语言,为什么老师读得反而低沉了,轻了,慢了?通过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感情,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受到老师的渲染,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就非动感情不可。学生们细细体会之后陷入了沉思,和作者一样沉浸在了对总理无限怀念之中。一个学生哽咽地说:“因为周总理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从此以后再也看不到了……”在这样的气氛中,我再让学生读课文,此时,学生们声情并茂,泪花闪闪。

宋代大教育家朱熹曾指出:“书用你自己去读,道理用你自己去探索。”还是让我们重视“读”吧,在“读”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我们的语文课充满琅琅书声。这样,我们的语文课自然语文味十足了。

参考文献:

①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第58页

②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第60页

③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新课程教学法丛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开明出版社李家栋第五章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愉快的生日
一个故事给我的启示
吹画趣课
玩“捉迷藏”游戏
我的儿童节,我快乐
吹画趣课11
快乐的五一劳动节
有趣的吹画
快乐的六一儿童节
吹画
五一节劳动节真快乐
吹画趣课1
吹画趣课12
吹画趣课3
我的课余生活——骑滑板
渝产续断多糖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的优化
低盐高效发酵豆豉新工艺研究
雪莲中绿原酸、芦丁、木犀草素含量的HPLC法测定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风险投资内部运行机制研究
两种方式提取杏鲍菇菌丝胞外酶的比较分析
锦江河斑鳜繁殖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富硒罗汉果中罗汉果皂苷V的HPLC测定
夏秋鲜叶加工红茶的萎凋技术研究
芹菜露地和保护地栽培技术
白萨福克羊生理生化指标季节性变化研究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山刺玫果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卷烟包装材料中荧光增白剂的UPLC测定
东宁县全力打造黑木耳种植基地
罗田甜柿种质资源ISSR分子标记初步鉴定
湖北省荆州市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
河北省唐山市2010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东营市2010年五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湖北荆州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北京密云县2010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湖北潜龙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0年长沙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
广东省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湖北省潜龙市2010年中考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云南省怒江州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初2014年届九年级(下)阶段测试(七)
北京各区县2010年中考二模试题及答案汇总(不断更新中...)
河南省内乡县2010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丰台区2014年初三统一练习
皖东南初中三校201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