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7
读领风骚 教师随笔
近日,笔者拜读了咸丰县尖山乡龙潭坝小学秦家宇老师所执教的一年级上册《画》说课设计,深为家宇老师的说课设计所折服。
《画》是一篇迷题诗,全诗通过对一幅山水画中的景物,即山、水、花、鸟的趣味设疑描写,把画的特点用简炼的语言栩栩如生地描述出来,展现在读者面前。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感悟”、“体验”,都是以读为本,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读的实践越多,学生自然感悟越深,体验也越深。“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篇文章,读得多了自然就见其义。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他们接触的字词量极少,这首古诗的意思非常浅显,只要他们反复地读,都能够理解其义。
为此,家宇老师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正是突出了“读”的这一特点。他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采取以“读”为主线的训练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初读、细读、诵读、背读、认读这五部曲的层层深入,完成了读的教学目标。
首先,初读古诗,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采取让学生自己拼读,再同桌互读,接着指名读(3~5名),然后分小组读,最后齐读等方法,通过各种不同的训练方式,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读好,对有些基础比较弱的学生还进行个别指导。同时,还把难读的生字放在诗句里读,直到学生读好为止。接着,在细读、诵读、背读古诗中去想象感悟体会古诗内容。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第一学段特点,低年级诗歌教学应重点放在读和悟上,家宇老师正是把握住了这一重点,在说课设计中,始终以学生为主导,以读为主体,突出了读的层次、读的韵味、读的多样性,真正算得上“读”领风骚,把原本枯燥无味、回旋余地较小的古诗教学进行得饶有兴趣。
俗话说,学而有法,而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永恒的艺术,需要不断探索。相信家宇老师在以后的语文教学设计中,更能独展风采,“读”领风骚!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泰山遐思
- 有趣的传话游戏
- 一场电影
- 神奇的车
- 地球在哭诉
- 和平恒久远,但愿永流传
- 这件事让我感到愧疚
- 可爱的小花猫
- 祖国永驻我心
- 小鸭之死
- 一件小事
- 给毛老师的一封信
- 春游桃花岛
- 我想飞得更高
- 大白鹅的水果店
- 工科类硕士生培养目标体系的创新和研究
- 重庆市渝遂高速公路云雾山隧道区地质环境调查分析
- 基于需求分析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 高精度丝网印刷机中自动自动对位系统的应用
- 浅谈高校辅导员事业心的培养与激励
- 90后思想教育探析概述
- 体育舞蹈在学校体育课程中的价值探讨
- 《面纱》中女主人公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
- 高校人才引进工作中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与防范
- 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催化剂作用下电催化氧化法对酸性藏蓝染料废水脱色的研究
- “缠足”之中国畸形女性审美由“虚像”走向“实像”
- 浅谈我国机床工具产品的出口
- 大学生体质改善的有效路径研究
- 梦魇唤醒系统的特征信号分析
- 家校互动从以下三让入手
- 比较法在词句教学中的运用
-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的整合
- 携智慧与快乐漫步语文阅读课堂——语文发展性阅读课堂学生提问之我见
- 做好班主任工作,用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 怎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
- 《荷叶圆圆》说课稿
- 注重朗读指导,提高语文素养
- 《我长大了一岁》说课稿
- 浅谈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 浅谈小学生拼音教学的体会
- 浅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 阅读教学中主体式教学模式初探
- 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论文
- 阅读教学中朗读教学研究论文